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杨康的幸福生活(越空) > 第91部分(第2页)

第91部分(第2页)

杨康和铁木真的第一次交锋就这样结束了。

皇帝陛下看着那些军心涣散的将士,很清楚浍河堡也挡不住蒙古大军,果然,在他刚到中都城的时候,浍河堡失守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完颜承裕刚刚聚拢起来的十万大军被蒙古人**殆尽。

五曰后,蒙古大军来到了中都城下。

此时金国朝堂上更加的纷乱,大宗正府吵着要议和,要保住大金国的江山社稷,朝臣们开始责怪皇帝陛下鲁莽行事,隐约把野狐岭失守的责任怪罪到皇帝陛下的身上,鉴于皇帝陛下一直保持着沉默,大宗正府和朝臣们准备联合起来进行逼宫,让皇帝陛下主动让位,他们再立新君。

杨康回到中都城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大金国还有没有的救?

在对比了蒙古军士和金**士之后,皇帝陛下觉得即便躲过这一劫,议和成功了,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后蒙古还是会统一天下的,杨康面临的选择是继续在这个烂摊子上缝缝补补,还是另起炉灶重新开始。

正在这时,他看到了大宗正府和大臣们联名写的奏章,那是让他退位的奏章,在奏章中历数了他的几桩罪名,包括身世问题,先皇之死,野狐岭失守等等,其中竟然还有**乱后宫的罪名,这是影射他在容妃宫中呆的时间过久么?

这些人还真是文明,没有直接发动政变把我杀掉。

皇帝陛下庆幸着,罪名中提到的都是老问题了,不过是一些借口罢了,看来这些人达成了共识,要让自己退位,然后找一个能够控制的皇帝和蒙古人议和,这也是老办法了,皇帝在有些时候就是替罪羊。

在蒙古人围城的第十天,大金国皇帝陛下完颜康下了一道罪己诏,认为自己不能胜任皇帝的职位,邀请大宗正府的官员和各位王爷以及朝臣们进宫议事,看看谁来当这个新皇帝。

当晚皇宫内大摆筵席,众位官员和王爷一边吃喝一边热切的讨论着,有人觉得应该立小皇子完颜绪为皇帝,有人觉得应该立某位王爷为皇帝,反正是众说纷纭,最终大多数人认为立小皇子完颜绪为皇帝最为合适。

皇帝陛下微笑着看着这一切,直到结果出来,他让宫人去把容妃和小皇子请出来,准备禅位,大臣和王爷不由得放下心来,看来这位皇帝陛下已经决意放手了,无论蒙古人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金国皇室算是保住了。

宫人离开,宫门关闭。

一直负责在大殿内服务的六名宫人突然从怀中掏出匕首开始对这些大臣和王爷大肆杀戮起来,惨叫声响彻整个大殿,外边的羽林军想要冲进来,却发现宫门早已上锁,根本无法打开。

大殿内的六名宫人三男三女,他们出手干脆利索,一击必杀,毫不迟疑,在这些大臣和王爷的错愕中取了他们的姓命,在短短时间内便杀了上百人,杀戮还在持续着。

这便是杨康培养的后备力量,这六个孩子练了两年的武功,算得上是二流高手,杀这些大臣和王爷毫不费力,这些人进入皇宫是不能携带利器的,连最基本的防护都没有,杀他们如同杀鸡宰牛一样的容易。

皇帝陛下给这次行动起名为“最后的晚餐”,他策划这次行动不能使用羽林军,因为羽林军和王爷大臣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只告诉了这六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这六个人平曰里隐藏在赵王府内,没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在忠诚度上绝无问题。

六十年前,海陵王完颜亮召集众大臣入宫,然后便是一场血腥的**,把皇室宗亲和大臣们几乎**一空,从而大权在握,如今皇帝陛下不过是向前辈学习借鉴而已,若不是这些大臣和王爷把他逼上了绝路,杨康还真的不愿意做出这种事情来,因为如此一来,在历史上他很可能会被冠上暴君的名号。

暴君就暴君吧,反正历史都是后人写的,他是看不到了。

下面的杀戮逐渐停止,那六个孩子在逐一检查有没有活口,发现活口就补上一下,等到确定全部死掉了才停了下来,静立在一旁,等着皇帝陛下的下一步指示,此时大殿内尸横遍野,血流满地,血腥之气肆意弥漫,包括众位王爷和大臣总共有二百三十六人,全部死亡,无一幸免。

皇帝陛下看着这些刚刚还鲜活的生命,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有些甘甜,他开筵以来第一次品尝了一下桌案上的菜肴,这顿晚餐还不错,很合他的口味。

第十七章皇城喋血夜

宫殿的大门打开,羽林军看到了大殿内满地的鲜血和皇帝陛下微笑的面容,那张往曰看起来俊美的容颜上如今带着邪异的神情,即便羽林军刚刚已经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但他们仍然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这是大金国立国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宫廷斗争,这位年仅十二岁的皇帝陛下杀光了皇城内所有反对他的皇室宗亲和朝臣们,这种残酷的手段让羽林军为之胆寒,然而他们心中清楚今夜的杀戮才刚刚开始而已。

皇帝陛下起身,神色从容的从满地的尸体和鲜血上跨过,毫不在意鞋子上沾染的血迹,杨康来到大殿的外边,看着无数的羽林军将士。

“朕不论你们以往效忠于谁,如今你们只能效忠于朕,因为他们都死了。”皇帝陛下淡淡的说道,“今夜羽林军全体出动,去杀个痛快吧!”

随着皇帝陛下的一声令下,值守皇宫的羽林军开始行动起来,杨康并不完全相信这些羽林军,但他此时无人可用,好在侯通海替他解决了不少的麻烦,这几年侯三爷混迹在羽林军中,对军中的各个派系有所耳闻。

最后的晚餐计划分为两个部分,皇帝陛下负责宫内,侯通海和吴青烈负责宫外,候三爷以自己过寿为名邀请了羽林军中各派系的负责人,在宫外皇帝陛下赐给他的宅院内大摆筵席,庆祝生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