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看花已是满眼泪(全本)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全部责任,这样的处理结果绝对有包庇犯罪分子的嫌疑。所以谏官纷纷上书,指责皇帝偏心眼儿,处罚裴度太重、处罚元稹太轻。可是没办法,谁让裴度先生不会创作流行歌曲的。

在同州呆了两年,心疼情歌王子的唐穆宗将元稹派到绍兴做市长,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观察使。元稹在绍兴任上,请了好多著名诗人来做自己的幕僚,每个月要带着大伙儿游三四趟镜湖和秦望山。浙东观察副使窦巩便是其中之一,他与元稹唱和最多,写的诗也不错,以至于后人将他们的唱和比作王右军的兰亭宴集,而且还是绝版的。元稹自从罢相之后,怀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行贿受贿、卖官鬻爵,无所不为,彻底坏了自己的名头。

做了七年绍兴市长之后,到唐文宗太和三年,元稹被调回长安,任尚书左丞。这时,宰相王播病死,元大才子以为自己又有了入相的希望,于是假惺惺地充好人,解雇了自己治下吏、户、礼三部几名不称职的郎官。可是他的名声已经臭了,再做好事,人们仍然不会改变对他的看法。太和四年,朝廷给他加了一个检校吏部尚书衔,让他到湖北去做武昌军节度使。第二年七月,元稹在武昌因疾暴亡。

元大才子在官场上是标准的两面人格,在情场上同样如此。###倜傥的元才子还没出名时,就泡到了自己的表妹双文。这位双文小姐,在元才子的小说里是以“崔莺莺”的名字出现的。元稹之于双文,正如贾宝玉之于薛宝钗,两人的母亲是姊妹。在古代,表兄妹联姻很常见,亲上加亲、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元稹厚着脸皮追求双文,双文姑娘本来也很喜欢才华横溢的表哥,于是半推半就,凑成一对了。要是双文姑娘能嫁给元稹,俩人倒是蛮般配的。可是后来元稹要进京赶考,一去好几年不着家。双文的父亲去世得早,现在,她心中就只有元稹一个人可以依靠了。但她知道这位情哥哥花心,怕他找了别的女人,便偷偷地给他寄了一封信,信中装了玉环、丝线、文竹制的茶碾等东西,说:“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俾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双文姑娘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她的情哥哥大学毕业后为了找个好工作,果然娶了位官府小姐韦丛。这一对旧情人后来还见过面,元大才子觉得自己对不起她,心中颇为愧疚。双文小姐写诗告诫他说:“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话说得很婉转,意思是:咱们现在都是有家有室的人了,不能再搞婚外情;你还是拿出你以前哄我开心的手段,好好地取悦你的老婆吧。您看,双文姑娘真是冰雪聪明的一个女孩子,可惜遇人不淑,咳。最让人齿冷的是,元大才子占了小姑娘家便宜之后不是偷着乐,而是详细地将其写成###小说,而且居然胆敢得意洋洋地自称“善改过者”,完全不考虑“偷来的锣鼓敲不得”这档子事儿,真真是人人得而抽之的主儿。还好当时资讯不发达,不知道这本《会真记》 有没有影响到双文姑娘的家庭幸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元稹:持身不谨的双面情种(4)

大约在贞元十九年,元稹登书判拔萃科之后,被长安市市长韦夏卿看中了,韦市长将女儿韦丛嫁给了他。穷小子元稹就跟于连似的,想着法儿要往上层社会爬,通过与名门联姻来获取政治利益,当然是他求之不得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表妹双文,将韦丛娶回家。元稹为韦丛写了很多诗,还写得极感人,特别是一首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看来韦丛还真的拴住了这位花心大萝卜的心,让他有“曾经沧海”之叹。不过,蛀书以小人之心揣度元大才子,似乎他“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很有点怕老婆的嫌疑。也是啊,一位名门小姐,嫁给他这个穷小子,图的是什么嘛!你要敢拈花惹草,俺告诉老爸去,让他削你,哼。附带说一句,韦丛嫁到元家,似乎真的受过不少苦。“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年轻的时候穷得很,让一位娇生惯养的小姐跟自己一起受苦受累,元稹确实有点惭愧,所以他会有“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感叹。因为苦、因为累、因为穷,韦丛一辈子都过得很不开心;等到元稹官大了、有钱了,她却早已去世。“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说起来元稹对韦丛确实还是有真感情的。

可惜,元和四年韦丛就去世了,元稹再到处泡美眉,也就没有道德上的负罪感了。韦丛去世那年,朝廷派元稹巡按川东。元稹来到成都,一路上弹劾了不少官员,成都官场感受到了威胁。这位元大才子正直而且不爱钱财,想收买他可不容易,于是他们请出了著名女伶薛涛来接待元稹。薛涛是唐代名气最大的官伎之一,跟很多达官贵人传出过绯闻。这位美女才气过人,以至于镇蜀的节度使韦皋异想天开,要给她申请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元稹来成都的时候,薛涛已经四十多岁了,但她的才华还是让元稹很心动,于是三十多岁的元稹与四十多岁的薛涛上演了一出姐弟恋。可是后来元稹要回长安述职,因为怕舆情不利,不敢带着薛涛同行,两人被迫分离。很多年后,元稹升任翰林学士,两人仍然鸿雁往来书信不绝。薛涛常常用自己特制的“薛涛笺”题诗寄给元稹,前后共百余首。元稹也写诗回赠:“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皆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在元稹看来,薛涛秉巴蜀山水之灵气,伶牙俐齿、兰心蕙质,写起诗来让须眉男子都自叹弗如。如此闺阁良友,怎么能不让他思念呢?可惜两人虽然心心相印,元稹却不能给薛涛一个名份,最后让她在浣花溪边红颜终老。

元和六年,在与薛涛之情将断未断之时,元稹在江陵娶安仙嫔为妾。元和十年,元稹正式娶了河东裴氏女裴淑为妻。长庆四年他在越州(今浙江绍兴)为官时,正好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元稹听说白居易那儿有一个名叫商玲珑的著名女歌星,特地问老白将她要过来伴了自己一个多月,后来将玲珑送还杭州时还给白居易写了一首诗:“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都是寄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生是去时。”著名演员周季南带着自己的老婆刘采春一起到绍兴卖艺,元稹与薛涛分别十年,正准备派人去四川将她请到绍兴来的,结果又被歌星刘采春迷住了。这刘采春虽然文学才华不及薛涛,可是架不住人家年轻漂亮、歌喉婉转啊。于是元大才子将薛涛忘在脑后,天天跟刘采春腻在一起,还写诗给人家:“新妆巧样画双蛾,漫里常州秀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靴。言辞雅措###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断肠处,选词能唱望夫歌。”强占了别人老婆,还自鸣得意地说“选词能唱望夫歌”,非人哉!有一次,他喝高了在东武亭题诗,诗末说:“因循归未得,不是恋鲈鱼。”侍郎卢简跟他开玩笑说:“您当然不恋鲈鱼,不过是贪恋镜湖###(###喻女色)罢了。”真是一针见血。

蛀书以前读元稹的情诗,还真被这位大情种感动了。可是略略翻书,却发现元大帅哥泡过的美眉,光是姓名可考者就有七人;至于咱所不知道的ONS之类的,恐怕还数倍于此吧。唉,你泡就泡吧,还偏要写下诗来留作纪念,生怕别人不知道。元稹他老爸给他取名稹字微之,可见早就告诫过他: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在情场,做坏事一定要谨小慎微,别给他人留下把柄。

可是他不听。那就没办法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贾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1)

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779-843),字浪仙,幽州范阳(今北京)人。您听这名儿,又是“岛”又是“仙”的,应该能感觉出此人带些“出尘脱俗”之气吧?没错,这贾浪仙绝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家庭出身并不好,苏绛为贾岛作墓志铭,无法考证他祖先的仕宦履历,就含糊地交待说贾岛的先人“中多高蹈不仕”。其实苏绛根本没有必要讳言贾岛先生的出身,他的祖先就算是引车卖浆者流又如何?能从社会底层杀将出来,不正好见出他的手段么?

从贾岛的人生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家里确实比较穷,穷得连自己都养不活,只好在幽州法善寺出家做和尚,取个法名叫无本。那时候做和尚是个正经职业,有一张官方度牒,走到哪里都能找间寺庙挂单,吃喝不愁,还有时间读书写诗。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无本大师开始了自己的免费旅游生涯,先是从老家幽州来到东都洛阳,住在青龙寺。和尚们自己又不种地,一般都是向信众化缘———就是手持一个大钵子,站在人多的地方乞讨。当时的洛阳令觉得和尚们当街乞讨有损洛阳的国际大都市形象,下令城管严加取缔。这还不算,他甚至规定和尚在中午以后不得出寺,只能在庙里念经,实在没啥事儿干了,抠脚丫子都行。无本大师很恼火于这条缺德的规定,写诗发牢骚说:牛和羊到了晚上都能自由地回家,咱们出家人连牛羊都不如呀。可牢骚归牢骚,和尚跟官员相比就是弱势群体,你要中午出门,城管就敢砸你的饭碗、打你的屁股。无本和尚见洛阳实在无法呆,于是移居长安。在长安,也没多少人理他,他只好长叹说:“能理解我的,恐怕就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上的隐者们吧。”

在长安这些年,无本大师也并不只和能理解他的隐者一起欣赏松风明月。他这个和尚,其实还六根未净。这倒不是说无本大师是个花和尚,而是说他喜欢写诗,喜欢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就是走路、睡觉都惦记着。有一次他骑着跛脚驴在长安城里瞎逛,看到秋风过处、落叶遍地,于是吟成一句诗:“落叶满长安。”嗯,这句诗挺有味道,得好好想想怎么给它找个相配的句子,想啊想啊,突然想到了一句“秋风吹渭水”。“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这两句诗确实不错,既形象地写出了秋天万物肃杀的景象,还隐约有一点盛唐的雍容气度。于是无本和尚得意忘形、手舞足蹈,一不小心,骑的驴便冲到长安市市长刘栖楚同志的车队里去了,被特警当恐怖分子抓了起来,蹲了一晚上局子,第二天早上才被放出来,饿得眼睛冒绿光。吃了这次亏,无本大师仍然不长记性。很久以后,他又冲撞了下一任长安市市长韩愈的车仗。那天他仍然骑着那头蠢驴,去拜望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在李家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回来的时候他又犯痴了,觉得这句诗里的“推”字似乎改成“敲”字要好一点,于是骑在驴背上,嘴里一边吟着“推敲”两个字,手里同时做着“推敲”的动作。路上的人见了都笑,还以为这和尚犯了羊癫疯呢。他推啊敲啊,一下子撞到韩市长坐的专车前面去了。韩市长的部下一声大喝,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和尚逮了起来,带到韩愈面前。还好韩市长比刘市长亲民,没有立即将他关进看守所,而是先问他干嘛走神,连路都不会走。还好,吓得不轻的无本和尚还能说话,于是跟韩愈讲了自己正在“推敲”的两句诗。韩市长也是个作诗的高手,听了之后,考虑了好久,最后说:“本官认为,‘敲’字要好一些。”为啥呢?“推”有动作而无声响,而“敲”两者俱具。而且,你一个和尚深更半夜的去人家家里,连门都不敲就进去了,恐怕巡逻的治安员会一条铁链锁住脖子,把你当汪洋大盗抓起来送京兆府。无本和尚听了韩市长的一番高论,不住地点头称是。韩愈见这和尚虽然有点痴,却也算是个可以造就的人才,很是赏识他。于是将他带到自己家里,一起讨论写诗之道,还亲自向他传授诗艺,这样,无本就很荣幸地成为了韩门弟子。再后来,韩愈做主让无本还俗,并推荐他应进士试。这个时候的贾岛诗名不显,韩愈老师给他略略“炒作”了一下,写了一首诗赞扬说:“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观诗者一看,文坛大哥大韩老师对贾岛这么赞誉有加,哪里还敢小瞧他?于是贾岛成名了。

贾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2)

可是这位前无本大师生来就是做站街乞讨这样“无本”生意的材料,写诗也还可以,在官场上混,他不专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不谙人情世故,韩老师一赞扬,他就飘到天花板上去了,以为天下诗人除了韩老师,第二个就是他了,所以鼻孔朝天,谁都瞧不起。因为狂妄,贾岛连举不第。他的 《赠翰林》 诗云:“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余年浪过春。”您看,一连十多年都没考取,真是落魄。多年困于文场,可怜的贾岛考得快精神崩溃都没考上,难免会既怨天又尤人,开始迁怒于主考官了。当时宰相裴度生活腐化,在长安兴化里小区强行拆迁,腾出很大一片空地来给自己盖官邸,搞得民怨沸腾。这时候贾岛又一次落第,以为是裴宰相不喜欢他才让他倒霉,于是写了一首诗讥讽裴度:“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看见别人住豪华别墅,居然就诅咒人家要被刺扎,全然不顾裴宰相跟他的导师韩愈是好哥们儿。专家们也指出,贾岛有仇富心理,不利社会和谐。后来贾岛又写 《病蝉》 诗,说“黄雀并乌鸟,俱怀害尔情”,您看,这都跟鲁迅笔下的那个癔想狂患者差不多了,以为谁都想害他,害他考不上进士。极度的自卑总是以极度自尊的方式爆发出来的,贾岛讽刺了宰相,顺便又鄙视起他的同学来。他觉得跟他一起考试的八百考生没有一个成绩比他好的,所以谁也瞧不起,连话都不愿跟他们说,想说话了就自问自答。这八百举子里,唯有平曾等几人跟他关系不错。平曾曾经在京兆府的初试中得过第一名,也是个狂妄的主儿。这几个人见人厌的家伙,将考场闹得一团糟。###的官老爷们气坏了,开了一个会,专门起草文件,以破坏国家考试纪律的罪名将他们逐出京城,还给他们取了一个外号,叫“十恶”。没把他们放逐到恶人谷住着,算是便宜他们了。

其实贾岛还是有机会考上进士的,都是狂妄害了他。被赶出长安后,他又偷偷地溜回来,寓居在做和尚时的朋友无可法师的僧房里,跟姚合、王建、张籍和雍陶等诗人唱和往来,挺热闹的。有一天唐宣宗穿着便服到寺院游玩,听见钟楼上有人吟诗,于是很好奇地登上钟楼,也没请示,拿起桌子上的诗集就看。贾岛肉眼凡胎,哪里识得当朝天子啊,一看人家要看他的诗,自大病又发作了。他从唐宣宗手里夺过诗集,骂道:“看你穿着这么华丽的衣裳,想必是个富家公子吧?你们这些纨绔子弟,哪有一个会写诗的?谅你看了也白看!”宣宗被他一顿抢白,又气又惭,自好讪讪地下楼。后来寺院住持知玄大师回来了,才告诉贾岛,这位衣着光鲜的官人就是当朝天子。贾岛一听,真是如五雷轰顶,捶胸顿足,恨不得一头从钟楼上跳下去。还好这唐宣宗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知道贾岛得罪了自己,会既惊惧又后悔,回宫后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