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残夜花香月满楼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伺书看了看我,脱口而出:“不行,这是公子爷吩咐单送给南丫头的,凭什么给他们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我的脸上则还挂着僵了一半的笑,下一刻竟不知道该做何表情:这柳大少是什么意思,平白无故为何送我东西!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不会有什么目的罢!

我故作轻松地抢过伺书手中的包,打开给他门一看:咦,里面竟是书,而且还是志怪小说。我恍然大悟;想起一个多月前的一个情景。那时我正在三楼看一本书,看着看着就出了神,看到好笑处便忍不住笑出声来,而抬头则看到柳大少一脸的探究。我怔了一下便告诉他,我看的是志怪小说。在大秦,诗词曲赋是阳春白雪,而志怪小说则流于通俗。但我见那里面的故事新奇有趣,平时挺喜欢看。柳大少书房里的藏书虽多,但这一类的却很少,估计是主人不屑于看这毫无风雅的东西。柳大少听了我的话,倒没露出那不屑一顾的表情,反而从我手中拿了那书去看。于是,我便麻着胆子告诉他,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曲高则和寡,通俗的才更受欢迎。其实我心里是在暗暗说:你太高傲了,所以很难交到朋友,平和一点,才会更受大家喜欢。当然,柳大少是绝不会猜到我的想法的。不过这事过后,他倒也会常在外面找两本志怪小说给我看。

此刻,看到这几本书,我心里不由赞了他一声:好小孩,你终于跨出了成为成功领导的第一步了!

月上中天之时,我们搬了桌子到院中,还在上面摆了各种各样的吃食。今夜难得的是春兰和夏荷也加入了我们。

热热闹闹地吃完这顿团圆饭,我照例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这次却讲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什么选上这个故事呢?今天晚上的月亮够圆,气氛够浪漫,而我不知为何亦有一点点的伤感。要是不弄得煽情一点我还真是心有不甘呢!

于是,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略带伤感的声音中娓娓道出。众人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脸上都带上了一份萧索和遗憾。春兰看我的眼神是一如既往的复杂;夏荷则带上了一副淡淡的惊奇;善感的小莲装了满眼眶的泪;就连最调皮好问的伺砚,这回也没了以往的嬉皮笑脸,他一脸悲伤的看着我,好象在说:南丫头,这么个大团圆夜,你怎么弄了个这么哀伤的故事、、、

良久,坐在我对面的小莲突然抬起头,她的眼泪还没干,眉毛却高高地挑起。指着我的身后,她有点失态:“公、、、公子爷!”

她的声音里还带了一份惊喜!

我回过头,也愣了:柳大少正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我们。而他的身后,则跟着风尘仆仆的东方。

大家连忙站起了身,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桌椅。即将散去之时,柳大少唤了我的名字,我连忙规规矩矩地站到他面前。良久,他没有说一句话,我也没有抬头看他,气氛似乎有点凝重。

内心天人交战无数遍之后,我终于冲他福了福身子:“公子爷,多谢您给我带的书。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您先休息吧!”

他叹了一口气,声音里有浓浓的悲伤:“你说的故事是真的么,仇人家的儿女真不能在一起么?”

咦,怎么这句话这么熟悉?哦,我想起了,那个月夜,心事重重的小莲曾问过我同样的问题。难道他们两个——富家公子看上小丫鬟的故事莫非就要在我身边上演了!心里升起了一股异样的感情,我辨不清是为我自己,还是为小莲在悲哀。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神色也变得有点惶惶。一时间,我竟忘了柳大少的提问。

我们两个人就这样呆呆地站在院子里,良久,良久、、、

是夜,即将入梦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熟悉的萧声。那声音里有期待,有彷徨。是你么,知音,你在唤我与你应和么,可我的心太乱了、、、

解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定业十年冬,远离中京的裕门关众将士们,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大雪封了官道,不知为何,朝廷的粮草迟迟未发送到裕门关。边疆快马急报送了一批又一批,朝中却迟迟没有回应。

顾家军镇守边关多年,众将士背井离乡,誓死方可保得一方百姓太平。此次朝廷迟迟不发粮草,边关百姓皆有微词。顾家军虽节衣缩食,但军纪严明,数万士兵竟无一人扰民。

就在顾家军捉襟见肘之时,边关又传来急报,大齐境内似乎集结了一批军队,正往裕门关开来。

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偏遇顶头风”,顾将军为此一筹莫展。这时,有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突然送了大批的粮草到了顾将军的帐外,然后又悄然离开。众人议论纷纷,好奇地猜测这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到底是何人所指挥。

而此时,大齐军队离裕门关只有四十里之遥,这批粮草,真可算得上是顾家军的救命粮草啊。

柳老爷和柳大少又外出了,这次伺书留在了顾府。自从我扮了一回高人之后,伺书看我的眼神就多了一份崇拜。其实在柳大少那次解困后不久,伺书就告诉我,他知道那办法是我想的。因为没道理高人有意帮忙不去告诉公子爷却为何独独托梦于我。他还再三保证,他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的。只是以后有什么事情,他都会告诉我。我一方面感慨于他的心思细密,另一方面则叫苦不已——我可不是什么万能的先知呀,伺书同学,你的难题我可不能回回都解呀!

伺书把裕门关之困告诉我的时候,我刚收到了春生的来信。近来孟秋颇得岳相器重,事情也挺多,来信倒没有以往频繁了。

过去的这一年里,得知春生与二牛决意从戎,我便有意把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他们。此外,我还把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也一一写信告知他们,也是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而根据伺书他们说,他们二人目前已在顾家军渐露锋芒,似乎顾将军亦有意提拔他们呢!

拿着信,我走出了望月楼门口。刚踏上台阶,哧溜一下就溜出了好远。而身子不受控制,也重重地跌坐在地上。伺书见我摔倒,忙跑过来扶我,哪知一个不防,他也摔倒在我的身旁。看着两人俱是一脸的狼狈,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伺书尴尬的咧了咧嘴,似在说:你倒挺会苦中作乐!

忽然,我脑子一激灵,问道:“伺书,为何门口会这么滑?”

伺书摸了摸头,思索了片刻才道:“今儿早上起得忙,这洗脸水就给直接泼在了台阶上。估计早上太冷,这水便结成了冰罢!”

原来如此,我心思陡转,一个注意已慢慢在我心中成型。

两天后,大齐军队开始攻打裕门关。他们采取了密集型的攻城方式,密密麻麻的大齐士兵如潮水一般涌了过来。裕门关只是个关口,只有城墙,没有护城河,所以顾家军守关就多了几分困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