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是小地主 > 第57部分(第1页)

第57部分(第1页)

黄叙本来对这个文工团就不感冒,若不是为了这一段假期,他才懒得过来堂浑水呢!

顿时就火了,怒道:“不演就不演,谁稀罕,老子今天还就不来了,你们自己玩。”

卫团长:“黄叙,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没有人逼你。对不起,你今天不来还就不行。要退出,可以啊,你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话说到了。别到时候别人说我姓卫的妒你这个闲忌你的能。我们现在在洛带镇,我把地址发给你,你自己过来。”

“好好好,我马上过来。”黄叙气愤地放下电话,开了车朝洛带镇赶去。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这口气还真咽不下去,真当我是任人欺凌的小艺人?

只可惜,我的明星梦要就此告一段落了。

真是遗憾。

在路上,黄叙又顺便看了一眼次元空间。那三亩地的萝卜和青菜经过一夜又长了一截,郁郁葱葱煞是爱人。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成熟,获取经验。看样子,山川元气融合进化肥之后,因为被稀释掉,作物的生长速度要比纯粹用山川元气慢得多。当然,如此一来可以大规模的种值,获取的经验值自不是区区二十颗桃树可以比拟的。

最后,他看了看自己的经验值,这一看还真是惊心动魄。

只一夜工夫,就掉了二万八千多,这么持续下去,还有王法吗?

黄叙狠狠地吸了一支烟才将这惊惧压住。

*********************************************************

“敢挂我的电话,胆子够肥的!”那头,洛带镇中一个大舞台边上,卫团长气得脸都青了:“混帐东西,还真以为你是什么人,这么对我说话,以后还想不想在曲艺界混了?”

一时间,他心中顿时起了封杀黄叙的念头,回头问一个正拿着一副扑克正在做练习的魔术艺人:“小陈,黄叙是什么来历,师承何人?”

盆地的曲艺界总的来说分为三门类:川剧、杂耍、评书。

其中,川剧是最大门类,尤其是变脸这个技能天下闻名,堪称一绝;评书地第二大门类,说穿了就是在茶馆里给人说书讲故事;杂耍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魔术、杂技、戏法……

在旧社会,艺人被人称之为戏子,地位不高。演戏场地根据艺人的技艺和身份不同,也都不一样。混得好的,进的是大舞台,唱的是堂会,被人称之为老板。混得挫的,只能在外面摆地摊卖艺,跟叫花子没有两样。

艺人都是师徒传承,任何一个人都是查得出来历的。

四九年之后,艺人们都被招进文工团体,由国家养起来。师徒变成是师生,以前的那些传承也被视为封建会道门,没有人敢再提。

而且,以前师父传艺的时候,师徒之间是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遇到徒弟学得不好的时候,恨铁不成钢,上手打骂也是日常。所谓:黄荆条子出好人。

新社会了,不许打人骂人。而且,剧团的学员都必须有个好出身,至于天赋如何,倒不要紧。而且,师父也没有选择徒弟的权力。

如此一来,学生的质量每况愈下,培养几年,角儿没出一个,宫娥彩女丫鬟红娘倒是培养出一大群,他们也只能演这种角色。戏演不好,那就是老师的原因。于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们就开始造老师的反,夺取剧团政权。

等到拨乱反正,一切才回归本来的秩序,又开始谈业务能力,又开始把传统那一套拣了起来。

不过,这个时候市场已经不好了,专业剧团也开始改制,大量艺人被分流去了其他单位,再后来就是下岗再就业。

而且,受到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观众对传统那一套也不太感冒,传统艺人们穷得厉害。

好在这十年来经济大发展,观众有钱有闲了,这才逐步回到剧场里来。

市场虽然复苏,可规模却不大。知道c市的大艺术家李白清先生在评书中加入大量现代元素,风格诙谐幽默,这才将整个演艺市场给盘活了。

如今,整个盆地的传统艺术市场以c市为核心,以大小剧场、茶馆、会所为阵地,逐渐有兴旺的架势。

不过,这些剧场可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基本上都被有门有号的门派给包圆了。大家一见面,你是川西陈书舫老先生陈门弟子,我是川北派杨淑英先生的门人,那谁谁谁是曾荣华先生的徒孙……哈哈,幸会,幸会!

你如果是剧场经理或者茶馆老板,想请艺人入驻,得几个门派的大人物点头。若是乱请那种没有来历的艺人表演,以后就别想再请到其他正经出身的艺人了。

这个黄叙在新闻里的展示的大型魔术事先没有经过任何准备,也没使用任何道具,信手拈来,堪称惊人。这段时间,整个盆地的魔术界同仁都在谈论此人,无论如何都想不透这个黄叙使用的是何种手法。

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觉得此人说不好就是未来盆地魔术界执牛耳者,一代宗师式的人物。只要给他时间,给他舞台。

卫团长乃是学川剧出身,是大革命时期被招进剧团的红五类分子,业务差得一塌糊涂,可造起反来却勇猛精进。加上脑子灵光,大革命后期,见形势发生变化,掉转枪口成了保皇党。靠着溜须拍马,后来混进官场,做了小政客,职位虽然不高,在文化管理机构却也是能够说上话的,如今被派进这个文工团来做团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