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自慢Ⅱ·以身相殉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创业者言(1)

创业者言

……兼序《自慢Ⅱ:以身相殉》

在我出版生涯的中期,我曾经说过:“我宁愿一年写12本书,也不愿意办一本杂志。”这句话并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有真实的人生体会。

在此之前,我担任过一家畅销周刊的总编辑,我对“周刊”(或任何定期出版的刊物)伴随而来的“作息”,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周刊是一种快节奏的编辑工作,我们的作息大体上是环绕着每周出刊的“周期”进行的,生活如此,思考也是如此。后来我脱离周刊之后,惊觉工作周期对人生的影响,心生恐惧,因此有了上述的惊人之语。

除了说过不办杂志之外,我也说过自己“不创业”,还半开玩笑地说:“做老板最大的麻烦是不能辞职。”我说的玩笑话其实也是肺腑之言,如果我们自认自己是有本事的人,不怕失业,工作如果不合,自然可以挂冠而去。但创业者是“自作孽,不可活”,没有拂袖而去的潇洒可用了。

但上面言之凿凿的两句话,在1996年都食言了,那年2月,我参与了一个事业的创办,而那个事业是一本杂志。

熟悉后来故事的人都知道,我指的这本杂志就是《PC home》(《计算机家庭》),而我也因为这一次的创业,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的创业,也经历了一场像“三温暖”(“三温暖”,指桑拿,一种利用蒸汽排汗的沐浴方式,起源于芬兰。传统的芬兰桑拿,房中靠墙建有三阶木榻,每阶的温度都不一样,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编者注)般;点滴在心头的人生体验。而促成我这个人生重大转变的,就是本书的作者何飞鹏。

全世界都错了,才值得创业

1995年,我已经“快乐地”失业在家有一阵子了。我颇享受自己的失业生活,一方面我有较多的时间去学习我很想学习的东西,在那次辞职后的生活里,我有机会去学意大利菜、日语以及游泳,都是我想了很久却找不到时间的项目;另一方面,我也不愁吃穿日用,因为我手头上还能接到一些出版同业的案子,供我不求奢华的生活是够用了。

可是有一天,门铃响了,开门一看,老友何飞鹏站在门口(他那一边的故事,请参看本书第一部分第三章)。他要来商量、讨论出版一本“家用计算机”杂志的可行性。我在离开原来的出版职位时,最后一件差事正好是争取比尔·盖茨的新书《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的版权,我因此读了一点书,知晓计算机即将带来巨变,内心有一些冲击与想象。一如往常,我对提出题目的朋友总是大放厥词,言无不尽,我对何飞鹏说:“现在,办这样一本杂志,只会错在太早,不会错在太迟。”

受了我的激励,这位人称“永远的何社长”、我朋友当中真正“行动派”的何飞鹏,走出我的家门,不到一周就募足了资金。我虽然在一旁敲边鼓,但并不知道“大祸临头”,不知道这件工作最后会落到我的头上,成为我自食其言的起点。

回想起来,刺激我跳下来参与工作的不只是何飞鹏的“精心陷害”,而是源于一种“全世界都错了”的VISION。正当我、何飞鹏,以及后来的李宏麟,讨论着这项工作的意义与可能性时,我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想象景观”;而当我们出外讨教、咨询时,得到的意见和看法未必一致;但想象景观已经成形,我们多么希望能够付诸实现,这就是创业的动机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创业者言(2)

到今天我还持同样的看法,你一定要强烈地觉得“全世界都错了”,才值得去创业。创业,是因为你有一个想法,渴望得到验证。你不能只因为追求财富或追求成就去创业,那些力量都不够,不足以让你渡过一切艰难险阻。而这也几乎就和何飞鹏在书中提到的“以身相殉律”,完全一致。

创业是一点到全面的历程

创业的起点只是一种“起心动念”,但踏进创业世界就是“一点到全面”的历程了。很少人是准备好所有的本事才开始创业的,事实上,创业所需要的“技能组合”(skill set)颇为复杂,你当然要熟知某种知识领域,譬如办杂志的人总要熟悉杂志;你还需要经营企业的某些基本功,譬如领导呀,管理呀,财务呀,少了一项都有可能成为某种罩门。你可能是因为“一点”而进入创业之门,但终极的你必须把自己变成“全面”的通才管理者,为的也是较好的企业发展机会。也就是说,创业要我们从“会一件事到会所有的事”。

创业一开始是一种“见解”,但之后就是试炼、坚忍、坚持了。

创业,有时候顺利,有时候不是。或者一开始顺利,然后就遇见急流,甚至我们还可以哲学一点地说:“成功,只是通往下一个失败的过程。”你一定和某种挫折、失败,或者痛苦折磨为伍;但你有进无退,你必须持续努力,即所谓“built to last”,事业的生命甚至应该超过你,当你离开了,事业还持续。

创业以后的我,生命轨迹当然是不同了,我也说不出是幸运,还是应该悔恨。但创业之后,事业本身风云诡谲,我的确是大开了眼界,经历了人生不曾预见的波澜壮阔,我是不该抱怨的。但如果我能够给后来的创业者提供一点意见,我会说:“创业要趁早。”因为事业本身有很多转折,有时候要有足够的时间才看得到。我也会说:“要选择值得做的事。”最后我想提醒你:“要大胆勇敢,也要戒慎恐惧。”

最后最后,如果你不想创业,不要认识何飞鹏;如果你想要躲避创业的风险,千万不要打开这本书。

……PChome Online(网络家庭)董事长詹宏志

詹宏志

1956年出生,台湾南投人,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

PChome Online网络家庭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计算机家庭出版集团和城邦出版集团创办人之一。拥有超过30年媒体工作经验,曾策划或编辑超过千种书刊,创办《计算机家庭》、《数字时代》等超过40种杂志。

詹宏志是台湾着名作家、评论家、电影人与出版人,并以其创意和对文化及网络趋势与社会经济问题的精辟见解而备受尊重,出版了《两种文学心灵》、《趋势索隐》、《创意人》、《阅读的反叛》等多部着作,策划和监制了《悲情城市》、《戏梦人生》、《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电影。

自序1

人生快意走一回

……我为什么永远都在创业?

这一生,我不是正在创业,就是在准备创业中。

这一生,我从未拥有过很多钱,但钱总是在山穷水尽之际出现,在心灵中,我没有缺过钱。

这一生,我没有伟大的功业,但我没有看过任何人的脸色,我说我想说的话,做我想做的事。

这一生,我没能改变世界,但世界总是按照我所想象的方向,缓缓前进。

这一生,按世俗的眼光,我没有令人羡慕的成就,但我照自己的意思,快意潇洒地过日子,我哭过、苦过、乐过,我活出我自己,我用最平凡的方式,活出我自认为不平凡的一生。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选择做我自己人生的庄家,我不愿变成别人的附属,我宁可自己变,也不愿被别人改变。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选择创业,选择用我自己的意思,营造我想要的环境,创业让我的人生快意走一回。

这就是规则,你可以创业,创业代表你准备在世界上营造你自己的王国,营造你自己的律法,营造你自己想要的一生。

这就是我一辈子持续不断创业的原因。

过程的趣味重于结果的已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