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杨康的幸福生活(越空) > 第41部分(第2页)

第41部分(第2页)

“那人说在城外道观中和小王爷有过一面之缘。”仆人回禀道。

城外道观?杨康想了想,难道是丐帮的那个彭长老么?他来王府做什么?

此刻丐帮净衣派的彭长老在赵王府的门前徘徊着,等着金国小王爷完颜康的接见,他此时的心情混杂着喜悦和焦虑,喜悦的是可以和赵王府拉扯上关系,这对他在开封的工作很是有利,焦虑的是不知道这次会面的结果会如何。

彭长老叫做彭四海,他不是江北人,而是江西信州上饶郡人氏,在上饶本地武林中颇有声望,是一方武林大豪,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丐帮,屡次升迁成为丐帮四大长老之一,在帮内的地位仅次于洪七公。

作为净衣派的长老,他手中有着很大的权利,丐帮的活动资金大部分是由净衣派提供的,也就是说在丐帮中净衣派出钱,污衣派办事,所以掌握着银钱的净衣派说话自然要硬气一些。

彭长老原本是和黎生共同管理南宋地区的丐帮事务,因为鲁有脚上次出事情才把他调到江北来,毕竟净衣派更适合与金国官府打交道,想要稳定和完颜洪烈的关系,彭四海是最适合的人选。

洪七公临走前交给彭长老一个奇怪的任务,那便是不定期的带着金国小王爷到贫民区转一转,让杨康感受到民间的疾苦,并把杨康的言行记录下来汇报给他。

这是北丐做的一个小测试,他想看看杨康的真实品姓如何。

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最能看清一个人的品格,比如看到有人打架便躲开的绝不是勇武之辈,看到不平之事不加理睬的绝非正直之人。

彭长老接到这个任务时很纠结,他在想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一位小王爷吸引到贫民区去,那里可是下等人住的地方。

这便是彭长老内心里的等级观念了,贵族和平民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杨康明显是贵族,而住在贫民区的则是下等人,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思想观念。

皇权最大,贵族次之,平民再次,最下贱的则是奴隶。

杨康不知道彭长老的纠结,他想着这位贪慕荣华富贵的彭长老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只要稍加利诱,便能在丐帮中安置一枚棋子,随时能够知道丐帮的动向,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于是他热情的接见了彭长老,给了彭四海相应的尊重,在彭长老提出到南城看看的时候也没有表示出拒绝,而是欣然前往。

真是一位英明的小王爷啊!

彭长老在心里赞叹着,带着杨康离开赵王府,朝着十里外的南城而去。

洪七公没想到找彭四海来观察杨康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会导致他决策的失误,从而影响到整个丐帮的未来。

当杨康朝着南城而来的时候,穆念慈正在院子里绣花,这是在帮一家绣庄做工,用来贴补家用,她是比照着贴纸来绣的,贴纸上面画的是一龙一凤,寓意着龙凤呈祥的好彩头,是做婚庆嫁娶用的。

当然上面的龙不是五爪金龙,而是三个爪的蓝龙,五爪金龙是皇帝专用,即便杨康也只能穿着四个爪的蟒袍。

穆念慈绣着绣着有些眼酸,便放下针线,揉了揉眼睛,当她睁开眼睛时,看到一个以前见过的小孩正从她家门前走过。

第三章微服私访

金国小王爷微服私访,经过了穆念慈的家门口,却没有注意到里面那个正在绣花的女孩子,他正在想着其他的事情。

杨康刚刚从彭长老那里打听到这是洪七公的意思,彭四海语焉不详,事实上洪七公并没有向彭长老交代为什么要这么做。

北丐这是什么意思呢?

杨康一路走一路思考着,他和洪七公没什么交情,反而有些过节,后来洪七公还不计前嫌的帮他压制住体内的真气,这符合北丐一贯的老好人形象,可他却觉得这里面似乎有着什么说不清的猫腻。

或许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杨康总觉得洪七公不应该对他这么好,还专门派彭长老带着他体察民情,丐帮四大长老都如此清闲么?

他没想到全真教把他的身世给出卖了,杨康以为他的身世是全真教的重要筹码,不会轻易泄露出去,这是他对政治了解的还不深,为了利益,那些政治人物没有什么不能出卖的,包括他们的灵魂。

既然想不通便先放着,只要笼络住彭四海,事情早晚都会水落石出的。

想通了这一点,杨康才开始真正的微服私访起来,他没有坐马车,也没有穿着锦缎,而是从王府中奴仆家里借来一套孩子的衣服,即便如此也比城南的百姓穿着略显华贵。

他身边只有彭四海和彭连虎跟随,之所以带着彭连虎一方面是为了安全着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这个强盗头子来拉拢彭长老,毕竟他们是同宗同族,又是一方的武林大豪,有着共同的语言。

彭连虎了解小王爷的意思,对彭四海是热心接纳,彭四海则曲意逢迎,两人天南海北的谈论着武林中的逸闻趣事,杨康在一旁津津有味的听着,这一路上倒也不算寂寞。

这是杨康第一次踏足开封城的另一个世界,这里空气中散发着酸臭的味道,也没有平整的石板路,路边便是倾倒垃圾的场所,居民眼神中不是满满的幸福感,而是有些麻木和忧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