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国家建造师 > 第72部分(第1页)

第72部分(第1页)

成为了全国两江之间最大的货物中转站。这也让上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现在在上凌,只要有把力气,就不会存在饿肚子的情况。

同时带来的就是餐饮和住宿业的发展,而原来我计划的酒店计划也因此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对于一些来上凌作大生意的客商们,一般的小客栈不屑住,而如果在上凌买房子也划不来,因为由于人口的增加,上凌的一些房子的价格飞一样的涨,而一些地段好的土地现在基本上被四家买了下来,就算有银子也没有好的地段可以买,所以为了方便他们只有选择住宿。而我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靠近情人湖的地方修建了大周有史以来第一个按照现在标准也算三星的假日酒店,酒店是依山傍水。里面是绿水环绕,环境极其优美。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客人的需求,在酒店里,不但有普通的住房,而且还设立独栋的套房,里面装饰极其豪华!既有点类似现在的总统套房。酒店还实行认订制度,只要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以认订某一间或者某套房间。时间为一年或者两年。无论在客人住还是不住期间,酒店都会派专人打理。为了方便旅客,我们在酒店旁边专门建立了一个车马站,直接通往码头或者商业街。而且一天到晚随时保证有车,就连拉车的马和赶车的车夫都是精挑细选。目的就一个:用优质的服务来赢得顾客。

而我们正从这里看到了更大的商机,于是我们马上利用官府和八王爷的关系,将假日酒店到商业街的一片土地全部买了下来,作为以后的开发用地。

以上都仅仅是一些方面,真正的让四家赚大笔的银子的则是四家联合成立的商会,现在商会,已经成为指引上凌商业的风向标。到目前为止,加入商会的大大小小的商家和作坊已经接近千家。在商会地运作下。同种产品实行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说坦白一点就是这些作坊已经渐渐以一种比较和平的方法演变成为商会旗下的一个分支,所有的主动权都已经被商会掌握着。为了占领市场,商会针对同类商品专门组织研发部门,专门负责对技术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在研究出来了,就按照一定的计划分派生产任务,尽量让同种商品的作坊都有钱赚,而且是比较稳定。对于这些作坊主来说虽然控制权掌握在商会里面,但是商会不偏不倚的态度也让他们放心不少,也没有什么异议,而要作的就是努力学习技术,将产品质量提高上档次。而正是团结的力量和在源头控制住了产品的质量,现在在全国只要是上凌四运商会下生产出来的商品都极其得到欢迎,基本快成为名牌的代名词,而作坊们赚的钱也与日俱增。

为了保证稳定的客源和体现商会的诚信,在上凌销售的所有属于四运商会的货物在销售时都明码标价,做到童叟无欺,即使作坊要私自出售,货物的价格也必须是是商会定的价格,要是一旦发现某一作坊私自降价出售,商会将给予退会的处罚。而入住商业街的所有店铺,在销售时每类商品也货架上也必须标出价格,而这个价格必须上报商会进行核审,确定其利润在百姓接受的范围内方可销售,而每隔一段时间,商会都将出一本类是购物指南的书,上面写着在某段时间那种商品的价格!从某一方面来说起到了规范价格市场的作用。而且只要在商业街,如有人买到假货,上报商会专门负责的部门,在确认确实在商业街某一店面够买,那么将给予假货五倍以上的赔款,当然,那家店铺面临的处罚就是十倍价格的罚款和警告,要是出现第二次,将被驱逐。这一切都在商家进驻商业街时和商会签订合同里面有的。也因为商会的这一做法,让不少商人和百姓都放心,在上凌只要是在门口招牌上有四运两字的店面里购买的商品一是没有假货,二就是价格公道。

商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在上凌,只要肯干,就不用担心没有饭吃,也不要担心做了事情拿不到工钱,只要是干长期!在三个月后,如果厂家还要继续用人,就必须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后,一切待遇都有提高。要是有商家在用完三个月后,没有任何理由就解雇工人的话,工人可以去衙门专门负责这一方面的部门反应,要是核实后确是错在商家。那么商家便可能面临官府的处罚,要是商家属于商会,那么还必须面对商会的处罚,而商会的处罚可就严厉得多。当然事情也不可能完美,比如一些家里没有劳动力的人,商会的做法一是给他们安排你所能及的事情做,要是只剩下老人,则将被送到专门的地方,有点类似现在养老院的地方,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而每年商会用于这一方面的银子,就是上万两。

在得到巨大的收益的同时,四家也没有忘记当初对八王爷和太后许的诺言,在八王爷和四家家主的主持下,每年商会的巨大收益其中大半部分都投入到了上凌的基础建设中去。所谓要致富先修路,通往上凌周边的一些小镇小村的路,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两年的时间已经打通了不少,上凌一些主要街道的水泥路面的改造工程也完工接近50%。在改建上凌道路时。我们也没有忘记周边的那些县城,特别是那些在山里,又没有运河通过的县城,便是我们考虑的范围内。但是由于当时生产条件差,根本就没有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即使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在两年的时间,我们也仅仅打通了其中一条道路,但其余都已经在筹划阶段。而这些工程除了四家投入人力之外,更是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每天义务帮忙的工人几乎比四家投入的工人还要多。这也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而用于工程的水泥,则是有商会下的水泥厂提供。对于水泥,现在上凌生产的水泥依旧只能满足上凌基础建设的使用。

同时,为了让更多孩子可以上学。四家在全城先后开办了5家大型的学堂,对于贫困的学生免收学费,一般的学生只收取同等学堂的一半甚至更少,这些学费更多也用在了学生自己的身上。学堂里面的夫子的月钱,全部由商会每月准时支取,这样保证了上凌城里无论贫穷贵贱都有书读。对于学堂的学生,如果发现其确实有天分,在年纪达到后将送往上凌书院继续学习,而一般的学生,除了教他们写字外,平时还教些武功和一些生产技能,这样保证了他们在读完书后可以养活自己。

商会的义举让八王爷和四家赢得上凌无数民众的心,现在在上凌民间许多人百姓教自己的孩子是这样说的:你可以不认识自己的父母,但不能不认识八王爷和四家主,你可以忘记自己的名字,但是不能忘记他们的名字。而一些开始学写字的孩子,他们第一次学写的字,就是八王爷和我们四家的名字。而且,在这几年里出生的孩子,不少都取了四家的姓,而且许多百姓在孩子出生后,专门跑来找我们帮忙取名字,没有办法,我只有找人先想了几百个名字以防万一。

除了名字外,前段时间更让我头疼就是后院。每天在后门,家丁一打开后门,什么鸡鸭鹅兔蔬菜水果,堵满了整个后门,这都是当地老百姓一早悄悄的放在后门。起初我还以为是偶尔,但是后来发现不仅仅我一家,八王爷府和其他三家都有类似的情况。没有办法,我就叫家丁在门口早早的等着,拿着银子,谁要是送来就把钱给别人,咱可不能亏了老百姓。但是第二天银子一分没有花出去,东西倒增加不少。我得知后不由的感叹道:你把百姓放在心里的时候,百姓何尝不是把你放在心里。于是,对于每天的这些东西,我府里留了一小部分,其余的全部派人送到养老院去。后来那些百姓感觉我这样似乎很麻烦,仿佛安排好似的每天送到后门的东西也够家中一天的消耗,其余的都被人悄悄送到了养老院去了。

虽说现在上凌已经是初秋了,但是经过三年的变化,现在上凌已经迎来了改革后的春天。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婚之前

现在在上凌,最受欢迎的职业有三个,一是商会的工作人员,只要是身穿上面有“四运商会”或者“四海船行”标准的统一制服的人,在上凌那怕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人,也能得到百姓的尊重。二就是衙门的衙差,来往商人和游客的增加已经让原来衙门的衙差人手严重不足,在短短的三年内,经过上面批准,整个上凌衙门的衙差前后三次扩招。而这些衙差!在我的“衙差就是人民子弟兵的思想”的指导下!经过我未来老丈人的培养,现在基本已经成了上凌版的学雷锋大队,每天除了正常的巡逻外,其余什么帮忙挑挑水,洗洗衣之类倒也成了常事。三就是八王爷府和四家的家丁丫环,所谓爱屋及乌,他们也特别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百姓最受喜爱的节日原本只有每年的母亲节和三年一度的十二金钗的比赛,不过在几年,又多出了一个节日。准确说不是节日,但是全上凌的喜庆气氛却丝毫不低于这两次节日,那就是现在已经是上凌第一大家,四海船行,四运商会的五个主要首脑之一的邓家家主邓龙最近要与欧阳家的千金欧阳飞雪和上凌知府千金钱静举行大婚!

这个消息就如在滚油中滴入一滴水一样,顿时轰动了整个上凌,聪明的商家立即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什么红灯笼红布只要代表喜庆的都大量地进货。而事实也证明他们作对了。

我的大婚消息一传去,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又一村。又一村的百姓们在得到消息后。便开始打扫整个小区的卫生。然后挂灯笼。然后代表喜庆的红灯笼仿佛就如会传染般,在上凌城中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了。商业街等属于四海商会的店面几乎在同一时间张灯结彩,在街道的两边还挂上了彩带。同时在商会默许的情况下,几乎所有属于商会的铺子里。都挂出了打折的牌子。如果能从上面看上凌城的话,现在上凌城已经完全被红色包围。整个上凌城洋溢着喜气。

作为这件事情的主角,现在正在家里,看着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小和尚给我送来一张素签,上面的内容是大理寺悟空方丈邀我明天在去大理寺时去小孤峰一叙。

听老爷子说此人是个得道高僧。对于他我也还有些印象,就是三年前来邓家只住了一晚!第二天就突然消失的那个和尚,他送我的那块玉至今还在我脖子上戴着。虽说我不怎么喜欢和尚。但是别人诚心相邀我也不拒绝。大婚时间定在后天,明天我也早就计划好要去大理寺的,在前几天已经给派人给方丈知会了一声,大概他有些话想当面给我说,才叫这个小和尚通知我叫我明天去小孤峰。

我看完后把素签递给了老爷子,老爷子仔细辨认后,道:“不错,是悟空方丈的笔迹。”

既然老爷子都说没有问题了。那就基本没有问题了,于是我便对那个小和尚说道:“麻烦小师父回去转告悟空方丈。就是邓龙明天准时赴约!”

然后轻轻喝道:“来人啊,给小师父拿100两银子,权当我为贵寺添的香油钱!”

那小和尚垂目,双手合十,低低的宣了声佛号,道:“阿弥陀佛,小僧在此先谢过邓施主!小僧就不多打搅,就此别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