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将那求雨的科仪流程倒是记得熟练,踏罡步斗,举旗烧符,让几个道士护卫法坦等等,当时按科仪开坛,也只是硬着头皮应付罢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老道知道我那符纸、表文都不能上达天听,然而科仪完毕之后却有雷霆炸响,倾盆大雨从天而落,世人这才以为老道求雨用功。”
张牧之在院中望了下正殿,笑道:“那就是灵官爷显灵,助道长成事了!”
守静道长点头:“正是如此,从那以后灵官爷的香火也变得愈发兴盛。”
一行人接着往第二进院落走去,内院是众道士修行的所在,同样建了一座正殿,供奉道家三清神像。
院子正中一口水井,水井左侧是一方青石铺就的广场,平日里众道士就在这广场上练气、练拳、或是演练众多法事科仪。
众道士居住的厢房也在此处,另有伙房、柴房、库房等等,还有一座木质的两层阁楼,乃是藏经楼。
“有个姓郭的秀才借住在此,他家室清贫,但为人中正,也十分好学,老道让他平日里协助掌籍道士管理这藏经楼,也付些钱财给他。”
“守静道长考虑的周祥,读书极耗心力,那些学子又爱熬夜,可嘱咐下去,在饮食上对这郭秀才照顾一些,免得他熬坏了身体。”
负责伙房的道士连忙应下,众道士都赞主持慈悲。
第三进院落则要小得多,是观中主持独居的小院,也就是日后张牧之居住、修行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院中亦有一口古井,另有静室几间,石桌石凳,墙角处开辟了一小块地,种植了些兰草。
屋檐下系着风雨铃铛,窗外有个水缸,里面养了荷花并几位金鱼。
守静道长遣散了众道士,领着张牧之和黄白儿童子入内。
“这里是道长的居处吧?布置得果然雅致!”张牧之赞道。
守静道长引着张牧之在石凳上坐下,随后笑道:“老道前些年确实在这里居住,只不过后来年纪大了,渐渐离不开人伺候,就搬了出去和他们同住。”
“小天师你来此,正要安心修持法力,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变故,居住在这里正合适。”
显然这老道士也知晓张牧之来此是要做什么事儿,就把自己住的小院腾出来给小道士居住,私下里也开口以小天师称之。
至于什么身体不好的说法,当然是托词。
张牧之点头谢过守静道长的情谊,随后又道:“我在这里其实也住不久的,这段时间给道长添麻烦了。”
守静道长摇头:“哪里有什么麻烦,老道修行不成,能从旁协助小天师做些事情,也算积累功德了。”
张牧之再次拜谢,随后开口问:“不知现在朝天宫的主持是谁?我还兼任着朝天宫三清殿主的职位,正要前去见过。”
守静老道笑着回答:“现任朝天宫主持是张懋嘉,如今已是阳神真人的境界。”
张牧之面上笑意缓缓淡了下来:“原来是他!”
张懋嘉乃是当代天师张懋丞的亲弟弟,在张牧之的记忆里,正是此人发动了天师传承历史上唯一一次夺嫡争袭之事。
正统十二年,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羽化,立遗嘱让年仅十一岁的张元吉以嫡长孙的身份继位。
然这张懋嘉欺负张元吉年幼,便把天师府传承信物、金银法器洗劫一空,并且图谋把张元吉劫持藏匿起来。
幸亏张元吉的奶奶拼死带张元吉逃出天师府,暗中潜逃到京师告状。
张懋嘉怕事情败露,又带领人马赶去京城阻扰,双方对峙在真武庙中,后来有道录司的官员赶到才阻止了这一场同门操戈的悲剧,让张元吉得以继承天师之位。
当然,张元吉年幼无人管教,成年后做下许多恶事,那都是后话了。
现在张牧之执掌祖遗都功印和三五斩邪剑,乃是上界祖师钦定的第四十六代天师。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天师之位已没有张元吉什么事儿了,只待当代天师羽化之后,张牧之便能去天师府承位。
历史进程算是拐了个弯儿,不知这张懋嘉会不会仍要窥伺天师之位?
如今张懋嘉身为朝天宫主持,又是阳神境界,而张牧之为朝天宫三清殿主,阴神境界。
无论修为还是地位,张懋嘉都稳稳压过张牧之一头。
喜欢聊斋大天师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聊斋大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