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人类高质量作家
如果论起勤奋,你估计很难在巴黎,乃至于全欧洲,找出一个比巴尔扎克更勤奋的作家了。
就像他的偶像拿破仑那样,巴尔扎克的作息时间同样奇怪的令常人无法忍受。
他每年都有几个月会照着下面这张时间表执行:晚上六点钟上床,半夜十二点起床,披上宽大睡袍,点起四支蜡烛,拿起鹅毛笔,一口气工作十六个小时,如果稿子催得急,则可以工作二十个小时。
而根据巴尔扎克本人所说,他有一次甚至连续工作了四十八小时,中间仅仅休息了三个小时。
他一般会在早上七点洗个澡,稍作休息,出版商也会在这时派人过来取走稿件。
而如此长的工作时间带来的自然是凡人无可比拟的更新量,这头驴经常在同一天同时赶工几部作品。
几十万字的《高老头》和《乡村医生》都是他花费三天时间赶工出来的,由于巴尔扎克是用鹅毛笔蘸墨水写作,而相较于巴尔扎克的书写速度,墨水干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于是他常常得把草稿一张张平铺在地板上,再用滑石粉洒在纸上吸干墨迹。
因此,一整夜下来,地上、桌上、巴尔扎克的手上、脚上、脸上常常弄得到处都是墨迹粉痕。
照理说,以巴尔扎克的这个更新量和他现如今在欧洲的名气,他早该财富自由,就此封笔退休了。
但无奈的是,这个小胖子在理财方面是个低能儿,常常是刚刚还完债,便又灵机一动投资起了某个“赚钱”的新风口,然后再次欠上一屁股债,如此循环往复。
正因如此,尽管他是当今世界最高产的作家,可是依然生活窘迫,债务缠身,被讨债人围追堵截。常常不得不被迫外出躲债,也使得他有时候连个固定的邮政地址都没有。
除此之外,巴尔扎克的消费观也比大仲马强不了多少,他在家里写作时经常脱个精光,按他的说法,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节省衣服好在外面多穿几天。
是的,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巴尔扎克的衣服都是一次性的。
按理说,这行应该没有这样的相关规定啊!
当然了,近年来巴尔扎克经济状况的迅速恶化,有很大一份原因也在于他那位“母亲”般的情人伯尔尼夫人不幸去世了。少了伯尔尼夫人无偿的资助,巴尔扎克没有沦落到流浪街头就不错了。
众所周知,为了保证写作时清醒,巴尔扎克嗜咖啡如命,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到巴黎街头采购咖啡豆。而他常常光顾的咖啡馆老板娘,每每提起巴尔扎克,却并没有对这位大文豪的经常光顾感到自豪,反倒是愤愤不平的用“brigand”(土匪)称呼这个小胖子。
因为巴尔扎克每到结账时,都会使出他的惯用伎俩,一摸口袋,然后叫道:“我的上帝啊,又忘带钱包了!记账!记账!”
而从老板娘愤怒的态度,大概也能猜到,巴尔扎克的记账单肯定是从来都没有结清过的。
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还不如海涅。
海涅虽然也经常记账,但这位德意志诗人至少会定期挑选一位“幸运观众”,让他得到替大诗人清账的荣幸。
这帮地痞流氓必须庆幸自己是生活在文明开放的巴黎,如果换在阴暗潮湿的伦敦,无慈悲的警务专员委员会秘书长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一准会把他们全部抓进债务人监狱严加看管。
当然了,相较于海涅,巴尔扎克至少在情感生活方面强不少。
论起外貌条件,巴尔扎克比海涅差远了,但架不住他的桃花运就没断过。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肖像》法国画家让·阿尔弗雷德·热拉尔-塞甘绘于1842年
《海因里希·海涅肖像》德意志画家莫里茨·丹尼尔·奥本海姆绘于1831年
虽然海涅现如今也已经在一位名叫马蒂尔德的巴黎女店员那里找到了归宿,但是与巴尔扎克的感情经历相比,他还是相形见绌。
前几年,巴尔扎克爱上某位波兰地主老婆的消息,便在巴黎闹得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