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
已在外门苦修十多年的弟子开始道战,结束后又有一位首座问道:“我且问你,你是如何敢从烈阳剑第六式直接承接到水寒剑第三式的?”
“回首座,弟子曾受大师兄指点,大师兄教我太极剑时,为弟子讲解如何在剑道中运及阴阳,我方才参悟出这烈阳转水寒之势。”
听见如此熟悉的台词,首座不禁皱眉道:“你的大师兄?”
“请首座见谅,是苏幕苏师兄。。。苏师弟,我曾蒙苏师兄。。。苏师弟指点迷津,心甘情愿尊他为弟子的大师兄。”
此言一出。
崖间一片哗然。
“罢了,”首座道:“你能够举一反三,悟性倒也不错,可愿入我门下。”
“弟子愿意!”
。。。。。。
第五名乃是红庆,他直上青云崖五十余丈,最终也不是不敌对方,而是被剑阵所败。
“红庆,你的剑很稳也很准,总能寻得剑阵最薄弱之处,从而突破,可否谈一谈你是如何做到的?”
“回首座,弟子曾受大师兄指点,使剑不可一叶障目,这座剑阵虽强,但只要从大局着手,便可寻得剑阵之破绽!”
过于熟悉的台词,不免令道战堂首座一惊。
何止是他呢。
三个较为出色的弟子,居然都是受苏幕所指点。
崖间再一次哗然,议论的声音比之刚才更烈。
从别派前来观礼的人却是不知其中缘由,就有人惊道:“他们口中这位大师兄究竟是何方神圣?”
“是啊,这是何等存在?一连指点出三名优秀弟子?”
“恕我直言,我也想去请大师兄指点迷津!”
“贵派师兄,我出十块中品灵石,可否为我引见大师兄?”一位来自火云宗的弟子已经付诸行动。
“这个嘛。。。其实我和大师兄也不是很熟,”
被请求的弟子听见灵石便迷糊了心神,竟也跟着称起大师兄来,“不过,我这人最好助人为乐,待道战结束,便带你去见。”
“多谢,小弟不胜感激!”
类似这样的情形,已经在崖间不断上演。
“不好意思,我和大师兄真的不熟,至多引见一人。”
“我出二十块中品灵石,你带我引见!”
“二十块算什么,我出四十块!”
“八十块!”
“两百块!”
“五百块!”
嗯,已经卷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