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古木封印 > 第五十节长明灯(第1页)

第五十节长明灯(第1页)

勘察队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但是要想探寻雅鲁藏布江下,最深峡谷附近发生的那件奇案,就得必须走出“墨脱”,穿越“哑巴村”,而“血池”则恰好在“墨脱”的出口处,此刻离他们也不远,几百米的距离,甚至他们隐约之中就已经看到了那个传了很久的山洞。

山洞的旁边立有一个碑文,所有去西藏做勘察的都知道。这个碑文很特殊,上面的文字是门巴族的老人留下的藏语,但是没人知道老人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就这样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

藏语是肯定能看懂的,听老人们说,碑文上一共有六个藏语,这六个藏语写的是:“嗡、嘛、呢、唄、咪、吽”。对一般的人来说,别说是藏语了,就是汉语也很难知道写的这些干啥用的,更何况是门巴族的族人呢。

门巴族的族人在最初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倘若说成是咒语的话,似乎也是那么一回事,而且在西藏,这六个藏语不仅仅只存在碑文上面,其他的地方也有。

之前就有其另一支勘察队在雪山下面的一个大石块上,发现了这些藏语,一模一样。很有可能石块上面这写的这些奇怪文字,就是门巴族的老人留下的,也或许关于这六个奇怪的文字,在他们那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虽然人们不知道这些藏语与门巴族的老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大石块上的藏语是在雪山的下面发现的,令他们吃惊的正也是石块刻的文字,“这一惊”,已经有二十年了。

文字是刻在石块上的,可问题是石块并不只有一个,有三块,而且这些石块很大,和金字塔上面的石块还要大些。石块是悬放在雪山下面的山洞上,石块到底是怎么放上去的,文字又是谁刻的,还没有人知道。

当年那支勘察队去雪山为得就是寻找千百年来留下的“长明灯”。“长明灯”顾名思义就是长久明亮的灯,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哪会有那样的灯呐,如果真有的话,倒是可以为革命多许多的贡献。

在我们那时候,别说是“长明灯”了,能用得上“煤油灯”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手电筒之类的东西了,一个手电筒竟然能卖到十几块,什么概念,够我们好几天的生活费用。所以勘察队就来到了雪山,寻找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长明灯”。

古墓中的“长明灯”最早见于神话传说,据说有不熄之火来自于天宫,是普罗木修斯把它偷偷带回到人间的。然很呢,世界各地的盗墓贼费尽心思来盗取传说中的“长明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于是里面的宝物即使经历了千年,依然完好无损。按照常理,古墓终年不见天日,本应伸手不见五指的,却在古墓里面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在古墓的拱顶高高悬挂着所谓的“长明灯”,阴光很是逼人,令人毛骨悚然。

如此神秘之灯,却为何长年不灭?而且在没有氧气燃烧的情况下,能量又从何来?若是煤油之类的灯,能达到千年不灭,是肯定不行的,但倘若是电灯的话,能量从何而来,发电的源头又在哪里。更何况在那个时候,电灯根本还没有?

一时间寻找“长明灯”成了勘察队和盗墓贼最理想的宝物,这不仅仅是历史价值,而且是为革命做贡献,你想,一旦你找到了这种“长明灯”,会是什么概念,说不定你就成为历史人物了。

当然了,这种“长明灯”不会轻易被人发现的,也有传言说古墓里的“长明灯”会在打开的那一瞬间灭掉,如果古墓不被打开的话,“长明灯”将会长久地长明下去。一般来说,人死后的陵墓称为阴宅,君王则尤为重视陵墓,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每位君王都要建立自己的皇陵。古墓中的“长明灯”则象征着能像他们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明亮,于是就有了“长明灯”。

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言。话说除夕之夜诸仙上天参加宴会,众鬼就会跑出来寻找食物,特别是魑、魅、魍、魉之类的神鬼。这些平时过年过节都未得到奉敬的散鬼,更是求之不得的良同(因为这天夜晚每家每家都会摆放许多糕粿)。如果吹灭灯火,抹黑不见天地,它就会顺声抓人。

这就是关于“长明灯”传说,史书中也有记载说,在秦始皇的皇陵里面安置有“长明灯”,可是秦始皇的墓穴一直被“水银”封印着,别说是盗墓贼了,就连考古专家都没有办法挖掘秦始皇的墓穴,所以秦始皇的墓穴到底有没有“长明灯”到现在,谁也不清楚。

而且纵观整个帝皇的墓穴,你就会发现,也只有秦始皇的墓穴里面藏有大量的水银,为什么他就那么特殊呢,难不成是他一时的兴起,而故意用大量的水银来防止盗墓贼的,其实这与秦始皇的生活习性有关。

早在秦始皇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迷上了“长生药”和“真人术”,到了晚年依旧如此。那个时候的水银,最初是用来制造青铜器,后来呢,就成了秦始清皇炼制长生药的重要材料。史书记载说:“清早年丧夫,终生守寡而未嫁,秦始皇因此封清为‘贞妇’,并命人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怀清台’予以表彰。”

问题是秦始皇为什会对一个“女商人”如此的器重,仅仅是因为她的“贞操”、她的“富有”以及美貌的面容,还是这其间另有玄机?

对,清不仅是一名巫师,而且她是巫山最具有专业功力的“神女”,于是秦始皇就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银。

清是巴族家的传人,是巫师群体中最具有权威的巫师。巫山则是源于上古神话中的神山、灵山,那里是“长生不死之药”的主要产地,而丹砂与水银就是“长生不死之药”的代词。

事实上,被誉为远古智者的巴人巫师,很早就开了解丹砂这种特性,于是便开始了漫长而又神秘的丹术之路,并以此拥有了峡江流域无可争议的通神力量。

当然了在进行巫术意识过程中,有一个天和人之间的交流,而这个交流过程不像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需要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细末,甚至是轻微的水银,用来导致人的身体发抖以及僵硬,要知道这些细末和轻微的水银不会造成人生命上的危险,但却是巫术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

在当时巫文化盛行的状况下,作为巫山的族人,你不掌握巫术是肯定不行的,只有政权、军权、神权统一掌握的人,才能算是拥有了强大的政权力量,而清则恰好如此。

虽然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清的丹砂水银,他却无法获得清头脑中所掌握的“不死之术。”所以秦始皇为了实现永生的梦想,完全有理由为清丹砂的炼制提供一切庇护条件,清也完全可以为秦皇陵的地宫提供大量的水银。

于是秦皇陵被清的丹砂水银这么一封,封了上千年。所以秦始皇的墓穴一直没被打开过,至于“长明灯”,史书有记载说:“长明灯是双层结构,里面的容器装有灯油,灯芯要用鱼油泡制,外层装水,用以冷却灯油。

油灯消耗的油主要不是点燃了,而是受热挥发,其中的鱼油则是一种类似于娃娃鱼体内的鱼油当做灯芯,很容易长燃。被鱼油泡制过的灯芯不仅可以保持低温,油坛外面的水也可以防止油温上升。”而且秦始皇的地宫中还有一座长明楼,灯楼为白石质,由壶门方形座,覆莲圆座以及等边八面石柱,仰莲托盘组成,通高四米。

石柱上雕刻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下部各面刻尖拱龛,龛内浮雕伎乐,其中三面或跪或坐于须弥式莲座上,演奏笛、琵琶、排箫等乐器,另一面为手持长练的舞姿伎乐。石柱上面每面雕双层尖拱龛,龛内雕佛像一尊,共计十八尊。佛像发式含有肉髻,螺髻有两种,桃形式光头。

服饰通肩式、覆搭双肩式、右袒式,佛座八角形须弥座、圆形须弥座,坐姿多为结跏趺座。也有善跏趺座、足踏莲花,佛像手印各异,正所谓“施无畏、禅定印”。

石柱的中间刻的是文字:“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以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四国,四时充美,鬼神降幅,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帝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是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敢入侵,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万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恨,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危,不可得也。”

这就是关于长明楼的故事,而且去西藏雪山的那支勘察队这正是为了寻找“长明灯”,远道而来。而且当他们去雪山的时候,每碰到一个山口,那里的人们都会脱掉帽子,向山神祈祷,往石堆上投一块石头作为祭品,也有在石堆上的两个木系之间系一根绳子,上面挂上五彩的旗子,旗子上印满了经咒。

被风吹拂到远处天际飘扬的时候,行人都会大喊一声,并倾听群峰之间传来的阵阵回音,作为临别时的礼物。(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