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康帝换成武王,或许有这等威望,就凭一个太平帝王……
兔子逼急了还能咬人,更何况是那些虎贲悍将?
宁则臣的话,让崇康帝的脸色变得极难看,心里又恨又苦。
自觉他这个皇帝,做的真是没滋没味。
费尽心机扶持新党,才将前朝老臣悉数赶出朝堂,结果新法还没全行,新党又呈尾大不掉之势。
刚起了遏制新党的心思,他娘的……
贞元勋臣又出来露脸!
虽然崇康帝丝毫不担心贞元勋贵会造反,且明白最好的法子,就是等这一批勋臣慢慢老死。
等下一代,根本不用他费心,这些勋贵们就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
可是,作为一个帝王,他又岂能允许自己活的战战兢兢,窝窝囊囊?
分明是帝王,却要担心一群臣子……
宋太祖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更何况,睡在他宫旁的,不止一个人,而是十二团营,十数万大军!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不允许。
看了眼新党众人,崇康帝忽然自省,他的确是太心急了。
哪怕果然要打压这些大臣,也不是现在。
比起那些吃人肉嚼人骨用无数白骨铸就功名爵位的贞元武勋,新党这些大臣们带来的威胁,不能说微不足道,但远没那么致命。
况且,无论如何,日后新法总要持之以恒下去,他不可能真的将新党斩草除根。
所以……
深吸一口气,崇康帝心里有了主意,看向宁则臣,目光都多了丝温情,问道:&ldo;爱卿,朕听闻你还有一子?&rdo;
宁则臣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柔弄的怔了怔,不过他到底是智慧高绝之人,转眼就想明白了原委,心中不知是该苦涩还是该庆幸,他躬身道:&ldo;是,臣还有一子,名宁远,文不成武不就,极不成器……&rdo;
崇康帝想了想,道:&ldo;爱卿公务繁忙,没有时间管教,总是赋闲在家,难免养成纨绔子弟。不如……去锦衣亲军做个锦衣指挥同知如何?&rdo;
锦衣指挥使是正三品,同知为从三品,是指挥使的副手,堪称位高权重。
这个恩典,不可谓不重。
不过宁则臣还是赶紧婉拒道:&ldo;臣代犬子谢陛下恩典,只是……&rdo;
宁则臣苦笑了番,摇头道:&ldo;臣次子虽比贾琮年长数岁,但就心智而言……十个宁远加起来,都无法和贾琮相比。宁远不似贾琮这般,自幼吃苦磨砺出来。所以……陛下,锦衣亲军眼看就要大用,最好都是精干之人领头,否则难免将熊熊一窝。&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