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棠去世这么多年,定南王到现在还未再娶正妃或是扶正侧妃,恐怕就是因为对阿棠还抱有什么心思。
现在出来说这种话,指不定就是想离间自己和逸儿的关系,自己是绝对不会相信他的。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景元帝还是忍不住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在大殿前不停踱步。
不行,原本他在儿子心中就没有什么好印象,现在突然多了一个竞争者,以后要真是被人把儿子拐跑了可如何得了。
景元帝想起上一回自己赏赐了那么多东西,但是逸儿进宫谢恩的时候好像并不开心。
难道是自己送的东西他不喜欢?
一下子很有危机感的景元帝叫来了大太监李兴:“把上回海外十国送来的贡单拿上来,朕要好好挑挑。”
逸儿不高兴,那肯定是因为送的东西不够好,只要自己送的够多他总有喜欢的。
景元帝在贡单上勾勾画画,又挑选了不少好东西出来。
随后把贡单递给李信,吩咐道:“这些去内库找出来,过两日给庆国公府送过去。”
李兴看着单子暗暗咋舌,皇上这是恨不得把别国进贡的奇珍异宝都给送过去。
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景元帝能够对一个人有多好,就是当年的太子,也没有受到过这种优待。
“皇上,这…赏赐的名义以什么为好?”李兴小心翼翼地问。
景元帝想了想,“前日国子监祭酒上折子说为了让国子学的学子们了解百姓生活,提议增加一门功课,听说是逸儿提出的建议,朕瞧这个提议就不错。就说朕觉得此策甚好,特赏赐这些。”
李兴作为贴身太监,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全程都见证了,知道江逸对于皇帝的那些赏赐并不是很热衷。
于是给景元帝出了一个主意:“皇上,过几日就是上巳节,小少爷正是年少爱玩的时候,奴才斗胆猜测,比起这些赏赐,小少爷或许更想一个能与同窗好友游玩的机会。”
听他这么说,景元帝也回想起了江逸以往的那些行为,从偷懒不做功课,到不愿意去国子监上学,种种迹象都表明他对读书有多么不喜。
这么一说,李兴的提议确实可能比那些赏赐更得他的欢心。
“既然如此,传朕的旨意,上巳节这日国子监放学假一日。”
在大盛朝,朝臣们的休沐日是比较多的,不过国子监以及各地府学和书院为了学子们能够静心读书,除了特别重要的节日,每月学假只有两日,这个规矩是从太、祖皇帝时就定下的。
但是景元帝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有这种随时给学校放假的权力。
******
长公主本就不想过早让江逸知道他的身世,所以劝住了景元帝又叮嘱韩嘉言,还瞒着不让长子知道。
现在又出现了定南王和景元帝两人都觉得江逸是自己儿子这事,她干脆把这事甩给了景元帝,让他自己和定南王掰扯去。
但她没想到景元帝根本没理会定南王的主张,只打发人来告诉她一句“绝无可能”,让她无需理会定南王。
定南王她可以不理会,但韩嘉言是逸哥儿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件事不容置疑。
长公主只好先安抚韩嘉言,允许他与逸哥儿在不说破身份的情况下往来。
另一边,景元帝既不想控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爱子心切,一天天地净想着把好东西给儿子,找各种明目赏赐东西,找各种借口让他进宫。
他对江逸态度的突然转变除了江逸自己,其他亲近的人都能感受到,而这其中又以太子和江慎为最甚。
这个只有长公主想隐瞒的秘密似乎就要变得人尽皆知。
第70章
以往到了上巳节,国子监也会有相应的活动,但是这次由皇帝亲自下旨放假还是头一遭。
尤其是这一天跟定期的学假凑了一块儿,景元帝特地恩准连休三日,这可把国子学众人高兴坏了。
只可惜江逸没有领会到景元帝的良苦用心,并未感激皇帝的大发慈悲,而是再次印证了心中所想,帝王的心思凡人搞不懂。
“这可是天上下红雨,我那皇帝舅舅什么时候这么好了?”江逸听到王助教宣布这个消息时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身旁的陈熙提醒他:“虽说是你的亲舅舅,但这要是被人听到了,你这有大不敬之嫌。”
江逸立刻回过神来,“也对,我以后可不能这样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
如今还是皇权至上,私底下提起皇帝那都是要特别恭敬,哪有人敢像这样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