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危险的男女关系:亚偷情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是为了以此来要挟对方兑现承诺。某些偷窥者也有让人同情的地方,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行为都在伤害他人。如果把亚偷情、亚出轨理解成为一种对他人生活的偷窥,那么这种行为早应该受到遏制。

在当今社会,偷窥欲不再遮掩,以一种更“合理化”的形式出现。狗仔队对明星私生活的报道可以大肆出售,到现在依旧是个火暴的行业;大量的人体艺术作品被公开,等着消费者的购买;广告上的俊男靓女越穿越少,来满足人们的偷窥欲;酒吧里有了钢管舞、*舞,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需求,不过大多数人都在进行自我控制罢了。当这种欲望无限膨胀,攻破道德防线,那么偷窥欲就变成了一种不见血的害人工具。

有些人喜欢去一些*场所,但并不是去招妓,而是为了偷看别人拥吻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感到心理满足。不要以为这类人一定长得很猥亵、獐头鼠目,不少有窥淫癖的人在体面的公司上班,有不错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收入,他们通过窥淫来满足那种成就感。不仅在*场所,还有一些人喜欢偷看别人洗澡、换衣服、上厕所。有些人还会在自己的住房里架一台高倍望远镜,就像《女人不再沉默》中的主编一样,去偷看对面住房里的一举一动。人们越是反感,越是摒弃的,他们越是感兴趣,这样才够刺激。

西方人对这类人有个特殊的称谓,叫做“偷看的汤姆”。在八世纪,英国考文垂郡主对当地百姓实行严苛的税收制度,很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却要交纳繁复的苛捐杂税。考文垂郡主的夫人高狄娃为了百姓的生活而向考文垂求情,希望他能减免赋税。但是考文垂却告诉高狄娃,要减免赋税不是不可以,只要她敢不穿衣服赤身*骑马在大街上走一圈就可以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欲”无止境,人之本色(11)

为了百姓,高狄娃答应了这个要求。当消息传到民间的时候,百姓都为高狄娃的人品折服,自发在高狄娃裸行那天关闭所有的门窗,所有人都要在房子之内。就这样,高狄娃顺利地走了一圈。但是,却有一个叫汤姆的人在高狄娃裸行的时候从窗户缝偷看,最后双眼突然失明。这个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但西方人的确流传下来“偷看的汤姆”这一词,用来讽刺和蔑视那些偷看别人*、*和如厕等隐私的人。

偷窥癖已经是一种病态,这种人通过偷窥别人的私生活来达到*。这些人并不一定会演变成真正的犯罪分子,他们只是躲在黑暗里偷看着一切,来满足业已膨胀的偷窥欲。

偷窥欲不等同于病态的偷窥癖,偷窥癖患者的行为一般都会持续半年以上,而偷窥欲则根深蒂固在每个人心中。婚姻肉体出轨、精神出轨,不能说是一种病态,不过都不在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

今天的社会,偷窥欲正在爆发。人们对那些隐私表现出毫无遮掩的好奇,这也是社会诚信缺失的一种表现。人们对于表面事物不再相信,更乐于接受那些小道消息和私人秘密。也许,这种好奇心有些过火,但是它却像看电影一样正常。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发达也给偷窥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台。网络的四通八达,各种各样聊天工具和交流方式的出现,放低了隐私的门槛,让偷窥者有机可乘。这些偷窥行为不见得都是变态的,像看别人的电子日志、偷看他人电子邮件的内容、破解恋人的聊天密码获取聊天内容等,都属于偷窥行为。这些事情频繁发生在我们周围,自己就如同生活在橱窗中一般。

互联网的到来让很多原本有着明确道德规范的事情变得含糊了,日记可以公开,包括*日记;陌生人之间可以互吐心声;将自己的生活视频公开;通过ID获取个人信息   这些行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已经看不到明确的道德界限了。你能说谁是偷窥者,谁又被偷窥?如何规范互联网,如今还是一个难题。

二○○六年,一个叫做“局域网MSN监控器”的软件在网上大受欢迎。只要下载安装了这个软件,就可以轻松地在局域网内“监视”他人的MSN聊天内容。一些企业老板便在局域网内安装了这样的软件,来“监视”员工的谈话内容。可想而知,员工之间的家常、对工作的不满、对同事或是老板的抱怨都在老板的监控之中。这个软件刚刚登陆中国,就在短短三个月里创下了下载量超过三万的好成绩。这些下载者在偷窥欲的驱使下闯入了别人的心灵世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道德甚至是法律。

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也应该给对方留有余地。有些婚姻男女怀疑自己的另一半精神出轨,便通过这种手段来监视配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即使真的找到了“证据”又如何,不过是在对方精神出轨的基础上又狠狠踹了一脚,直到对方绝望离开。任何时候,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通过这种手段去窃取别人的秘密。不要总以“为了对方好”的借口就将偷窥进行到底,这偷窥的不是别人的世界,而是自己的道德心。

著名的“魔兽铜须事件”也是由一次偷窥引发的关于精神出轨的争论。一个丈夫偷窥了妻子的聊天记录,发现妻子与《魔兽世界》的一个叫“铜须”的玩家大搞精神恋爱。丈夫一怒之下将这件事捅上了网络,一时间,“铜须”成了众矢之的。妻子精神出轨固然有错,但丈夫的这种偷窥行径也高尚不到哪去。网民在将重火力对准“铜须”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对丈夫的行为有所指责。 。。

“欲”无止境,人之本色(12)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甚至有专门教大家破解聊天密码的工具和手段。不少论坛有专门讨论偷窥爱人聊天记录和邮箱的帖子,回帖坦诚自己有过此类行为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还在上边堂而皇之地传授自己破解密码的经验,竟然有不少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很多人认为,夫妻之间应该对对方了如指掌,偷看爱人的聊天记录、电子邮件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夫妻之间有秘密,就是精神出轨的警告,如果不去偷窥,不早点知道,这段婚姻迟早会走向灭亡。然而,当更多人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偷窥将形成风气,婚姻也会因此而更早断送生命。

除了婚姻中的偷窥,监护人对孩子的偷窥也一样要受到道德谴责。很多家长用同样功能的监视软件监视孩子在网上的所有动作,或者直接屏蔽一些他们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站。高科技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也让不少人因此而失去了自由。家长通过监视软件看孩子的聊天记录,看孩子的电子日志。很多家长认为,这种行为并不能算是偷窥,偷窥是建立在被偷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而他们的孩子并非对他们的监视毫不知情。家长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不光彩,反而十分坚定。监视的界限是什么,什么程度的监视就算是偷窥?恐怕每个人的标尺都不一样。家长对孩子的监视行为,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也许家长自认为有权利和义务去监督孩子的一言一行,以便发现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行径。但是,这种偷窥行为却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伤害,他们不再相信自己的父母,不再愿意待在家里。

IE时代的到来,让很多人有了机会去接触别人的隐私。各大论坛、博客、空间,都成了偷窥者聚集的地方。网上世界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感让大家感到安心,熟悉感又让大家感到舒心。很多人在这里谈天说地,调侃国家大事,聊谈自己的生活,诉说生活的苦闷。不少人乐于躲在角落,专业点叫“潜水”,不发言专门看别人袒露心声,这也是一种窥视。不过这种窥视并没有对他人造成任何影响,如果有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那就是道德问题甚至是法律问题。

互联网成了道德沦丧者的天堂,偷窥者在这里生根发芽。正是由于互联网广泛的交际范围,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面化。保持距离的网络更加刺激了偷窥者的欲望,陌生化也让偷窥者心安理得。但是,不要忘记,你在偷窥别人的时候也可能在被人偷窥。人与人的交流虽然趋于多元化,但是道德标准却必须保持单一性。

尽管在当下,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可以明确禁止这些不良行为,但是,道德衍生的广度要远远大过了法律。难道一定要等到这种行为足够被判刑偷窥狂们才能罢手?道德未免也太孱弱无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