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练完必修基本武功之后,就按各人秉赋、体力,个别授以七十二艺中的一种,少说也要十
年八年的苦练,才准予出师,所谓出师,就是离开少林寺,去江湖历练,也就是行道江湖,
积修外功。”
这一规矩,如今少林寺早巳废置了几十年,因此范君瑶、方璧君三人,从未听人说过,
只是静静的聆听。
青衣妇人缓缓吁了口气,续道:
“当时少林掌门方丈传灯大师门下,共有三个门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才录归掌
门方丈门下,那就是说,这三个弟子,都有被遴选为未来少林一派掌门方丈的资格,因为掌
门方丈,必须是前代方丈的嫡传弟子……”
她说了半天,依然没说出故事的主人翁来。
范君瑶心头虽急,却又不敢催问。
只听青衣妇人接着说:
“传灯大师这三个弟子,大师兄就是后来主持藏经阁的明善大师,二师弟就是当今少林
方丈明道……”
她没说老三是谁?
范君瑶这回忍不住的了,问道:
“夫人不是说传灯大师门下,有三个弟子么?”
青衣妇人脸上流露出凄苦神色,说:
“传灯大师的三弟子叫范瑶华……”
“范瑶华”这三个字听到范君瑶的耳中,恍如焦雷!他莫非就是自己生身之父?这就急
急问道:
“他……”
青衣妇人仍是竭力的忍着,但她双目之中,两行泪水,却忍不住夺眶而出,举手轻轻拭
抹了下,掩饰着笑道:
“他们三人,奉命行道江湖之时,都很年轻,自然也是尚未落发的俗家弟子,那是少林
寺有—个规定,就是被遴选为未来继承人的弟子,必须积修外功,满了五年,始能回寺,举
行剃度,再修内功,范瑶华那时不过是个二十四五的少年,风度翩翩,生得俊秀斯文,但一
身武功,已得少林上乘真传,尤其一手‘达摩剑法’,使得精纯入化,因此出道江湖,不到
一年,就博得了黄衫剑客之名……”
她提到范瑶华,双目之中,不禁闪起异样的神采,双颊也微见红晕,似是缅怀往事,心
头有着无比的温馨,过了半晌,依然不见她开口。
方壁君抬目问道:
“后来呢?”
青衣妇人续道:
“那时江湖上另有一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