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喜欢他媳妇儿这种不管多热潮的事情,只要她不感兴趣,哪怕各方面都很优秀她也完全不关心的态度。
“那文状元呢?”
董鄂瑾猛然伸手,捂住他的嘴,警告道:“这些人我都不认识,但你要是再问下去,可就不一定了……”
九爷当即友好的举手投降,讪讪的笑着:“不问不问,什么都不问了……睡觉睡觉”
“嗯。”
算你乖。
……
乾隆四年,十月初。
一向对兄弟、甚至对旁支都很宽容慈善的乾隆帝,突然发了大怒。
宗人府议奏,康熙帝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与其子辈弘晳、弘升、弘昌、弘晈等人结党营弘,往来诡秘,上书请求将他们进行惩处。
弘晳是废太子允礽第二子,为康熙皇长孙,自幼获得祖父宠爱,抚育宫中。
在其父允礽被废太子之后,弘晳已长成一名青年,他为人贤德,故时有传言康熙爷会因宠爱弘晳而第三次册立允礽为储君。
许是因此,而让他心存幻想。
雍正朝血雨腥风都太激烈,他如风中幼苗般,还没有成长,实力不足,不敢造次。
这一忍便是十几年,直到如今乾隆四年才爆发。
令乾隆痛心的是,这些结党营私的人中,竟还有皇考最信赖和恩赏的怡贤亲王后代。
然而,谋逆就是谋逆。
民间一直传闻皇考狠辣,并冠上许多污名,可其实皇考重情重义,对这些宵小之辈,已是仁慈。
皇考登基元年,五月初七日,便依先帝遗诏,命理郡王弘晳携家属迁移至京郊郑家庄居住。
本是好意,让太子一族免离纷争,可却有人传言是皇考嫉妒,容不下太子一族,这才将人赶往郑家庄。
六月十七日,皇考施恩,改赫舍里仁孝皇后谥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因废太子允礽病重,皇考谕大臣安排后事。
十四日,废太子允礽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
十五日,皇考想要去理密亲王处祭奠,涉及允礽有其感激皇考对其施惠,并教导其子弘晳一定要忠于皇上等话。
然,这些,民间那些散播谣言的污蔑者却并不知情。
说来,太子党当年做的过分的事可远大于八爷党。
而皇考对太子党如此仁慈,也多是由于八爷始终不肯悔改,哪怕皇考施恩于他,他还是跟皇考对着干。
相比之下,太子党虽在康熙朝末年还偶有挣扎,但当皇考继位后,太子党便再无动作了,算是彻底识时务了,恭顺于皇考。
故此,皇考也对太子一党多有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