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华娱大诗仙齐齐读 > 第382章 穿裙子行不行(第4页)

第382章 穿裙子行不行(第4页)

「呐!」

杨密看向正和姜韦导演有说有笑的胡戈,「老胡刚自己说英黄的杨总请他演男一号的。」

「你们还藕断丝连呢?」周讯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杨密失口否认:「怎么可能!就刚刚打了个招呼,他是被姜导看中了,还是东哥塞进去的啊?」

「东东没给他安排角色。」

安老师看向被人围着的姜闻,可爱道:「至于姜导有没有看中他,我就不清楚啦。」

「英黄又不是只有姜导这一个项目。」

周讯喝了口酒,接着道:「胡戈能演的男一号,姜导为什么不让姚东演,姚东看不上这角色,英黄不还有谢听风能演么?」

。。。。。。

这边的酒会还没结束,《那些年》首映礼的相关图文报道已经是全网都是了。

其中最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是网一娱乐转载自心惊报的一篇标题为「姚东暗讽冯晓岗对《非诚勿扰》没信心《那些年》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报道,全文如下:

「(《非诚勿扰》首映礼图,图略)

12月16日《非诚勿扰》的首映礼上,电影放映完之后,冯晓岗导演上台表示:电影拍的很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包涵。

在之后的媒体采访时,冯晓岗更是表示:今年的贺岁档影片过于扎堆,希望青云嘉禾旗下院线能够按照商业规则排片。

(《那些年》首映礼图,图略)

今天有幸采访到姚东本人,问起他对冯导这番话的回应,他的第一反应是冯晓岗对自己的导演没信心,之后又认真的回应:青云嘉禾旗下院线会遵循商业规则排片,电影越是卖座,排片也会越多。

冯晓岗导演的话别有所指,姚东的回应滴水不漏。青云嘉禾具体如何排片,我不得而知,但是没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前,我勉强能够包涵《非诚勿扰》的种种不足。

今晚看完《那些年》之后,我是真的接受不了冯晓岗导演说的那句太赶的说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非诚勿扰》海报,图略)

电影的名字叫「非诚勿扰」,我却没有在电影中看到冯晓岗导演最起码的态度。

这两部电影的投资都是5000万,都有植入不少广告,相比之下,《那些年》更有节操,植入的广告不仅符合年代,设计的也更加巧妙。

冯晓岗导演你再怎么着急赶时间,就值入广告这方面,都不如「初出茅驴」的薛小路导演么?

《非诚勿扰》除了风景优美以外,毫无任何亮点。说到底就是一猥琐中年莫名其妙得到一笔横财最后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不对,电影还有有个无比精辟的开头。某种程度上来说,影片开头的终端机专利真正揭示了影片的含义——冯导一本正经地拿着一个塑料大炮筒找到观众们玩石头剪子布,而无数的「范先生」们满怀赞叹地掏出了专利费。

(《那些年》海报,图略)

《那些年》风景同样优美,这部电影成功的地方在于每个人在电影里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但这并不是薛小路导演的功劳,这个故事是原着九把刀自己的青春。我不明白薛小路导演为什么要把故事背景从台省改到内地。

可你既然改编了,难道薛导没见过90年代高中生的校服?中的9·21地震,的确是不符合电影中的设定,可你怎么就敢给改成一场满是狗血的恶梦的?

我想原着九把刀之所以没有出席电影首映礼,就是对电影改编的不满吧。

这部电影除了相对而言改编比较大,其他地方真的是诚意满满,一点看不出来是某个导演的***作。

(吴尔善图,图略)

可能这就是首映礼上看过《非诚勿扰》的吴尔善导演,敢说出《那些年》能拿2。5亿票房的底气所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