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
“大明万岁!”
朱宏煜结束了视察,又纵马回到王勉等人身旁,开口说道。
“哈哈,宣府镇军心可用啊!”
王勉开口说道。
“回禀陛下,儿郎们都在期待着跟随陛下一起出塞追亡逐北呢!”
“如今陛下御驾抵达,儿郎们自然兴奋!”
朱宏煜笑着吩咐后勤部的相关官员犒赏全军,为宣府镇的将士们准备酒肉和赏钱。
皇帝来了,自然不可能光检阅一下部队。
部队检阅完了,该给的赏赐可不能吝啬。
军心,就是在这样的细节中,一点点的凝聚起来的。
在宣府镇的将士们接受犒赏之际,朱宏煜则是带着王勉,去视察起了长城的关墙。
朱宏煜走上关墙,负责执勤的军卒十分紧张的向着皇帝行军礼,肉眼可见的拘谨。
朱宏煜轻轻拍了拍军卒们的肩膀,温声说道。
“尽忠职守,都是好汉子!”
语罢,他便将目光向着关墙外看去。
早春时分,料峭的倒春寒依旧很明显。
一阵风儿吹来,朱宏煜哪怕披着大氅,也是感觉到彻骨的寒气。
视线拉高望去,巍峨雄伟的长城关墙,就如同一条巨龙般趴伏在天地间,将草原和汉地,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
这座长城,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分界线。
数千年来,两个文明围绕着这条分界线不断的厮杀着,无数儿郎怀着保家卫国的热忱,将鲜血泼洒在了长城之上。
所谓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所指的也是,如果没到长城上泼洒过热血,抗击过外虏,那就不是好汉。
而不是后世人所理解的,没到长城旅游过就不是好汉!
旅游这玩意,和好汉不好汉的实在扯不上关系。
如果中原王朝衰弱,那长城就是中原王朝保家卫国的关隘。
可若是中原王朝强盛,那这条长城更像是一座巨大的前进基地。
中原王朝的屡次北伐,这条长城都发挥出了相当巨大的作用。
现如今,他朱宏煜也要依靠长城,发动北伐了。
看着关外那枯黄中略带嫩绿之色的原野,威风拂过,令人不知不觉间便心胸开阔。
朱宏煜没在宣府待多长时间,在稍作修整之后,御驾便继续向着大同而去。
随行的人员中,多了一部分从宣府镇抽调出来的精骑和各种物资。
随着皇帝抵达九边,圣旨也是不断的传递。
一队队精骑,数不清的物资,正在从九边各处,向着皇帝所在的大同镇集结。
大明光复八年二月初,朱宏煜的御驾抵达了大同镇。
随着时间流逝,气温明显回升,北地也已经初显暖意。
尤其是白天的时候,太阳直射之下,温度能到达十来二十度,已经很暖和。
与此同时,朱宏煜也是接到了北边的哨探送回来的消息。
罗刹人和蒙古人勾结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