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石走出研究院,看着天空,呆滞许久。
研究院建立在一座小山上,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光污染,他在这里可以看到星空。
繁星闪烁,一望无垠。
银河犹如一片璀璨的丝带一半掠过星空,美轮美奂。
宁原听到了他的心声。
银河系,直径十六万光年。
光从银河系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十六万年。
与太阳最近的比邻星,四点二二光年。
光从那里出发,来到地球,需要四点二二年。
室女座星系,距离地球五千五百万光年。
目前的可观测宇宙……半径四百六十五亿光年。
地球真是……逼仄啊。
明天……就是最后一次。必须要把握住,回去我要好好想想,究竟是哪里错了。
……
紧接着,场景仿佛发生了快进一般,宁原短时间内进入了数十个场景之中。
再获得了大量的关于空间的一手信息后,他也看到了陈安石完整的一生。
那一晚,他全力拼搏,终于改写好了新的公式,更改了实验方案,然而这一次,仍然以惨败告终。
另一个时空里,究竟是什么?
他不知道。
而且实验关停之后,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他除了当大学助教,混一点微薄的工资外。
他像是着了魔一般,每天都在思考,演算,抱着实验室的数据记录翻来覆去的看。
提出了一个接着一个的理论,发表到科研杂志上。
然而这些新的理论,紧接着又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推翻。
发表到最后,曾经采用他当封面的顶级学术期刊,也把他的理论拒之门外。
他的那些论文,只能发表到末流的杂志中,甚至最痛苦的时期,只能发表到科幻站上。
尽管如此,却仍然没有打消他继续下去的动力。
场景一个接着一个的过,宁原一路追随着陈安石的脚步,像着终点跑去。
在他四十岁那年,他的导师病危,住进了icu中。
他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心脏衰竭而亡。
长期的劳思让他过分的透支自己,最终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郁郁而终。
在死的那一刻,宁原清晰的感觉到了,无比的迷茫与悔恨。
……
再然后,场景的主人公就换成了下一个人。
程岩。
他根本不是物理专业的学生,但因为特别喜欢陈安石的理论,所以就和陈安石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陈安石教给了他非常多的知识,他也喜欢物理。
在深入研究下,把原来的金融专业给荒废了……
不过作为一名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他也不担心日后的就业问题。
于是他潜下心来研究陈安石的理论,还在资金上支持过陈安石的实验,但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