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的白山黑水中,有一青杀口,乃是大乾、云蒙交界之处,两国毕屯有重兵。
大乾屯兵之处,一营中有一小兵,面目清秀之极,正持弓细细擦拭。
忽有龙惊百里,两国大军皆震动。
小兵猛然站起。
……
大乾边缘之地,有一少有人知晓的贫苦小村,却有一座书塾。
塾中之师,是一位年三十许,面目方正的男子。
忽而抬起头,目现惊喜之光。
……
非止大乾诸州,便连周边诸国,也有一个个来自三教九流之人,如万川归流一般,往玉京汇集。
而此时的玉京城,已是风云之中。
亚圣府中。
仍在潜心推衍穴窍位置的洪辟,忽然接到来禀,乾帝有圣旨下到。
洪辟微微沉吟,露出几分笑意,便大开中门,迎接圣旨。
“朕闻:王者,莫高于上古诸帝,天下盛平,莫高于中古诸子,天下兴平,皆待贤人而定。”
“今天下圣贤者,岂特古之人乎?”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今有亚圣陈公,朕闻其贤名……”
洋洋洒洒,那宦者读了许久,才终于读完。
皱起一脸媚笑,将圣旨交到洪辟手中。
洪辟也嫌弃他扭捏谄媚之态,道了声谢:“侍者还请回禀陛下,辟定当准时赴宴。”
那圣旨说了一大堆华丽的废话,其实总结起来就一件事。
就是他的冠礼将至,乾帝要亲自为他加冠,这是十年前早已经定下。
而这十年来,他的名声不降反升,大有文人魁首的势态,自然更不会有变。
……
玉京城外。
相隔十多里,有一座玉龙山脉。
形如一条玉龙,把玉京城遥遥环抱半边。
山清水秀,是一等一的风水宝地。
在玉龙山脚下,有一座道观,名为玉京国。
是大乾最大的道观。
此时已过新春,天气晴暖。
此地已经游人香客穿梭如织,香火鼎盛极。
夹杂在游人之中,却有一人,如同那鸡群中的仙鹤,黑夜中的皓月。
一眼便无处可藏。
一身锦衣,头发束得一丝不苟。
鬓间虽有几丝花白,皮肤却光滑无暇,便连毛孔也难见。
双目深邃有神,时有威严隐透,让人难以直视。
此人正是洪玄机,大乾王朝的中流砥柱,理学大宗师,当朝武温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