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农家状元郎免费 > 第371章 十字路口(第2页)

第371章 十字路口(第2页)

这些人便是北辽胡虏派来的使节,然而说是使节,其实应该是间谍才对。

因为他们此行的任务并不是为了索要甚么岁币的,诚然如果能够每年从大誉这里得到一笔岁币,再加上开放榷场互通有无的话,对北辽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而今的北辽皇帝,草原的可汗耶律天聪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蝇头小利。

北辽与大誉乃是世仇,去年才打了一场仗但没能得手,而今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出现动乱的大誉无动于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鸿胪寺的北辽使节密谈之际,皇宫之中,楚王也猜到了北辽的意图。

“真是一群养不熟的狼崽子,啐!”

“殿下,北辽兵强马壮,现在这时候跟北辽起冲突,恐怕不好吧?”

楚王眯着眼睛哼唧了起来:“当然不好,不就是些许银钱吗?给他们就是,权当打发要饭的了!”

“只要解决了嘉炽那小子,把天下大权收到孤的手里,区区北辽胡虏,又算得了什么?”

说罢,他转头催促道:“把兵部尚书跟鸿胪寺卿找来,孤有事要跟他们商量。”

与此同时,勤政殿内,永兴帝咬牙望着面前案上的地图,那还是陈平献出来的寰宇地图,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誉上方那牢牢占据草原东部以及辽东以北广袤土地的国家。

“北辽?明明就是一群蛮夷!”

永兴帝怒而骂道,作为大誉的皇帝,上天的儿子,天下十三州亿万百姓的主人,他无法忍受蛮夷的使者趾高气扬的站在自己面前,说着什么索要岁币这种侮辱人格的话。

“明日,明日开朝,朕要看看这帮子蛮夷是不是真有胆子挑衅大誉,挑衅朕!”

永兴帝的声音传到一旁办公的内阁诸公耳中,让他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一天,是天启十八年,九月初四。

大誉的两位最高统治者对于突然到访的北辽使者,各自在心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天启帝的死,就好像是一张大幕一般,大幕之前是安稳平静,而大幕之后,则是风起云涌,山雨欲来。

摄政王与永兴帝这对叔侄之间的争斗,已然迅速的蔓延开来,影响到了朝野上下无数人,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多如牛毛,最为危险的则莫过于如何处理北辽的使者。

国内的问题都还好说,再大也能解决,但涉及国外之事,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北辽,这个自大誉建国以来就一直视为宿敌的存在,如今派出了使者来到京师,尽管还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那态度,那架势已然让他们的贪婪尽显无疑。

即使是摄政王与永兴帝也只是知道北辽使者此来是索要岁币,开放榷场,但没有人会认为去年才和大誉开过战的北辽会只有这样简单的要求。

北辽使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尚且无人得知。

而未知,才是最大的恐惧与不安!

当然,京师所发生的一切,都跟处在中州的陈平暂时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

汴梁府,城南大营。

秉承着兵贵精而不贵多的理念,陈平并不想带太多兵马进入荆州,其实他本人也可以不必上阵的,毕竟作为一个文官,大可以稳居后方指挥调度。

只不过陈平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乱世将至,自己原先引以为傲的六元及第即将荣光不在,他需得文武双全才能在乱世立足。

做个儒将,似乎也挺好。

陈平自己是没什么指挥经验的,虽然以前玩过不少军事策略类的游戏,纸上谈兵有点水平,但真要是打仗他还是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所以要带上李峰与罗砺陪同。

至于人马嘛,他把李峰和秦王府这约莫两千精骑分出一半留给陆威用来自保,剩下的一半也就是一千人全部带上,其余的则是从中州兵马之中抽调的精干,约千五百人,而后是几百号闻讯而来希望通过讨平白莲贼混个一官半职的江湖好手。

拢共加在一起三千余人,少是少了点,但个个都是精兵,而且配给的武器装备也尽可能的齐全。

当这批三千近乎武装到了牙齿的精锐列队齐整地站在陈平面前时,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

“白莲贼穷凶极恶,裹挟百姓杀官造反,让荆州膏腴之地沦为人间炼狱,百姓不得安心生产,田地抛荒,人人得而诛之!”

“尔等都是我大誉的忠勇之士,本官西南招讨副使陈平,上奉皇命下受民请,誓要讨灭白莲贼!”

“诸君听令,即刻出发前往荆州讨贼,杀一真贼赏银十两,伤亡皆有抚恤,朝廷饷银未到本官自己出钱!伤者二十两,死者百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