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古木封印 > 第七十三节双鱼玉佩(第1页)

第七十三节双鱼玉佩(第1页)

那时,我和我身旁的几个同伴,谁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照旧每天在庙里玩闹,如果真的像我爷爷所说的,这大庙镇压着老河沟里面的冤魂邪祟,那他这全无本事的酒肉和尚,岂不早就完蛋大吉了?

只是后来有一天,又发生了一件怪事,让我们对这个传说才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刚好是七月十四,庙里来了一个藏传佛教的和尚,还带着一个长长的喇叭,爷爷让我们在庙里地上撒了很多白米,然后和那个和尚进了大殿,不让我们去看那和尚,也不许我们出门,天黑下来的时候,两个人就在大殿里面开始念经。

那时正是夏天,农村的夜晚很安静,我们三个小孩子出于好奇,就在爷爷他们开始念经的时候,偷偷的爬上了房顶,听着大殿里的诵经,忽然大殿里传来了低沉的喇叭声,庙里便起了一股股的小旋风,白天我们洒在地上的那些白米,居然在旋风里一点点的消失了。

这件事之后,我们才发现爷爷似乎也有点本事,就缠着爷爷问,爷爷没法,就告诉我们,那人是爷爷的师叔,而七月十四是中元鬼节,他们是在超度徘徊在这个世界上的亡灵。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么?大庙之下,真是镇压着许多冤魂邪祟么?我们问爷爷,爷爷却模棱两可的说,鬼由心生,信则有,不信则无,你心里整天想着鬼,鬼就会来找你,如果你见到鬼也不怕,那无论什么样的冤鬼邪祟也拿你无可奈何。

我一直想不通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又过了几年,庙里有一次修缮大门,工人们正在干活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吓人的事。

那是一个很面生的老太太,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上去就到处咬人,抓人,就跟疯了一样,还把自己抓的满身是血,披头散发的,嚷嚷着说什么自己是条白蛇,来找他们算账之类的话,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当时场面血淋淋的,十几个人都控制不住她。

但我们这几个十多岁的孩子,哪里听得懂那些,就问他那个黄鼠狼到底算不算妖怪,爷爷笑了下说,如果真是妖怪,会让人一铁锹就拍死了么?

我们想想也是,但是小孩子心性反复,消停了一段时间后,就又缠着爷爷教我们,爷爷就指着地面的一块地砖说,你们好好的念经打坐,什么时候能用意念让那块地砖发热,我就教你们。

当时我们都信了,于是比任何时候都认真的念经,静坐,没事就跑去盯着地砖“发功”,

结果过了好几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奇异事件发生。

我去找爷爷问,他却对我说,你的天眼都快要开了,还问个什么呢?

当时我摸遍了自己的脑袋,也没发现自己的天眼在哪,爷爷呵呵笑着说,谁告诉你,天眼一定开在头上?没准是在胳肢窝里呢。

我吓坏了,以至于很久的一段时间里,没事就对着镜子研究自己的胳肢窝,后来又过了几年,也没发现那个该死的天眼在哪,这才知道,我又让他给骗了。

实际上,除了念经,打坐,爷爷从来都没教过我们任何东西,说是懂得这些对我们并不是好事,而我爷爷则是平时多弄些古董,作为自己的嗜好。

其实无非就是些瓶瓶罐罐的东西,他却当成宝贝一样,总是絮絮叨叨的跟我们讲关于那些老物件的事,还说,他以前有一个降魔杵,是个传了几百年的宝贝,可惜闹革命的时候丢了,要是这辈子还能找回来,那就死也能闭眼了。

直到后来,爷爷也不曾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见他辞了念经,打坐的一职,方才知晓这事儿已经在爷爷的心理种下了阴影,便不再提起此事儿。

这便是流传在我们那儿的关于天眼的传说,言归正传。且说那日我和三子回到住处时,已是午后,仍未见班长和老柯的身影,不觉之中,有种不详的预感。

这时的外面依旧是大雪纷飞,冷飕飕的气流吹的让人直发毛,唯有枝头上几只麻雀紧紧作响,显得格外清静。三子抱怨道:“这他娘的鬼天气,莫非要冻死俺不成。”我问三子班长和老柯到底去了哪里,为何现在还不见回来。

三子一听,还真来劲了,“还不是因为你今个起来的晚,班长要俺照顾你,要不是你,俺也跟着他们一块去古董市场了,碰到个好的买主,也不枉白来这一趟。”

谁知三子的话音刚落,只听见外面枝头上的轰的一声,像是炸弹炸开了锅,朝四周飞走了,紧接着听见两男和一位女声的声音,在屋子面外,正津津乐道地交谈着什么,这时又有屋子外头传来:“三子、周国,你们看谁来了。”

我一听这话是班长的声音,只是不知那女声的声音,从何而来,便随了三子,匆匆忙忙朝屋外面跑去了,定眼看时只见那姑娘身穿泥土色的革命军服,上臂上还绑着一条红色带,左边肩膀上有一颗很爱国的五星,下着靡黑的裤子,额头上两根短小的发辫,显得格外扰人。且说这个颜色的革命军服,我倒是在早年的时候曾见人穿过几次,后不知道为何,很少再见有人穿过。

这时却见三子喊道原来是小月姑娘啊,自从在新疆那一别,倒是再也没见过。我这才认出原来是我们去联络站时,接待我们的胡晓月姑娘。更是救过我和三子的大恩人,只是才几个月没见那姑娘,居然变的沧桑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看上去远不像仅有不到二十来头的姑娘,小月见到我们也说道:“可不是嘛,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们。”

老柯和班长将小月迎到屋中,三子匆忙将屋子内屋里面的一些脏衣服什么的收拾了一下,小月见了三子,笑了起来,这边我说道:“今个天气冷,我先去烧壶热茶,让大家先暖暖身子。”说完便从那客厅,来到了内屋一旁的小间房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个能烧水的东西,便灰溜溜的走了出来。走出时,只听见班长用很轻微的声音,说道:“这事儿,你放心,我们保证能完成。”

我这才问道,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据小月交待,自从她随了那知青队,来到四川时,正直是瘟疫的爆发期,原本想着,等这瘟疫过去后,便可以重新回到新疆,谁知那瘟疫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流行的更加严重,当时的县长便下命令,一律封锁与外界的接触,避免让这瘟疫流到外面,只是人死了,虽不说,倒是那瘟疫竟不知何时是个尽头。

小月去四川时,每天的工作将近十五个小时,从白天的六点,一直到晚上的十点,有时候遇到个个别的,还要忙到深夜,至于什么时候休息,谁也不知道。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去四川这么辛苦,为啥当初还要选择这条路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要知道,当时去四川的时候,福利是特别好的,每天的饭菜虽是不用担心,倒是回去后,运气好的话,弄个科级、营级级别的医生,也不是没有肯能,房子什么的,到时候更是不用操心。

话虽这么说,只是这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没多久,新疆便发生了一件事情,小月随即被谴了回来,由于事件的神秘性,如今知道的人很少。

原来新疆有一个地方名叫罗布泊,传言那里有一座古代废墟,曾吸引了许多考古学者,只是不知为何,那些前去的考古学家,失踪的失踪,发疯的发疯,总之,能够安全回来的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为零。

后来这事儿惊动了政府,政府部门迫于舆论压力,便按照上级的指示,派了一个科研考察队,前去考察,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名叫彭加木的学者。

说起这怪事,就发生在彭加木的身上。科研考察队来到新疆后,便在罗布泊的附近扎营了下来,没过几天,彭加木便亲自带着考察队,走进罗布泊考察。

第一次本以考察植物物种为名,(因为之前那些发疯,死去的人,在胃里发现过一种带毒的植物。)谁知,植物没有发现,却意外的发现了一座完整的、用途不明的建筑设施。或许这也正是那些考古学者研究所在。

由于第一次考察准备的不是很充足,彭加木先生便让再次带领科考队走进罗布泊,谁曾料想,这一去竟毫无踪迹,知道现在也没找到他的人影,如今这事儿已经封闭了起来,小月也正是为这事而来。“那后来怎么了,为何单单只是他人失踪了。”我问道,小月说道:“那次是彭加木先生与其他的人走散了,独自一人进到了一片树林里,之后的人也去找过没有找到,甚至在方圆几百里也没见到踪影。”

“莫不是一不小心,被什么野兽给吃了吧”三子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一句话。小月回道:“不会的,罗布泊那边我之前曾去过几次,那里是一个荒芜地带,没有人居住,动物野兽什么的也很少见,但倘若他真的被野兽什么吃了,为何到现在连他的一点踪迹也没有找到?”

三子一听这话,也觉得有道理,这时班长问道:“那些跟彭加木先生一块去的考察队员是怎么说的。”小月听了班长的话,忽然脸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我说:“小月姑娘,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大家。如今我们也算是生死患难的兄弟了,有什么事您尽管说,能用得到我周国的地方,尽管吩咐。”三子也随声附和道:“对,对,小月同志,咱们早就把你当成生死兄弟了,有什么就别藏着掖着了,大家都来个痛快的,打开天窗说亮话。把这事儿说明白了,我们才好帮你。”

小月这时站了起来,走到门口那旁朝外看了几眼,将门关上后,方才坐了下来,老柯不知从哪里端来一杯热腾腾的茶水,放在桌子上面,小月呼哈呼哈地喝了几口茶水,说道:“这事儿你们真的想听。”“想听”我和三子异口同声道,“说了别怪我”,“不怪”“不怪,不怪,”。

“后来啊,听他们说,彭加木先生被藏了起来,为了不让隐蔽真相,才故意说被失踪了。至于为什么被藏起来,不得不说一件宝物,它就是双鱼玉佩。”

(继续为大家开更古木封印,喜欢古木的亲们点个赞,投个**吧,只要大家喜欢保证每日开更,另外有意愿出版小说的出版社,可以私踹哦~~)(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