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兄弟姐妹齐上阵的下联 > 第149部分(第3页)

第149部分(第3页)

心中感慨,我却笑道:“这倒不用。我家大人都会同意的。如果方便,那就烦请阿伙大叔这次回去。帮我家物色几家人。至于劳力方面不用考虑,勤快老实的一大家子也没关系。”

他仿佛已经明白我的用意,没再多说,爽快的笑道:“成啊,永仁那边地薄庄稼不好长,我给我家老爷回禀一声,明天就能给你送几家来。”

“明天?”我忙摆手道:“这事不急的,如今正在着紧盖房子,人来了也没个住处了,到时忙完这些,也才会买山开荒。到时烦请阿伙大叔给递个信,我家这头应过去一趟拜见余大老爷的。”除了少数有家族或有些钱的人是自由身,彝人基本都是大土司的奴隶,买他家的人,自得亲自去一趟了。

“你家在外边路口建那房子,就是要给家奴们住的?”他很是惊讶的看着我。

他问到村里进来路口建那些房子的事,才让我想到,要私办学馆,是得到官府备案的。

“不是,那里是准备建个学馆,让孩子们有个读书的地方。”摇头说完,我才是正色问道:“阿伙大叔,听说私办学馆要到官府备案,我家这去备个案后,不知道还有什么需要办的?”

他明显一愣,不可思议道:“我这回去,给你家直接备个案就成,不需要什么杂事了。只是建那么大的学馆,怕是有些浪费吧?毕竟现在有那钱上学的,可不多。”

不等我回话,他恍然笑道:“芽儿,你家那是办的义学?”

义学,就是免费上孩子读书的学馆。

回过神来,我才轻笑道:“也不全是,毕竟我们这地方偏,只是个小山村,会来进学的孩子除了普通百姓家的,也就是我家几房下人的孩子,家里想让他们却识识字。我家大人商定着,不收束脩,只是让来进学的孩子,每半日帮忙做些活,充抵学费,另半日才读书识字。”

因是要备案,我自是说得有些详细。但不该说的,自也没多说。

这样既学了识字,也学了农人的本行,将来如何,就看孩子们的天份和理想了。而且那学校,还是为家里配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些话,我自是不会说出来。

“让家奴的孩子进学馆?”他有些愣神,而且显然只注意到了这句。

看到他面上,显出不太认可的表情,我并没在意,只笑道:“嗯,年纪太小的也干不了多少活,读些书识点字也是好的。”

古时的剥削者,不愿意让奴隶有学问,怕他们开阔了视野,生出多的心思,在反抗压迫时还增加了能力。就如古时,不喜女子读书,不让女子为官,而说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自也多是想以此,来压迫女人巩固男权。

可有压迫才有反抗,善待奴隶必能留住人心,何用担心反抗?

我边想着心事,边与阿伙有一句没一句的,就这么聊着,没过多久,中午开饭了。

中午是稀饭加杂粮面馒头,还配了一道青椒炒肉片,一道凉拌的黄瓜。

阿伙是客,自是与我们这些主人坐了一桌,奶奶也加了菜。所以我们桌上,多了一盆干煸兔子、一盆麻辣水煮鱼、两碗芹菜炒腊肉。

他带来的18人,被奶奶给安排到了旁边两桌,自是跟村民们,吃着中午一样的伙食。

一阵客气招呼后,我们吃得香甜,但阿伙却是忍不住的四下打量。

中午饭是绝对管饱的,东西两个厨房做的伙食都一样,而且如今每天中午,都是稀饭馒头加一荤一素。馒头,还是用甘蔗水和面,所以带着淡淡的清甜。

村民们早已没以前那样的拘谨。到了中午饭时,大多都已带着收获的东西赶回来吃饭,早人抢着位坐下,没位子坐的,自己动手拿了大土海碗和筷子,稀饭馒头要吃多少都自己取,素菜也自己动手盛,再领一大勺张老太给分发的肉菜,然后就在院中蹲着吃。

村民们也都自觉,限了量只有一勺的肉菜,他们领过一次的,必不会去领二次。吃完了饭,也自觉的去洗用过的碗筷。

这些,我们都已经习惯。可这压迫习惯了农奴的阿伙,显然是被惊住了。

想到这些,我忍不住的咧了嘴笑。真希望今天的见闻,能让他改变一下原有的观点与态度。(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葡萄酒受欢迎

十月初十,阿伙送来的16个人手,大大的改善了田里人手不足的状况。

而那余大土司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或是听阿伙说了什么,竟在十二那天,又往我家这送来了整20个的彝人汉子。

不管他是如何打算着的,但他这两次送劳力来的人情,我家真是欠下了。

20人连着早前的16人,就都被安排到了东西两楼上住,每屋分住了3人。

因他们带来那毡子当垫盖,在这十月天的夜里却真是冷了些,奶奶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