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农家状元郎全文免费阅读 > 第374章 全军冲锋(第2页)

第374章 全军冲锋(第2页)

那不是真正的和平!

一味地退让只会让北辽认为大誉软弱可欺,他满心所想的都是继承祖辈的意志,用刀剑让北方的胡虏明白中原王朝的强大,蛮夷畏威而不畏德。

而现在,楚王一副处处不敢得罪北辽,总是想要绥靖了事的态度,已然将永兴帝心底的怒火彻底勾了出来。

他指着楚王骂道:“胡虏狼子野心安能轻信之?自太祖开国以来大誉历代皇帝都不曾与北辽媾和,朕也不会!”

“汝身为大誉摄政王,不思治国理政稳定朝局,却与北辽勾结暗藏祸心,有违先帝遗命!”

“此等卖国求荣之贼,焉能做大誉摄政王?”

要说永兴帝到底也是太子继位,虽然以前玩世不恭不好好学习,但在继承皇位之后却是感到了肩上的担子,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就这番话来看,字字诛心,直接给楚王扣上了一顶里通外国卖国求荣的大帽子。

只不过他还是太嫩了,比起与他爹天启帝斗了十几年的楚王,这点把戏着实有些不够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见楚王轻蔑一笑,洒然扫视着满朝文武百官,朗声的问道。

“陛下斥孤卖国求荣,敢问诸公,孤是否真如陛下所言?”

问题被抛向了文武百官,一下子在场的官员就感到了压力,他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选边站队。

有人声言力挺楚王,说永兴帝是一时糊涂,分不清好坏。

有人则为永兴帝辩解,言北辽不可与之交也,楚王当谨慎行事。

只不过站队楚王的人明显要比站队永兴帝的多,楚王原先的经营自是起到了作用,但永兴帝方才的冒失举动也让不少本来选择中立的官员失望不已。

毕竟,作为一个皇帝,在这种场合公开的和摄政王唱反调,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下下之策。

苏丞礼等人自是维护皇帝的,奈何他们也清楚永兴帝这波操作属实是玩砸了,力所能及的发言过后,皆是心中失落,感觉前途一片灰暗。

望着满朝文武的表态,楚王嘴角勾起一抹弧线。

好哥哥,咱这大侄子也不咋地啊!

关于北辽使节一事,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但是因为此事而引发的动荡,已然彻底显现了出来,崇政殿上楚王与永兴帝之间的矛盾被彻底的公开化,文武百官都亲眼看到了这场纷争浮出水面。

这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点燃炸药的那根导火索,将大誉朝十八年前就该结束却拖到现在的争议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原本还要在表面上装的客客气气和和睦睦的气氛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京城骤然升温的局势。

谁也说不准楚王和永兴帝那一边会在什么时候开战,而某些聪明人已经开始筹备起了后路,准备在这即将到来的动乱中保全自身,甚至是火中取栗为自己谋取利益。

毕竟,如果只是大誉的内部矛盾或许还不至于让人产生如此灰暗的预感,但北辽的使节好巧不巧的在这个关键节点跑到大誉插上一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北辽已经在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在大誉虚弱的时候扑上来狠狠咬上一口。

开国百八十年的大誉早已不复往日骁勇,如果在楚王与永兴帝内斗的期间,北辽派兵南下,大誉的下场将会是如何?

没有人敢想象。

随着京城的天空逐渐灰暗,关于朝堂之事也开始在京城内传播开来,无数百姓因此感到惶恐不安,恐慌情绪就像蝗灾一样迅速蔓延。

只不过,这跟此刻身处荆州的陈平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正在执着于如何消灭白莲贼。

陈平虽然很是认同罗砺的说法,但这到底是他第一次上战场,而且手里攥着的三千精兵,是他目前唯一能够掌握的力量。

反观敌人则拥有数万人马,所以他一时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将这三千人葬送。

只不过留给陈平的时间并不多了,思来想去之后,他决定即刻发起进攻,即使白莲贼的营地依山傍水易守难攻,那也没法继续等下去了。

敌我实力如何,终究是要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拼一拼,试一试才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