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智圣东方朔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阿娇此时彻底明白了:你还是不喜欢我啊!你也太过分了!她将憋在心中多年的怨恨,一古脑儿全倒了出来:“皇上!刘彻!你别以为那卫子夫肚子又大了,就会生儿子。没有我阿娇,没有我们母女,你们母子现在早就身首异处了,还生什么儿子!”

武帝听了此话,勃然大怒。“你这贱人,本性难移!”

阿娇更是不让:“刘彻,你才是忘恩负义,本性难移呢!”

武帝气得大叫:“好,阿娇,我就让你凶,凶!你在长门宫里,给我呆到死!这么多的花生,你就吃吧,吃吧!吃得自己像个花生,朕也不给你一粒种。对了,朕给你公马五十匹,看你生,叫你生!”说完拔腿就走。

阿娇这下傻了眼,急忙上前拦住:“皇上,你不能走!”

武帝一甩袖子,将阿娇拂倒在地,扬长而去。

阿娇呼天叫地叫道:“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啊!”她急得大哭大叫,所有宫女都来到了身边,但无人敢来相劝。

哭了半天,阿娇抬起头来。她四顾一下,突然大叫:“卫子夫!都是你,给我带来的厄运!我要诅咒你,让你不得好死!”

第二十章 血祭军旗

未央宫的宣室之内,今天的气氛又是异乎寻常地严肃。原来武帝正与几位近臣商议丞相的人眩这次参加议事的人选,全由武帝一人召集。皇太后再也不问政事,她也再无合适的人选可推荐了。

公孙弘、汲黯、东方朔三个是上次商议丞相人选时的旧臣,而韩嫣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

“今天请几位爱卿前来,是想让你们为朕想一想,这丞相之位,自田鼢死后,久空无人。何人适合此位,请诸位爱卿,各抒已见。”武帝沉稳地说。

公孙弘、汲黯两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怎么了?众爱卿,这么重要的位子,过去那么多人争,难道你们都没曾想过?汲爱卿,你不是最能直言的吗?为什么不说话?”武帝有些纳闷。

皇上点了名,汲黯不能再不开口。“陛下,臣保举一人,可作丞相。”

“谁?”

“陛下,江都王的相国董仲舒,名高天下,为人正直,且这些年来,将一个桀傲不训的江都王,调教得很合规矩,臣以为,董仲舒可作丞相。”

“咦?汲爱卿,这董仲舒,应该由公孙弘来推荐才是。你是崇尚黄老之学的,黄老和儒家一 向对立,为什么你要推荐董仲舒呢?”

汲黯从容对答:“陛下,您要臣推荐的是丞相。如果陛下要臣推荐天下学说,臣以为道家为最;可是要论丞相人选,臣则以为董仲舒为佳。”

武帝赞许地说:“好!汲爱卿,你真是举贤不忌仇,难得,难得。公孙爱卿,董仲舒是你的老师。你说,他当宰相,是否合适呢?”

公孙弘嗫嚅地说:“陛下,臣以为,要说为人和学问嘛,臣的老师董仲舒是天下的人望。可要说这丞相之才嘛……”武帝又惊诧了。“怎么,你倒认为不合适了?”

公孙弘却圆滑地说:“臣以为,要谁做丞相,是陛下的事。丞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必须对皇上您的话,言听计从,不能有一丝一毫违背圣意才行。”

武帝点点头:“嗯。你是说,董仲舒正直有余,能否与朕保持一致,还需考验?”

公孙弘连忙答道:“陛下所言极是。总之,这丞相人选,可要请皇上三思而行碍…”汲黯走上前来,质问道:“公孙大人,你一向把董仲舒奉为恩师,怎么今天,到了任用他的最好时机,你却拆老师的台呢?”

公孙弘却不以为然。“汲大人,您话可不能这么说埃您能举贤不避仇,就不能让公孙弘举贤不用师?”

“我没说不可以。可董仲舒有何不可之处?”

公孙弘不理他,径向武帝说:“陛下,臣不仅是为陛下着想,也是为恩师着想。这丞相之位,臣为之思考再三。陛下亲政近十年,圣意未必能全部实施,与丞相不能按圣意行事大有关系。

吾师董仲舒耿直有余,而顺从不足;如迎来为相,一旦与圣意有违,陛下便会碍于其名,惩之不是,从之也不是,结果,要么有损陛下,要么有损恩师。所以,臣以为,这丞相人选,要以能否符合圣意为准。”

汲黯瞅了他一眼,直言不讳地说:“公孙大人,你真是个老滑头。就知道一味逢迎!”

武帝却不以为然。“呃,汲爱卿,不必出语伤人,公孙爱卿的话也有道理,既为朕着想,又为他的老师着想,不必责他。东方爱卿,你说呢?”

东方朔半天没说话,此时却来了一句:“陛下,您身边有一人,大有赵绾之才,何不用之呢?”

“你是说朱买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