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风又吹-努尔哈赤传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出城外,四处砍伐树木。三月,又传谕下令军中,给所有马匹喂上等食物,大力整顿盔甲器械。当努尔哈赤看到满园用以建造攻具之木,不面心中一惊,考虑到大明通使指不准会有事来见,到时定会泄露无疑,于是努尔哈赤心下一想,便将采伐之木盖成了马房。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三章

更新时间2009…4…2 22:36:42  字数:3471

经过两个月的筹划与准备,四月的一天,努尔哈赤上朝坐于大殿之上,看到下面诸王大臣跪拜一地,这便下令颁布诏谕与各诸王大臣:“人平时以胸中正大为上,领兵打仗以智巧谋略,不伤己不损兵折将为上。若我兵甚众敌少寡,我兵切不可以眼前所见为之,须得埋伏于隐匿僻静之处,方可少遣兵以诱之,倘若敌人中计,诱之而来,自然甚好。若敌人诱而不来,须得详细测算好敌人与城池的距离,若相距甚远,便可极力追杀,若相距甚近,便可直达城门,敌兵必然会自相混乱,拥塞城门,我兵可乘势奋力一战。

倘若我兵只有一二固山(八旗),遇敌兵甚众,切不可让敌兵靠近。须迅速撤回以寻找大部队,而后在探寻敌人主力所在。若只有少数人马,当仔细斟酌商议一番,不可让敌人发现。以上所说乃是遇敌野战之法(游击战)。

至于攻城战,当可观气势,若士兵气势浩然,奋勇当先便可下令全军攻之,反之则不易攻城。倘若久攻不下,还不想掉头而回,损兵折将且不说,声望也会大大折扣。若有不劳累士兵而攻克敌人者,便是善计谋略者,当可为三军之统帅,若折兵损将,虽然打了胜仗,但对于自己却有何益处呢?领兵打仗征战之际,最为聪明者,莫过于不损自己之兵力,而却能战胜敌人也。

现在起,每只牛录做云梯二副,可派上等士兵二十人以备攻城。自起兵之日起,至班师回国时,各路军队士兵不得擅自离开本旗,违者将被收押,而后会详细问之出走原由。若扎拦厄真之主(五牛录)不执行法令于军中,便罚扎拦厄真之主及本牛录各上交马匹一只,若下谕有不听者,便杀不传命令之人。扎拦厄真之主及本牛录之主,应挑选有勇有谋之人担当,若能办好上级所嘱之事,便可当给予其位。若不能胜任,就该当勒令退让。不能胜任职位者可偏偏硬要让他来当统领,其中利害关系不止会伤及他一人,若他统领一百人,则会误百人之事,倘若统领一千人,便会误千人之事,可他们却不知此等误事却是国家大事也?至于攻克城池,有一二牛录先入城者,这不可为实际胜利。若一二牛录进得城池,定会被敌兵致伤,如此等之人即使受伤也不会加于行赏,有首拆城池者当即为首功,并报于固山厄真处(八旗)记录在案,待到环攻之人皆拆城完毕,而后有固山厄真以吹螺为号,下令全军将士一并进攻。

厄儿得溺诵旨完毕,就听得大殿之内诸王大臣齐呼一声“诺”而后便纷纷站起身来,努尔哈赤又大声说道:“以上所说,关系重大,还望你等谨记为是?又听得一声“诺”在大殿之内轰然响起,于是努尔哈赤宣布退朝。

四月十三日凌晨六时,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黑秃阿喇城外,微风吹得八色旗帜徐徐飘扬,士兵整装待发,盔甲明亮。努尔哈赤骑白马身着全副盔甲出队列,面向全军将士大声说道:“今日我征大明,实乃有七大恨也,言毕这便令一旁的厄儿得溺打开宣表。厄儿得溺清一下嗓眼,脖颈仰起向天大声诵道:“我父亲及祖父于大明边界,寸土不占,秋毫无犯,一草一木也不折,更不曾惹是生非于边外,而大明却无故杀之,此乃一恨也。

而后虽有杀祖之仇,但我也想重归于好,曾经于边界处立碑盟誓,且有明文规定:大明与满洲两国,双方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敢有违规者见之即杀,若见后而不杀,便会殃及不杀之人。但怎奈大明屡次背盟,还遣兵出边守卫夜黑,此乃二恨也。

自清河南边,江岸以北,每年都有大明人偷越边界,至我地骚扰侵掠,我以明文规定杀入我地盗窃之人,这何错之有?但大明却背负前盟,反而责罪与我?将我前去拜见新任都堂使者纲孤里、方吉纳二人以及随从等以铁锁系扣,后竟逼令我献出十人于边界杀之。此乃三恨也。

遣兵出得边界为夜黑守卫,导致我已聘之女转嫁蒙古,此乃四恨也。

将我世世代代居住之地:柴河、三岔、抚安三处耕种田谷,不让收获,还派兵驱逐,此乃五恨也。

边外夜黑,乃上天不佑之国,但大明却偏听其言,令人谴责与我,以书中种种不善之语侮辱我,此乃六恨也。

哈达国助夜黑二次侵我,我随后率兵反攻,于是便有哈达所属之城皆归顺与我,实属上天佑我也,而大明却助哈达,逼令我遣送回国,我任然悉听尊便,一切照办,但后来夜黑屡次侵犯哈达,大明却视若无睹,不加理睬。天下之国互相征伐,合天意者得胜而存在,逆天意者得败而灭亡,实属天经地义之事,死于刀刃者,将会得到永生。我得到的人畜竟又逼令返还,天下竟有此理之呼也?天降大国之君,该为天下苍生设想,但像你这般做法,我岂能一辈子听你瞎使唤?早先有胡笼部华言诸部合兵侵我,于是我便起兵反攻,因合天意,实乃上天怨恨胡笼而佑护我也,大明助上天怪罪之夜黑,实属违背天理,以对当错,以错为对,妄加判断,横强掠夺,ling辱至极,实难容忍,此乃七恨也,为此故兴兵征大明。

厄儿得溺宣读完毕,努尔哈赤下得马来便率诸王大臣等一起向天跪拜,而后将宣表点燃焚烧。刚一起身努尔哈赤就对诸王大臣说道:“此次并非我乐于兴兵,实乃首因七大恨,其余之恨更是一言难尽,胸中愤怒已达极点,故此才起兵征大明。恨归恨,恼归恼,然而有几项你等须切忌,若有阵中所得之人,不可随意剥其衣物,不得*掳掠,不得拆散夫妻。若有阵中顽抗到底者,该当杀之,不与敌人为伍者,不可妄自杀之。诸王大臣一一允诺,言毕,努尔哈赤便骑上白马,下令奏响鼓乐,率诸王大臣及步骑两万人马又去拜竭玉皇大帝之庙。随后他一声令下,大军便缓缓开拔。

当天,大军安营于古勒处,留宿一夜。次日,努尔哈赤将大军分为二路,令左翼四旗取东州、马根单二处,自己亲率诸王四旗以及精锐铁骑部队,往右直取大明抚顺所。大军行进一天,眼看天色暗淡,行至臭泥泊旷野处时。努尔哈赤便下令大军安营留宿。(看来以前打仗,刚走路就得耗费不少力气)当晚,努尔哈赤在大帐中召见恩格得里厄夫(原系蒙古),查哈量厄夫(原系查哈儿国臣)。这晚努尔哈赤心情极好,说道高兴处,他便将先朝金国历史讲于二人听,接着又道:“朕观自古以来为君者,只有经历过百战之苦,方能换得千古之名,此次我兴兵,并非欲图大位享受之。实乃大明屡次欺辱,致我胸中怨恨至极,实在容忍不下,出于无可奈何,这才兴师讨伐也。

正说到高兴处,忽听得外帐外风声骤起,不时,便有一场雨淅淅沥沥自空中降下,这时努尔哈赤便对诸王大臣说道:“既然天公不作美,如此阴雨天气,不利于大军行进,传令撤兵。谁知他刚一说完,大王(带善)却在他耳旁说道:“我国与大明和好时间已久,今因与其不为同道,故成为仇隙,今日兴兵至此,若要回兵,难道我等又想与大明和好吗?况且如此众人马行进,岂能瞒天过海?天虽然在下雨,但我军备有雨衣,弓箭等武器也各有防雨之具,还怕它染湿不成?再说,这天降大雨,那大明兵想来不曾料到大军将至,定会松懈无疑,此雨着实是有利于我等,而不利于大明啊;

努尔哈赤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不无道理。于是便下令全军将士于凌晨出发前进。此时,黑云尽散,月挂正中,皎洁的月光尽情挥洒于每个人身上,人影儿忽长忽短,忽东忽西,甚有几分鬼怪,几分神秘。众兵分队,马不停蹄,披星戴月行至抚顺边境,随后便于边境处布阵一百余里,旌旗随风招展,大有掩蔽天空之感。

十五日早晨,大军将抚顺城围得密不透风。努尔哈赤令一人执亲笔手书前往城内与游击将军李永芳,劝他投降。书中写道:“此次来兵,因你大明遣兵援助夜黑,故来征讨。量你一个小小抚顺游击,就算开战,你也不能取胜,如今我欲招抚你,此次前来我定要深向南下,为此我劝你还是早日投降为好,免得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若不战而降,我不但不会扰你所属军民,且任然以原来之礼优待。你也乃见多识广之人,你可尽管放心只要你投降,我不会将你埋没。反而会赐你与我大臣相齐官职,赐你婚姻。再次劝你还是休要开战,若要开战,我兵所发之箭怎能长眼认识你?倘若中箭必死无疑。就算你要苦苦挣扎,但到最后还不是体力透支,一败涂地,就当你奋然战死但却有何益处?若领兵出城投降,我兵也不会入城,你所属军民皆可保全,城中大小官员军民等若尽举城投降,那他等父母妻儿便也不致离散。倘若我兵进得城内,必然使城中妇孺老幼惊散,大明朝给你的俸禄之位也是卑薄不已,勿以为我所说之话不足为信,若是攻不下抚顺,我也不会兴兵于此。不动一刀一戈,不损一员一将,还能保得全家性命,实乃你等福份也;说了如此之多,最后降与不降,你等深思熟虑吧;勿认为是我一朝之怒而不信;若失此机会,你等定追悔莫及也;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四章

更新时间2009…4…4 14:28:28  字数:3152

且说李永芳看过招降书,满脸阴沉,嘴唇颤动,仰天长叹一声;随后将书收起。接着便整理衣冠,着全副盔甲登上城楼南门与努尔哈赤商议纳降之事。又令城内守备,把总等官员一并前来。满洲兵见状,随后便抬过云梯,立于城墙,众兵纷纷而上,不时即登上城楼。

城内李永芳身着盔甲骑一匹青马,令人打开城门,缓缓走出城外,此时便有八旗之主阿冻一路将他引见。李永芳遂下马跪地拜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于马上拱手行礼道:“将军不战而降,实属不易,先下去休息吧。这时有城内少数抗拒者被满洲兵所杀,努尔哈赤见状便下谕道:“既然城邑已破,不可在乱杀无辜,随后将城内军民尽皆招抚。

另一边左翼四旗经过轻松战斗,也一举攻破东州、马根单二城。合起来此战共拿下抚顺、东州、马根单三城,堡垒五百余处。初战告捷外加黑夜到来,努尔哈赤这便下令收兵,各自可于所在之位就地安营歇息,这天晚上,努尔哈赤留宿于抚顺城内。

次日大早,努尔哈赤先派兵四千,将抚顺城内重新“装饰”一番(该拆的拆,该换的换),随后便率其余士兵返回抚顺城东一片旷野之处,会和各路人马一起出边,大军到得甲板城安营。努尔哈赤下令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估计十万左右)分配与军中,降民组编为一千户。有山东、山西、涿州、杭册州、益州、河东、河西等处商贾十六人,皆散于路费,另行时还不忘给每人书写一份七恨书装与行囊,这才下令归之。

此时,有先前拆城四千兵也赶来会和,随后努尔哈赤令兵六万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先回国。自己率诸王大臣领四万移师别处,任安营于大明边界处。

二十一日,努尔哈赤撤兵于边界二十余里,当队伍行至舍里甸,这才欲安营休息。谁料此时有广宁镇守张守胤、辽阳副将颇廷相,海州参将蒲世芳,闻得满洲兵尽取抚顺等处,情急之下遂领兵一万急追而来,晓得满洲兵已出得边外,不敢随意逼近,只得尾随观望。

有满洲侦探兵飞报于大王(带善)二王(阿敏)四王(皇太极),三王闻之,一面下令军士做好战斗准备,一面报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听后冷笑一声说道:“大明兵尾随而来,并非是真要与我开战,而是闻及我退兵,欲谎称驱逐我兵出边,以欺瞒大明皇帝也。随后他便遣厄儿得溺前去令二王停止前进,二王奉命行事,屯兵于边界之处,见大明兵不肯离去。这便又遣人回报努尔哈赤道:“敌兵若是对视,我兵当可战也,若不对阵,必会退别而去。若是眼睁睁看着敌人在眼皮底下溜去,还不如追上前去攻之,我欲乘势袭击敌人背后,不然我兵默默而回,敌人必认为我胆怯不敢站也。

努尔哈赤同意了他的想法,遂率大军前进。那边大明兵分三处依据山势险要,挖掘战壕并将火器整齐排列开来,准备好一切,这才聚兵安营扎寨。二十二日,努尔哈赤率八旗列阵冲击。起初,吹得是西北风,但当大军靠近明兵时,风骤然转了方向,变为南风反而向大明兵吹过去,大明兵见来者不善,这便急忙连放火炮,满洲兵见势并未退缩,而是奋勇射杀,只听得战场狼烟蔽天,鬼哭狼嚎,“嗖嗖嗖”弓箭之声不绝于耳,随即便有大明兵被射杀致死,满洲兵顺势杀入明营,气势冲天,锐不可摧,将三处营地皆一举攻破,于是大明兵逃的逃,降的降,现场惨状不忍窥之,只见死者尸体或楼或抱,或枕或伏。杀总兵张守胤,副将颇廷相,参将、游击及千总、把总等大小官员共五十来人,又追杀明兵四十余里,死尸布满旷野,明兵十损七八,获马九千匹,盔甲七千副,各种作战器械等无法统计。

清点了大半个时辰,努尔哈赤这才下令大军撤回边界安营。当日休息之时,努尔哈赤便给诸王大臣及奋勇当先者,依次加官进爵,又慰三军将士及伤轻伤重者论列行赏。二十三日,大军安息于舍里甸,当晚便有蓝黑二色气体于天空自西向东缓缓飘移。

二十六日大军回国,有所得千名降户及他们的父母兄弟,夫妻子女等俱无离散。再仔细清算一番,至于六亲失散者,皆一一查实并积极搜寻。奴仆离散者也一一核实,查归本主。又任依照大明制度,设大小官吏,并赐予房田、牛马、衣食、牲畜、器皿等物,令李永芳统管,将皇子阿布太贝勒之女嫁与李永芳,而后升其为总兵。

五月十二日,努尔哈赤遣大明朝一位姓鲁的太监手下商人二名,开原人一名,书写了七大恨送作礼物,令回国做一做宣传。过了几天他便亲率诸王大臣统军又征大明,大军于十九日至边界,一路猛攻,攻克抚安堡及花豹冲、三岔儿大小共十一堡。二十日又招抚崔三屯,在其周围有四堡之民却拒绝招抚,努尔哈赤令武力攻取之,不时便将四堡尽皆攻破。

这时,天色已暗,于是大军安营三岔儿堡。在这里休息六日,顺便犒赏三军将士,将所得人畜平均分配,又派出一支队伍,先令护送所得人畜回国。而后传令众军沿屯堡四处搜寻粮仓,将粮食等物连夜运送完毕,这才令大军回营安息。二十八日大早,天空泛起大雾,忽见有红绿白三色气体,从天而下直垂于大营两侧,圆似拱门,待到大军起营时,那气体两头竟坠于两军前后,相随而行十五里方才消失。

六月二十二日,广宁巡抚遣一名通使及随从五人,外加一名先前送书者共七人,来拜见努尔哈赤欲言两国重新修好,令将所掳之人尽还。努尔哈赤听后庄严肃穆道:“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