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个买票的观众,买了两张《狂抽猛送三千下》,但电影院出的票却是《疾速追杀》。
看的电影当然还是《狂抽猛送三千下》,只是这票房就算到《疾速追杀》头上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偷票房。
妈的白安良这浓眉大眼的也玩这种操作?
很可惜的是,并没有。
白安良对于这种“虚名”其实并没有什么执念,他要的就是赚钱而已。
打得过汽车人当然是好事儿,打不过拉倒呗。
“大家好,本台记者阿水为您报道。”
行,牛逼牛逼,那直接就去电影院问一问观众到底为毛看这没营养的片子!
某男性观众:我不知道啊,这电影就挺爽的,看的我都尿了剧情?我没太注意,反正白安良贼猛!
某女性观众:他好帅!啊啊啊啊!
以上两种回答,代表了绝大多数观影人士对于《疾速追杀》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
一个爽字贯穿始终。
白安良:哥们就是来给大家看爽文的,整那么多弯弯绕绕做什么。
这个理由其实很强大,一部电影只需要把爽做好了,就能有好的票房回报。
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讨好观众。
这一套跟小钢炮之前做的那些喜剧片其实很类似。
国产电影的喜剧分类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这原因。
大部分人看电影,并不是想从电影里学习到什么,或者找什么人生感悟。
他们就只是想爽一把或者乐呵乐呵。
这俩随便做好一个,且不生硬不尴尬,“人和”的条件达成,剩下的就交给天时地利了。
不过,往深处再挖掘,一些专业媒体的评价是。《疾速追杀》的票房表现其实是白安良口碑的累积爆发。
翻译过来就是,他靠着之前的作品,搞定了男性观众,再靠着整天装哔耍帅,搞定了女性观众。
而且爽文剧情可不仅仅只是电影里面。
白安良在电影之外装的那些哔,也让观众觉得很爽,两者相加,妈的直接爽上天了!
再加上,同期的电影属实没什么能打的,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也就马上要上映的《色戒》可能有点威胁,但等它上映,《疾速追杀》的票房巅峰期也过去了,倒也不算什么正面竞争。
况且大家也不是一条赛道上的。
白安良这边是真男人大战,你死我活之下的荷尔蒙飙升,那边走的时候下三路
总结,这些条件累积之下,造就了这一次的“观影狂潮”。
——
《疾速追杀》的票房是越来越高,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直冲两亿大关。
让白安良的电影履历再度突破了一个级别。
至于能不能破三亿至少二点五亿是没啥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