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悟道天龙(啃魂) > 第104部分(第1页)

第104部分(第1页)

“人数?”秦虎一眼扫去,这时外面已经没有僧人再进入了,而进入的僧人则是在大堂中向四周走去,秦虎经过这一年的训练,能一眼记住整张纸上的字,这些和尚人数虽多,可还是不用数,一眼便看出了。

“四十八个,啧啧……”秦虎乍着舌。

“舒国师兄。”秦启也低声道,“我听说监考的是二十四个僧人,怎么?”

“以往一直都是二十四个,所以我才觉得诧异。”巩舒国说着看了眼秦朝等人,眼里露出笑意,“今年监考和尚人数增加一倍,这么严,怕是防着你们呀。”

“防我们?”秦虎不以为然。

鲁宝佳、郝连敏、秦树、郭奋发也是撇着嘴。

“年考第一规则就是不接受提前交卷,考场之内,从现在起,不许走动,不许喧哗,不许……”威严的声音响起,只见方脸和尚反复宣布着考场纪律和规则,他身后八个和尚则是将抬进来的密封箱打开,拿出里面的试卷,没多久,“铛!”一声钟声响起。

“好了,诸位师弟,发试卷吧!”方脸和尚说道,立时一张张试卷,答题纸都发了下来。

“嗯,这一场是考佛和诗词。”秦朝翻看着发下来的试卷,上面十张都是佛经题,后面一张则是诗词。“这诗词倒是有趣,以陶渊明的‘田园’和‘桃花源’作一诗一词,诗和词都是田园,田园派容易做,可做好不容易,不过……嗯?”秦朝眼神猛的落在纸上‘陶渊明’三个字上,随即一笑,“差点漏过了,这加上‘陶渊明’三个字,怕是另有寓意呀。”

明明题目只是‘田园’,偏偏加了‘陶渊明’三字,而且还用‘桃花源’作词,虽然没明说,可这考的就是考生的悟性,聪明的便能看出,是不仅要作田园诗,还要求这诗风格和意境要向着陶渊明靠拢。

“嗯,不急,先作完佛经题,再来写诗。”秦朝正要将诗词试卷放到一旁,突然心中一动,想起一诗一词来。

“田园诗词第一个大家就是陶渊明,可最后一个大家。”秦朝垂着眼皮微微一想。

“那人的两首,特别是诗,完全符合陶渊明的风格,正好切题,嗯,就是它了。”试卷发下来之前秦朝就已经磨好了墨,秦朝连提起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采罢东篱菊,还坐弹鸣琴……”

漂亮的馆阁体字落于纸上,秦朝写的这一首是大词人纳兰性德的《陶渊明田园》诗,中国的历代诗的地位,评论界一向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唐诗最盛,另一种则是认为清朝才是真正的顶峰,纳兰性德是清朝最富天才,最有成就的诗词名家,后人对他的评论一向都非常高峰,梁启超、王国维、胡公翼、谭献等许多名家大家都推他为明清第一。

“纳兰性德的词,可是经过历史检验,在整个中国历代都是罕有匹敌的,而这一诗一词又正好意境与风格切合陶渊明。”

秦朝笑眯眯的将这首纳兰性德的诗写下,沾了沾墨,在这诗下面又写道:“斜风细雨正霏霏,画帘拖地垂……”依然是纳兰性德的作品——《醉桃花源》,不过是首词。

“老师说这里诗词评分非常严格,这千古吟诵的纳兰性德的诗词,不知他们这次会给多少分?”自己写诗词,秦朝倒不是写不好,可纳兰性德的词,是开了一个新派系的,拿到这前世来,会怎样,秦朝心里很好奇。

片刻后秦朝便写完了,而后将这答卷纸往旁边一放,取过佛经卷子,扫了一眼,“这佛经一科占了两百分,不过这前面的题还真是太简单了,就是不知后面怎么样。”秦朝连运笔如飞,快速写了起来。

……

这大堂很多像秦朝这样的新寺生都是卷子发到手后便立即翻看,做起题来,可那些老寺生,很多只是略略瞥了几眼卷子,便笑眯眯的放在一旁,四处打量着新寺生,这些题,对他们来说前面的都不难,自然不紧张,也因此很多人,特别是像巩舒国、彭先建等座位和秦朝隔得不远的,都看到了秦朝快速写诗词的动作。

“这段海峰,先前写的试卷是最后一张吧。”

最后一张的诗词试卷十六开的大纸只写有寥寥数字,大部份都是空白,秦朝拿着那纸在那上面写字,就算坐得较远的只要细心也能看出他是在写诗词,巩舒国、彭先建这些近处的人更是不可能看不出来。

“这才多久,这小子就写完一诗一词,现在还在解答佛经题……”巩舒国眯着眼,随即心中一摇头,“难怪外面都说他是狂生,嗯,这次的诗词,题目是不难,可要得高分,怕是不易,我还是先快速把佛经试卷做完再来慢慢酝酿这诗词。”正常来说,一首好诗往往要长时间思索,反复吟朗填改才能得到佳品,所谓七步成诗往往是很少见。

翻开第一张试卷,这一页佛经题对巩舒国这种老寺生中的优异者自然不算什么。

“如是我闻……”巩舒国也和秦朝一样提笔就作起答,答题中时间过得很快,不多久巩舒国便将第一页的题给答完了,他放下笔,将写满字的纸摊到一旁晾干,眼睛也微微往四周一瞥。

“咦?”

此时的大堂中,只见有七成以上的新寺生都已经停下了笔,或对着试卷发呆,或满头大汗,或揪着头发……。

“佛经题一共十张纸,200分,一张纸全答对就是20分,新生第一年能得十分就算不错了。”巩舒国笑眯眯的,一些和他一样做完了一张纸的老寺生看着那因为后面所有佛经题都做不出而头痛的新寺生也是眉眼都笑开了。

第五十七章应该不错吧

“不过张九才、杨启先、南宫中、鲁宝佳和太极社等一些倒是不错。”

新寺生中,依然在奋笔疾书的也就南宫中、耿亚平、楚平光和张九才这些事先发了狂言的,以及太极社成员。

“今年的这些师弟们……”彭先建、巩舒国眼睛微微一眯,一些老寺生看向那依然在写的人南宫中等人也是眼里闪过一丝光,他们是有过经验的,正常第一年新寺生年考,第一卷能做得出一半,得到十分便是极厉害的角色,可此刻那些奋笔疾书的新寺生中,秦龙、段无丙等几个人都做到第二张试卷了。

“不知他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彭先建、巩舒国等老寺生继续做题,偶尔他们磨墨,沾墨时也会抬起头看向四周的新寺生,特别是鲁宝佳、秦朝等大堂中间的一批,就在彭先建第二卷做了五分之一时,耿亚平第一个停下了答佛经的笔,耿亚平一停,姬思德也停下了,而后——

楚平光,南宫中,郝连敏……

这一批在写的人中一个接一个放下笔,又过了半盏茶。

“这个时间,便是善阐侯第一次年考也该停笔了。”彭先建写完一题,往周围一瞥,眼不由微微一缩,“厉害,那张九才、鲁宝佳两人还有那太极社居然都还在写……”佛经题,比高升泰答题时间还长,而且还不止一个,是九个,彭先建也很是意外。

“嗯……”忽然彭先建一笑,其余停笔观望四周的老寺生也笑了。

只见张九才、鲁宝佳皱着眉心放下了笔,一脸遗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