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人回身道:赶紧跟上。
那些乐官伎女们小跑着出来,等见到沈安一马当先时,不禁诧异的道:现如今都是媒人去迎亲,这位沈郎君倒是舍得脸面。
新郎去迎亲就是脸面,可现在的男方大多不乐意给女方脸面。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彰显男人的主导地位。
可沈安这个财神却要亲自去,让人有些看不懂。
大家缓缓出了榆林巷,前方突然停住了,媒人心急如焚的道:要耽误时辰了,前面谁堵路?赶走!
他跑到了最前面,刚想破口大骂,却呆住了。
汴河横穿汴梁城,在榆林巷外面的寺桥那里缓缓流过。
这里就是东一条甜水巷。
以往这里很是热闹,可今日却更热闹。
堪称是人头攒动。
无数青衣男子站在那里,当先的乃是苏晏。
他躬身道:今日待诏大喜之期,我等前来道贺,还请前往。
媒人已经傻眼了。
这些人是谁?
边上的陈洛说道:太学的学生。
恭贺待诏!
暮春的汴梁微暖,枝头上的嫩绿多了不少,微风吹过,几百名学生青衣飘飘的躬身行礼
一种时光凝固的感觉让人呆住了。
我的天!
媒人低呼道:谁能让太学的学生来迎亲?待诏的面子好大,杨家要欢喜了。
前方的沈安微微点头,说道:既然给了你们假,那就来吧。
有学生喊道:待诏,从前日起,我等就在准备诗词,今日再多的刁难也不在话下。
几百名太学的学生来迎亲,不管是哪边的刁难都会成为笑话。
好。
沈安再次一马当先,身后几百名青衣飘飘的太学学生,随后就是几百名乡兵
乐起!
媒人这时才想起自己的职责,急忙就组织起了乐声。
众人一路往御街去,刚看到州桥时,前方又被堵住了。
恭贺待诏。
那些小贩今日都有默契的换了新衣裳,此刻站在那里齐齐躬身,就像是沈家庄里长势良好的那几亩小麦。
待诏,我等愿意去迎亲。
小贩们很欢喜,他们觉得这是自己回报沈安的机会。
折克行在边上低声道:会不会犯忌讳?
如今宫中的皇帝不是赵宗实,而是猜忌心强烈的赵祯。
沈安先点头,在那些小贩的欢呼声中说道:今日迎娶我的妻子,这是人生大事,怎么隆重都不为过。我愿意,仅此就够了。
什么猜忌,我不在乎!
第三更送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