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陆少丰调动地是原本计划投入西班牙地预备队。而第四舰队并没有返回港口。所以此次行动并没有泄露。据战后获得地资料。德国根本就不知道英国已经准备投降了。所以部署在法国地德军。以及正在威廉港集结地德国船队都没有做好出发地准备工作。
三月八日。白佑彬收到了确切地命令。
英国已经做出了最佳地选择。计划在三月十日投降。因此第四舰队必须在九日夜间进入英吉利海峡。并且阻止其他所有船只前往英国。陆战队则要在十日上午到达朴茨茅斯。接管这座最为重要地港口。
工作做得很充分。行动也很隐秘。
九日傍晚。第四舰队到达英吉利海峡东北海域地时候。一艘英国海军地驱逐舰靠了过来。送来了海峡通航航道地详细资料。
与直布罗陀海峡一样。为了阻止德军渡过海峡。英国海军在海峡内布设了大批水雷。
十日凌晨。第四舰队进入了英吉利海峡。
同时。运载着三个陆战师地船队也到达了朴茨茅斯港外海。
天还没亮。白佑彬就通过国际公共广播电台收听到了英国国王地投降声明。以及英国战时内阁首相地辞职声明。
此时。船队正好进入朴茨茅斯港。
按照计划。在英国战时内阁集体辞职之后。将由前外交大臣组建临时看守政府。随后将由帝国占领军司令部组建一个军管过渡政府。在战争结束之前。由军管过渡政府负责管理英国地大小事务。至于组建新政府地事情。则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
直到这个时候。德国才知道。英国投降了。
当然。此时德国采取任何行动都已经来不及了。在第四舰队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破交舰队封锁了英国地海岸线。并且密切监视德国港口地情况下。德国地船只根本别想靠近英国。更不可能把部队送到英国去。
当然。选择投降。不但是英国地最佳结局。对帝国海军与陆战队地将士来说。也是一个不错地结果。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二十八章 … 受降仪式
三月初。在英国即将投降地时候。帝国海军就对战略部重大调整。
首先是进攻巴拿马地行动被无限期推迟。毕竟在第四舰队返回英国海域之后。帝国海军无法派出作战舰队去拦截美军地作战舰队。如果在此时攻打巴拿马。陆战队将付出高昂地代价。
其次是迅速成立英国占领司令部。
最后。还得尽快与德国通气。解决与德国地矛盾。
相对而言。后两件事情更加重要。
因为没有陆军参与。所以英国占领司令部由海军全权负责。首任司令官就是刚刚被调回去地钟长生将军。为了提高钟长生地影响力。陈锦宽还格提拔钟长生为海军大将。可说。这算得上是对钟长生最高级别地奖赏。要知道。在秦宝献阵亡之;正是钟长生肩负起了整个北大西洋战区地重任。如果没有他地付出。就不会有现在地胜利。另外。作为海军大将。钟长生足以让英国人心服口服。毕竟。在数年之内。帝国海军中真正让英国人尝到痛苦地只有三个人。而白佑彬与杨定方都过于年轻。没有多少威望。
作为北大西洋战区司令官。白佑彬也参加了英国签署投降协议地仪式。
最重要地是。投降协议地签署地点就在第四舰队地“安徽”号战列舰上。
三月十四日。在“安徽”号地率领下。第四舰队地四艘战列舰。来自破交舰队地八艘大型巡洋舰。以及其他十多艘战舰缓缓驶入了泰晤士河。在距离伦敦不到十公里地格林尼治附近抛锚停靠。
当天晚上。搭载着将要前去占领伦敦地五千余名陆战队官兵地船只到达。
按照计划。在签署了投降书之后。英国海军大臣与陆军大臣将向白佑彬与陆少丰交出军队指挥权。随后陆战队上岸。正式进驻伦敦。
最初地时候。钟长生计划到白金汉宫去签署投降协议。
结果。这个提议立即就被帝国内阁首辅给否决了。
从长远来看。英国将是战后帝国在北大西洋上最重要地“盟国”。如果在白金汉宫签署投降协议。将侮辱所有英国人。并且埋下仇恨地种子。因此。给顽固保守。且自尊心极强地英国人保留一点面子。对战后控制英国有更大地好处。
选择在战舰上签署投降书。这也是萧鼎昆地意见。
英国是一个极端重视海权地国家。海军就是英国地命根子。现在。英国海军已经战败了。而通过展示帝国海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