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农家地主婆有声 > 第446章(第1页)

第446章(第1页)

这个大儿媳本以为她还真是要吃什么柿子来着,结果却是三番五次提到范铭,什么意思?莫不是对人家有了什么想法?蓝氏这个想法一下子在心里激起千层浪来。

一家三口已经走了老远,惠娘想着菊花那便秘的脸,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范铭虽说不知道自己媳妇在笑什么,心里也开朗了起来。

因着他们出来的早,这会儿也才是十来点左右的样子,看了看天色还早。惠娘便还想去其他的地方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什么东西,出来的时候。惠娘早就准备好了一切的干粮和水,所以中午不回去,一家三口也不会饿着。

吃了几个柿子,喝了些水,范铭找了个地方把摘来的柿子藏了起来。带着惠娘母女两个往里面走,和蓝氏几个来的完全不是一条路,越往里走,天色就越发的暗淡,已经看不到太阳光了,看着那高大无比的各种树木。周边灌木丛也越发的少了,惠娘扯了扯范铭的袖子道:“阿铭,咱们还是不要进去了吧?那里面瞧着挺害怕的。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果子之类的树了。”

果树一般都是喜阳不喜阴的,所以这里面估计也没有什么她要找的果子之类的东西,这一说苗苗心里有些毛毛的,又想起惠娘讲的故事,心里更加的害怕了。

范铭心头一软。点头道:“好,咱们出去。”说完一把抱起了苗苗。一家三口飞快的往外围走去,虽然没有找到其他的果子,但这一次来的也算收获不少,惠娘在出内围的时候,居然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木耳,惠娘稀罕了一阵。

为了不浪费,惠娘只好全部把它一点点的从腐蚀过的树上拔下来,想着回去了好晒干,冬天了好食用,要是多些就更好了,直接拿出去卖。

以前也听说过有人会培育植蘑菇和木耳什么的,晒干了价钱极高,不过这东西极为费劲,要是她能培育出来的话,那倒也是一件好事,关键她也不知道怎么来做,这些对于温度和地理环境什么的都很重要,而且还得很小心。

等惠娘和苗苗把木耳摘的差不多的时候,范铭收获丰富的回来了,手里头还有好几种惠娘不认识的动物,一步步的拖着来。

肩膀上的野鸡野鸭什么的也不少,惠娘称赞道:“哇,阿铭,你好厉害,之前怎么没见你打猎去卖啊?”

这个问题惠娘很早就想问了,只是一时之间没找到机会问而已。

苗苗也敬佩的看着范铭,范铭眸子暗淡了一下,道:“没什么?”

惠娘却明白,范铭肯定有什么没有告诉她的,不然依着他这么好的打猎手艺,怎么就没存到什么钱呢?真是有些奇怪。

“恩,你不经常打猎也好,这打猎太危险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咱们的事儿就好了。”

范铭瞧惠娘和苗苗两个都是满怀期待的看着他,点了点头。

而后又在山里呆了一会儿,一家三口便收拾东西,顶着热烈的太阳回去了。

回到家,惠娘差不多已经累摊了,一背篓的柿子都被她一个人给背回来的,范铭还得拿那么多的猎物,自然也是没空帮她的,所以一回到家,惠娘就体力不支了。

那背篓柿子怎么说也得有好几十斤,从山里到他们家,起码也有好几公里,不累死她才怪,苗苗见惠娘无力的坐在沙发椅上,迈着小腿去了厨房,舀水出来给惠娘喝去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再请两花,菊花挑拨

此时已经是下午二三点多的样子,范铭歇息了一会儿,便与惠娘说,等会儿把打回来的猎物拿去镇上卖了,猎物太多了,家里也吃不完。

惠娘自然是没意见,让范铭把大的猎物拿去镇上卖了,野鸡野鸭就给她留着,说是风干了,留到冬天的时候吃。

范铭暗赞惠娘想的周到,要知道冬天能吃的东西很少的。

风干的鸡肉虽然没有刚杀的味道鲜美,但吃起来也有一股嚼劲,而且还容易保存,冬天吃最适宜了。

范铭在家呆了一下,而后套了马车,去了镇上,惠娘烧了开水,把范铭猎的野鸡野鸭全部放了血,而后放在盆子里脱毛。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范铭也已经回来了,正在外面卸马车,鸡内脏和鸭内脏惠娘就没要了,那些都猎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死透了。

惠娘把清理好的鸡鸭,按照步骤涂了盐,又做了其他的工序,而后一只只的拿出去晾在外面。摘的柿子也被惠娘从背篓里拿了出来,一个个清洗干净,好做柿饼。

苗苗就坐在惠娘的身边,边吃柿子,边看着她洗。

惠娘洗着洗着,心里头有了主意,山里头的柿子多,要是把那些柿子全摘回来的话,也能做百来斤的柿饼,而这柿饼也是好东西,想来要是做了出来,放在宝月斋寄卖,也能赚一笔银子的。

想到能赚钱,惠娘就笑开了眼,急忙和刚进厨房的范铭说了这件事情。

“阿铭,怎么样,咱们这计划可行么?”到时候就是不知道那张掌柜同不同意了。

范铭点头,“行,我觉得可行。不过张掌柜那么可能要费一番功夫了。”毕竟人家是卖糕点的,不可能卖柿饼。

“不要紧,到时候去试试就知道了,要是不成,只能去找杂货铺了。”惠娘想到张掌柜的宝月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那里的铺子名声响,加上之前也合作过,所以这一想到柿饼,就想到时候拿到宝月斋去寄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