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之则乘坐麒麟,带着三个门人踏着水面行走,一行人缓缓前行,准备寻一条支流赶往杭州。
此刻,太湖岸边聚集了许多兴致盎然的百姓,“龙君巡湖”的仪式已经开始了。
水中漂浮了一搜巨大的两层楼船,船上悬挂红色绸布,摆放了各色鲜花,装点得十分华丽。
甲板上端坐着一尊丈余高下的龙君神像,龙首人身,金漆描绘,宝相庄严。
楼船旁又停了许多龙舟,舟中操桨之人俱都头扎红布,身披锦衣,人人面上都有欢喜之意。
片刻后楼船的二层小楼里走出几人,为首者正是湖州知府,其人白面黑须,头戴纱帽,身穿官袍,身后跟着七八位城中有名望的士绅乡老。
湖州知府在甲板上站定,大喊一声:“吉时已到!请龙君巡游!”
下方龙舟上众人也齐声大喝:“请龙君巡游!”浩大的声音合在一起,在水面上朝远处飘散。
每支龙舟上都有十来位水手操舟,前方龙头双角之摆放了一面大鼓,众人喊完之后,鼓手便甩开膀子敲起鼓来,隆隆鼓声好似闷雷。
身后水手一起划动船桨,众多龙舟在水面上排开,飞快地朝着远处行去。
巨大的楼船腹仓中有百余名青壮一起用脚踩动踏板引动机关,船下齿轮状的船桨哗啦啦转动起来,翻腾起水花带动楼船,跟在诸多龙舟后面朝前方行去。
太湖岸边那些观礼之人,无论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还是寻常人家的村夫、孩童,甚至是商贩、货郎,都一起喧闹起来。
有大声叫好的,也有孩童追着龙舟奔跑叫喊、大笑的,还有些年轻男女,大笑着将手中鲜花往水中扔去。
太湖水域有几百里,这些龙舟和楼船虽然行的快,却不可能将整个太湖巡游一遍。
所谓龙君巡湖不过是表演个龙君巡游的仪式而已,先沿着长堤巡视一遍,而后再驾着楼船朝大泽中行驶几里后便折向返回。
大约一炷香时间过后,楼船和龙舟越来越快,长堤上奔跑的众多百姓渐渐地追不上了,只能停下来遥望着楼船、龙舟往太湖深出行去。
湖州知府正在甲板上观望漫天云霞,突然听到身旁有人叫喊:“大家快看,水面上有人在行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胡言乱语!水面上焉能站人?”这知府忍不住呵斥一声,不过还是低下头朝前方望去。
大约在前方几百丈开外,隐约可以看到三四个人影踏着水波前行,水中依稀可见一条巨大的,形似神龙的黑影。
那几个人所立之处正在神龙的头顶。
“水下应该就是太湖龙王,水面上的肯定是仙人了!快快传令,加速行船!我等好前去拜见仙人!”
甲板上有人跑进船舱传令,片刻后楼船的速度就快了几倍,甩开众多龙舟朝着前方那几个人影追去。
又过了约半炷香时间,楼船和张牧之等一行人的距离稍稍近了些。
甲板上湖州知府和众乡绅都清楚地看到了水面上那个乘坐麒麟的紫衣道士,连同道士身边侍者和身后的仙童。
“仙人!仙人且慢行!万望垂怜我等,赐下长生丹药……”
“仙人保佑!仙人保佑!”
甲板上众人一起跪了下来,叩首朝张牧之等人膜拜。
张牧之在麒麟上听到动静后往回一看,随即摇头笑道:“我如今法力神通都已经炼成,却不必再做人前显法之事了。”
说着大袖一挥,施展了隐身藏形之术,水面上众人身影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吴天禄所化的蛟龙也潜入水底去了,片刻之后,一行人拐入太湖的一条支流,不徐不疾地往杭州而来。
突然想起来,补充一下,太湖水神,水平王根据传说是后稷庶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才被封神,这里我改成猪婆龙,其实是改了设定了。
喜欢聊斋大天师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聊斋大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