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武士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遮那王也未曾想到,自己初次对敌就能降伏如此强大的敌人。兴奋之余,他也没有忘了自己的本来目的,于是便大声对弁庆说:“降伏你的不是别人,已故左马头义朝公九子牛若丸便是。”但遮那王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声报名却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奥州之旅(1)

这个时候,以平清盛为领袖的平家,势力正如日中天,几乎已经代替藤原氏而彻底掌控了朝政。

按照传统,日本的高级朝官都由以藤原氏为首的几个古老家族所垄断,他们学习中国唐朝的官制,对应唐朝官分九品,自己也官分十位(从正一位直到从八位下,后面还有大初位和少初位),其中只有四位以上的官员有资格上殿觐见天皇,称为“殿上人”。在此之前,日本朝廷基本上重文轻武,武士是没有资格当“殿上人”的。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么来源?他们最初不过是天皇和朝廷公卿庄园中看家护院的打手而已,虽然后来实力逐渐膨胀,掌握了很多地方上的实权,还和源、平等天皇后裔勾结起来,形成大大小小的武士团,但在“殿上人”眼中,仍然不过是佣人一级的货色。源、平两家虽然是天皇贵胄,终究降为了臣籍,并且还和武士们抱成团,也是被朝廷公卿所看不起的。

然而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武士们拥有了地方上的权力,进而就想进军中央,架空那些无用的公卿,由自己来掌握朝政。他们首先看中了平家,想让平家做自己的带头人、先锋官。于是,在武士们的支持下,更明确点来说是在强大武力的支持下,平清盛的官位一路攀升,在“平治之乱”后不久就被晋升为正三位的参议之职,成为了“殿上人”——以武士的出身而位列公卿之席,这在清盛之前是几乎没有过的。

当然,平清盛本人也在不懈地努力中,为了更近一步靠近中央政权,他又采取了与皇族和藤原家族联姻的政策,先把妻妹平滋子送进宫中做了后白河天皇的女御(天皇妃嫔的品级)——这位女御就是后来高仓天皇的母亲建春门院。而后,又将自己的几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左大臣藤原兼雅、摄政藤原基实、关白藤原基通等人。凭借着这一系列强有力的姻亲关系,清盛的官职继续一路高升,终于就任了仅次于摄关的从一位太政大臣之职,当上宰相,并得到天皇特许,可以车辇入宫。

不仅如此,平清盛的几个儿子也都列入了“殿上人”之列,其中长子“小松公”平重盛以内大臣兼左近卫大将,三子平宗盛以中纳言兼右近卫大将——兄弟二人并任左右近卫大将,这就表示京都及皇宫的主要卫戍部队都已经全部纳入了平家的掌控之中。除此之外,他的四子知盛、长孙维盛、兄弟赖盛、经盛、教盛等人也都担任高官,而在地方上,当时日本六十六国,由平氏一族担任国司、国守(行政或军事长官)的就有三分之一以上。

平清盛的堂兄弟、大纳言平时忠曾经狂妄地说过:“非此一门(平氏),皆不是人!”

且说平清盛大权独揽,视天下为我物,不仅朝廷的一切决策必须要经过他的审议,就连任命官员也完全要顺着他的心思。而为了监视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反平家势力,清盛更是在自己六波罗的宅邸设立了特务机关,特意选拔几百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都留着短发,在京都内外秘密巡视,听到有人说出一丁点对平家不利的言论,便立刻扭送六波罗查办。京都上下不论高低贵贱都对这些少年心怀畏惧,并恶称之为“秃童”。

而遮那王在五条大桥上那一声报名,正好也落入了秃童的耳中,其中就有人马上去禀告了身在六波罗的平清盛。清盛得知此事,暴跳如雷,幸亏他此刻还并不知道遮那王已转居鬼一法眼家中,遂立刻派出差役到鞍马山去抓人。差役赶到鞍马山时,恰巧被隐伏在山中的镰田光政所见,光政知道大祸临头,立刻从山中的小路绕出,赶往鬼一法眼家中通知遮那王。

遮那王得讯,首先想到不能再留在此地连累鬼一法眼,于是便收拾行囊,准备与弁庆及光政离开京都,逃往别处。临别之时,鬼一法眼念及一年来的师徒感情,亲手将《六韬》送给遮那王。于是三人便辞别了鬼一法眼,趁着夜色偷偷逃出京都——此时的遮那王并不知道,在这次旅途中,他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遮那王主从三人离开京都,向东流亡,某一日路过伊势国铃鹿地界时,因天色已晚,就在当地的旅店投宿下来。睡到半夜,他们忽然听见外面十分嘈杂,拉过杂役一问,方知原来是铃鹿的山贼下山劫掠,现已将旅店包围,刚才的嘈杂声就是因为客人的恐慌而引起的。

奥州之旅(2)

遮那王思考片刻之后对杂役说:“请你告诉旅客们,在下是故源氏左马头义朝公第九子牛若丸,请他们不要慌张,听我的指挥,我可保你们度过此劫。首先把馆内的灯火吹熄,安排旅客们躲到最里面的房间去吧。”

杂役虽然将信将疑,但是此刻也只能病急乱投医,于是按照遮那王的吩咐,将这一消息转达给了旅客们。旅客们一听是位源氏公子出头,多少有了点底气,便纷纷吹熄了灯火并陆续遁入里面的房间。

当所有旅客都躲藏起来之后,遮那王指示弁庆和镰田光政守在房门里侧,而自己则留在房间外,潜于黑暗之中,静静等待着贼徒来袭。

没过多久,十几名贼徒大摇大摆地闯进了旅店,所谓擒贼先擒王,遮那王仔细观察每名贼徒的举止,想要从他们之中辨认出哪个是首领,然后一跃而上将首领制伏,再挟制其他歹徒投降。

然而,虽然可以确认其中走在正中央、中年男子就是贼徒的首领,但是在这个首领身旁的一名青年却让遮那王感到非常棘手,只是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于是他迅速拔出太刀向那个中年男子斩去。不出所料的,这一刀被中年男子身旁的青年接下,紧接着遮那王便挥出了第二刀,又被青年接下,第三刀、第四刀统统如此。

这时一旁的中年男子开了口:“看你这身手,不像是等闲之辈嘛,报上名来吧,将来也好为你立个墓碑。”

遮那王边与青年对战边答道:“故左马头义朝公第九子牛若丸便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