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笔趣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买煤过冬(第3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买煤过冬(第3页)

第二天一早,起来的张安刚吹了一阵早风,实打实的打了个冷颤。

明显就感觉到今天比往天冷太多了。

这一看外面,到处都是霜,难怪变得这么冷。

虽然早就已经是冬季了,但在张安眼里,打霜了才算是入冬,不然温度都没下来。

“你这娃,怎么不多穿一件衣服呢,今天打霜了,天气冷得很。”

刚从老屋过来的王芳,发现张安还是只穿了件短袖在院子里。

连忙提醒他回去穿衣服,这要是弄感冒了可不好受。

张安也不犟嘴,刚才出来的时候是不知道,这会儿转身回屋里找了件外衣套在身上。

“老叔,伱这是要去哪里啊?”

老叔张建文驾着马车从门口过,张安顺口就打了个招呼。

“吁,现在天气冷下来了,趁天气好去拉一车煤块回来。”

长箐村里这里冬天不烧柴,都是烧煤过冬。

因为附近有很多地方都有煤矿,所以附近的煤还比较便宜。

所以大家一年四季烧火啥的,都烧煤烧习惯了。

所以冬天之前,大家就不用到山上去砍柴了。

张安看了一下自家的煤坑里,好像也没多少了。

里面都是煤面,一点煤块都没了,看来也是时候去买一些了。

这两者一听名字就知道区别,可以用泥巴跟石头来比喻它们俩。

煤块很耐烧,而煤面就特别容易被烧完。

张安他们村里的大多数人家,一般天气不冷的时候很少用煤块。

一整年下来,大多都是用煤面加水,拌成煤团来烧。

煤团是湿的,所以放在煤灶上以后会熏干。

不仅仅可以封住燃烧的火炭,成团的煤会让灶里的火不那么容易熄灭,坚持到第二天早上。

而第二天早上撬下来的煤团,还能打成小块小块的放进去燃烧,很容易就被引燃了。

所以现在农村家里的小孩们,不仅放学回来要割草、喂猪、做饭和洗碗,晚上还得拌煤。

村里还专门有一句话,叫做“朝前不管,赶后拌煤洗碗”。

这话多少家里有几个孩子的时候,那些小孩经常说的。

意思是吃饭的时候比速度,提前吃完的什么都不用管,最后一个吃完的要拌煤加洗碗。

但在张安家就不一样了,不存在这个比速度的说法。

以前的张安就很讨厌拌煤洗碗,因为他们家只有他一个孩子。

王芳跟张建国只要是去地里干活了,这些家务活全是张安一个人做。

为了拌煤,村里每一家人都有个两个煤坑。

一个特别大的,还有一个特别小的。

大的煤坑是为了买煤回来的时候,有地方存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