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了脸,梳了个妇人的圆髻,戴了崭新的银饰,神色显得有些激动,进门就给十一娘磕了三个头。
十一娘笑起来:“嫁给谁了?”
秀兰红了脸:“奴婢当家的在大爷身边做随从。”
大爷,就是邵仲然。
看这样子,贞姐儿已融入了邵家。
十一娘笑着颌首,赏了秀兰两根莲花银簪:“算是给你做贺礼!”
秀兰忙道了谢,带了贞姐儿的话:“……听大爷回去说,六少爷想找个教拳脚的师傅。沧州有位姓庞的师傅,和邵家是姻亲,虽然左脚有点跛,骑射功夫却十分了得。邵家有不少子弟拜他为师,就开了间武馆。前几天屋里人病逝了,又没有子女。庞师傅也无心教武,把武馆关了。不知道侯爷给六少爷找好了师傅没有。要是没有,大波奶想推荐这位庞师傅来教六少爷拳脚功夫!”
十一娘讶然,笑道:“你们大爷怎么说?”
同来的那位妈妈听了笑道:“我们大爷也曾跟着这位庞师傅学过两年的骑射,对庞师傅十分钦佩。当时侯爷提起这事的时候我们大爷就想到了庞师傅。只是怕乡野粗民,侯爷瞧不上眼。庞师傅又在沧州开武馆,也不知道愿不愿意北上。就把这事搁在心里了。后来知道庞师傅屋里的人没了,这才起了这个心思。让我们过来问问。”又笑道,“是我们大波奶嘱咐的,先问问夫人,夫人要是允了,再把大爷的推荐信拿出来”说着,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这是什么道理!
她又不懂这些。
“你们把信交给我吧!”十一娘笑道,“我先问问侯爷的意思,再给你们回信!”
两人恭声应是,姜家的年节礼到了。
六百一十七
袁宝柱家的穿了油绿色的潞绸褙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并戴了两朵大红色月季花,看上去明快又干练。
她曲膝给十一娘行了个礼,笑道:“一年没见,夫人的气色还是这么好。”然后从旁边妈妈手里接过茜红色绸布包袱,“这是我们九小姐给夫人、六少爷做的鞋袜,手艺笨拙,还请夫人不要嫌弃。”
自从徐嗣谆和姜家九小姐订下了婚约后,这位当年曾陪着王琅的姐姐王琳奔丧的袁宝柱家的就年年随着姜家送年节礼的进京给十一娘问安。
“让你们家九小姐费心了。”十一娘笑着让秋雨接了包袱,吩咐小丫鬟端了杌子给两位妈妈坐,又赏了茶。
袁宝柱家的半坐在了小杌子上,笑着道谢,接了茶,侧着身子喝了一口。
十一娘问道:“你们家老爷和太太身体还好吧?”
“托夫人的福。我们家老爷和太太都硬朗着。”袁宝柱家的恭敬地笑道,“九月初九,太太还带着九小姐去大福寺拜了观世音菩萨……”
正说着,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夫人,简师傅到了。”
每年这个时候,简师傅都会把喜铺一年的帐册拿给十一娘过目。
十一娘笑着让小丫鬟请简师傅进来。
袁宝柱家的忙起身告退。
简师傅提着个宝蓝色绸布包袱走了进来。
她和十一娘分主次坐下,接了小丫鬟的茶,秋雨就机灵地带着屋里服侍的退了下去。
简师傅把解开绸布包袱,推到了十一娘的面前:“这是今年的帐册。”
十一娘见帐册比去年的多了十来本,笑道:“看样子今年的生意比去年的更好!”
喜铺现在的生意分两块,一块是以订做补子、官服为主,一块是以喜帐、喜幔为主。因补子、官服事关重大,简师傅亲自带着几个技艺娴熟的绣娘负责,把喜帐、喜帐这一块交给了秋菊。这几年稳打稳扎,生意越来越好。不仅在燕京小有名气,就是江南,也有人闻名而来订做官服。
简师傅笑吟吟地点头:“照这样下去,再过两、三年,我们就能在东大街买间铺子了。”说到这里,她微一犹豫,道,“夫人,有个事,我想和您商量商量”说着神色间就露出几分凝重来。
十一娘看着肃然,道:“你有什么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