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梁镇妖司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去大梁(第2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 去大梁(第2页)

很快,神皇便派出使者前往大梁,表示两国乃兄弟之国,双方不动兵戈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眼下梁国与燕国交战,荆楚为了支持大梁,愿意撤离边境大军,若有需求,还能应其请求,派军入梁助阵,一起面对燕国的入侵。

收到使团的国书,姬长歌整个人是懵的。

“会不会有诈?”

他招来礼部尚书,鸿胪寺少卿,拿着荆楚的国书,满头雾水。

只是礼部和鸿胪寺都无法给姬长歌答案,实际上他们可比姬长歌震惊多了。以他们所掌握的情况,根本无法理解荆楚的一番操作。

“罢了……让南边的将士多加小心便是了,楚王那家伙,神神叨叨的,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姬长歌最终还是决定,有备无患,对荆楚的提防绝不可少,小心谨慎,才不会有错。

因为有青山书院,还有一支宫廷禁卫在江南道,姬长歌对荆楚方面的动向并不担心。

不管是楚皇还是熊瓊想出兵,南宫所描述的“战列舰”舰队,必然会给楚人一个惊喜。

只是这样一来,战列舰的威力就会提前暴露,到时对燕国再用此物,恐怕就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了。

更重要一点是,无论是战列舰还是发明的炮火,只要被墨家超凡者见识过,必然很快就会有仿造品。燕国和楚国同样供养着许多墨家超凡,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必然能够打造出属于两国的战列舰。

“如此一来,打造战列舰和更有杀伤力的武器,更加紧迫了。”

姬长歌示意的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离开之后,下令说道:“让南宫给苏文传个口信,让他带若干墨家骨干,前来都城设立战列舰二厂,时间紧迫,光一个江南道出产的战列舰,远远不够,还得加大力度!”

“陛下……”

侍奉他的宦官洛长阳顿时大惊:“每月十艘战列舰,内府的钱粮供应,周转都已有些艰难,倘若开设新厂,恐怕……恐怕……”

“打开封库,从里面拿……”

姬长歌冷冷一笑。

封库是大梁朝立国以来,每一年无论财政是否盈余,都会设法挤出部分金银、矿产和灵性结晶等封存,作为国家紧急情况时动用的资源。

立国三百多年,大梁朝只开过两次封库,一次是江南大旱,连续五年颗粒无收。朝廷开封库,从中调取金银财货,从荆楚、北燕购买粮食,周济百姓,这才渡过了危机。

后一次则是大梁朝与北燕争夺边境十二州,陈兵百万,对峙八年,为了不加重百姓负担,又开了一次封库。最近一次开封库,还是一百多年前了。

最近一百多年,大梁朝虽然说不上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但封库的财货存量却在稳步增长。

尤其最近几年,姬长歌推行新政,许多违法不遵的门阀世家被抄家,封库里的财货堆积如山。

如今朝廷面临如此危机,姬长歌自然想到封库的资源,是时候动一动了。

……

“陛下要我去大梁城?”

苏文听到南宫传讯的时候,他便有些发蒙。

南宫亲自给他发来消息,说陛下要他率一批建造战列舰的工匠,前往大梁城,建造一座战列舰工厂。

尽管南宫没有细说缘由,但苏文还是感觉到了紧迫感。

大梁城是最不适合建造战列舰工厂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太多,各国间谍几乎将整座大梁城渗透地像个筛子。根本没有保密的可能。

姬长歌应该比他更清楚这个事实,可还是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朝廷近期就要打一场艰难的战争,根本没有时间让战列舰按照预定计划成军了。

按照仲温的计划,书院的船坞,可以在半年时间里建造出三十艘战列舰和相应的火炮。禁卫军实际上已经开始利用原型战舰展开训练,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适应战列舰的战法,一年时间便可成军。

可一年时间,姬长歌都等不及了。

甚至一支舰队,对姬长歌来说,也远远不够。

考虑到了前方的战况,苏文便觉得,姬长歌的想法的确没错。

大梁的军队,最近都是败多胜少,颇有名将气度的武陵侯,还中了燕军埋伏,数千战士与武陵侯战死,整条防线大溃败,好在内厂黑骑出奇制胜,猎杀了对方三名指挥作战的将领,导致燕军大乱,才勉强稳住了阵线,不然燕军此时已攻破防线,长驱直入了。

“眼下,也没有太多选择了。”

苏文叹了一口气,对桃夭说道:“你挑几个得力墨者,我们去大梁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