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娘亲说起那些锦缎时的兴奋,那些向往,那些喜欢,他的外祖父家以前便是开绸缎铺的,可娘亲舍弃了这样一个家族嫁给了他贫寒的父亲!
&ldo;绸缎铺。&rdo;他轻声吐出来,却听上去那样沉重。
&ldo;绸缎铺?&rdo;杜小鱼鼓励他,&ldo;你一定可以成功的,我给你多借些书看看吧。&rdo;要做什么生意首先得要去了解嘛。
李锦看她一眼,那个理想终于在今日说了出来,他嘴角扬起,轻松得好好的笑了一回。
第144章摆摊
因为温度还不够低,也只熏了四只兔子,杜小鱼打算亲自去县里摆摊子卖,可正值秋收又是种冬小麦的时候,杜显抽不开身,最后便让李锦陪着一起去。
他今日总算没有穿打补丁的衣服,赵氏看到了笑起来,心知小女儿肯定说了这事。
杜显打量他一眼,赞道,&ldo;早该换一身了,多俊的小哥啊!&rdo;
夸得李锦的脸一阵发红。
&ldo;好了,爹,没见人家脸皮薄。&rdo;杜小鱼把兔子用细绳捆了,给李锦提上,自个儿提着根秤,跟杜显夫妇道别一声便朝村口而去。
时至今日,她也认识好些村民了,之前去人家治疗兔子,这村里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活动圈子,一家连一家,不认识都难。
到了车上,便是七嘴八舌。
&ldo;倒是很久不见你去县里了啊!这是又换新花样了?&rdo;
&ldo;咦,是熏兔子啊!&rdo;
又有养兔子的人打招呼,&ldo;小鱼姑娘下回得空来我家看看,生了好几窝,你看看哪些好做种兔的?&rdo;
&ldo;……县里有人卖兔肉十三文一斤抢生意啊,小鱼姑娘,这样下去,咱们养兔子可就赚不了多少钱咯!&rdo;
说什么的都有,杜小鱼稍作回应,脑子里只在想兔肉降价的事,古代人口增长缓慢,到一定阶段,最近几十年差不多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如今养兔子的人增多,降价是必然的事情,主要原因还有几个,交通不便利,没有真空包装袋,宣传计划执行不利等。
不然像熏兔子,腌兔子完全可以卖到别的地方去。
这么看起来,只有皮毛是可以稳定的,皮毛存放时间久,就跟绫罗绸缎一样,各处流通都不是问题。
&ldo;兔肉至多降至十文钱一斤,到时候养得人少了,又会回涨,基本就十三文钱左右摇摆,至于你们想不想继续养下去,只能自己考虑了,不过皮毛的价格不会下跌。&rdo;杜小鱼最后给了一个结论。
车上一时安静下来。
但很快又开始说起各种八卦,娶媳妇嫁女儿,挣大钱,窝里斗,打架,生孩子……其中有一个倒是引起了她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