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龙欲火焚身 > 第74部分(第1页)

第74部分(第1页)

、西夏、高丽等国的君主派遣合者共同观此一战。

大宋重文轻武,数百年一如下去,早已不知武为何物,而武将在朝中受到文臣的排挤由来已来,皇帝此举实在出乎所有大臣之料。而一众武将心下暗喜,以为宋微宗已经下定决心改变重文轻武之举了呢!其实宋微宗是皇帝中的文人,凌云几首诗词早已名动天下,听说此交与外族女子决战之人正是文才卓绝之人,所以他兴之所至,下了如此一道圣旨。

而文学大家苏轼也鼓足了劲儿,为能够亲眼目睹此让他大生知己之心的年轻才子,让他想不到的是凌云居然能文善武,于是更加期待他能为大宋争一口气。闻名一世的晁补之、秦观、黄庭坚、李恪非等人皆有此想法,虽然他们身为文臣,然而眼光却是独到,知道重文轻武的弊端,然而蔡京把持朝政,他们敢怒而不敢言

凌云此次重出江湖如同一阵风暴,洒遍了大宋内外,而身在姑苏的李清荷、四公子也听到此消息,兴奋不已,纷纷收拾行礼,北上京城。

凌云一行俊男美女,登入姑苏,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而武林中人极其兴奋,纷纷上前与凌云打呼称,而凌云也和他们一一招呼行礼,见自己等人成了阻碍交通之人,于是来到松鹤楼,邀请众多武林人士共饮一餐,其间众人纷纷敬酒,凌云酒到杯干,豪迈之气赢得众人的好感,觉得邪帝真是人间奇男儿,而他们均表示愿与凌云结伴北上京城,凌云也豪爽的答应,闻此消息,整楼沸腾,害得过往的行人以为这里正在发生争斗,并请来捕快,然而捕快到来之时,见到楼中之人尽是武林中人,连忙避之不迭,生怕自己惹上他们,什么死都不知道,暗求老天爷保佑,千万不要在自己管辖之地出现大规模的挣斗。

好在他们喝饱饭足之后,规规矩矩的离开。这让他们绷紧的心弦松了下来。

江畔,微风徐扬,凌云一行百余人,包了几条大船;向北行去,时间不多,到达京城之际时间恐怕也差不多了,所以凌云并没有在此多作停留。一行在江中连走几日,不断有武林人士请教凌云武学问题,而凌云也大方的一一为之讲解,让他们受益菲浅,有了一人就有第二人,如此连绵不断,让凌云烦不胜烦,最后他干脆将他们召至近处,将两艘大船绑在一起,开起了武学课堂,日日为他们讲解,浑然是一个教书先生正用心的教导自己的学生,而百余人也都静静的听着,如此情景若是让别人得知肯定会大吃一惊,这么多的武林群豪相聚一处,不便没有争斗,反而规规矩矩的席地而坐,认真听讲。

武林群豪对凌云慷慨道出武学疑问,心下感激,直视凌云为师,与往日相比,他们对名动天下的凌云多了几分敬意和感激,而少了畏惧之感,凌云和他的女人平易近人,对他们从无瞧不起之心,让他们产生“士为知己而死”的念头。

凌云并没有收买人心之想,毕竟他只希望自己能够笑傲江湖,纵横驰骋就行,对权力欲望看得极淡,只是见他们如此诚心询问,所以为他们解答,而江面流寇闻知船上是名震江湖的邪帝,唯恐避之不及,不敢招惹,“大江盟”前车之前车之鉴尤在眼前,谁敢冒着灭派之险出招此煞星?

QQ群:1623145

第零九七章 凭栏望,吟诗填词

()

更新时间2008…8…7 14:42:03  字数:3711

凌云终日与群雄混迹一处,众女心无怨言,见凌云如此受人爱戴,喜之不胜,与有荣焉,对自己能够与此英雄人物共处一世,欣喜万状。而凌云本想籍此机会与众女一起游山玩水,可是经此一闹,如何抽出时间?所以对九美甚是惭愧,半个月后,询问之人渐少,毕竟老师传授了知识,学生也需要自行理解和领悟。终于到了第二十日,再也无人问询,让凌云松了口气。

这日,晴空万里无云,凌云与九美傲立船头,凭栏而望,群雄亦识趣的不来打扰,凌云对九女深情的道:“终日与这些武林朋友呆在一处,冷落了各位娇妻,心下甚为不安,唉!这些朋友太可爱了,让人难以拒绝。”

千寻道:“夫君且莫如此说,我们姐妹能有如此夫君,心下喜慰尚且未及,如何会怪夫君?而且正如夫君所言,他们真的很可爱,均是热血男儿,是值得交往的好汉,而且我们姐妹众多,一路上观江面景色,说说谈谈,倒不寂寞,只是辛苦夫君了。”

静素心淡淡道:“千寻妹妹言之有理,她的话正是我们姐妹共同的心声;凌郎不必存在愧疚之心;作为你的妻子,若是如此都不能理解,真是不配得到凌郎的爱。”

虚烟霞道:“现在总算清静了,你说过为我们姐妹一人一道诗词的,一年来均未兑现你的诺言,现在清静了,你总可以为我们姐妹补了吧!”

()

凌云苦恼不已,他还以为众女都忘记了呢!哪知道虚烟霞记得如此之深,其实他不知,千寻、飘雪、红袖终日无事之时就诵读凌云之诗词,让余下六女羡慕不已,可以说,虚烟霞此语正是六人的语言,当她说完,于是秀目期待的望着凌云,让凌云只有硬着头顶了,知道今日是躲不过了,而且自己若不为她们作上一首,她们心下肯定难过。

凌云道:“好吧!今日云淡风清,正是良辱美景好时光,为夫且将欠下的为你们一一补上,不过说好了,一人只能一首,多了反而不能表示你们在我心目中的唯一地位。”

她们闻凌云之言极是有理,所以纷纷点头同意,顿时船头清静,唯有滔滔江水不断拍击船底,六女紧张兮兮的望着凌云,希望他为自己作上一首应情应景之诗词。

凌云暗自苦恼不已,六首啊,不是一首,而且要与她们的性子相若,不然真是糟糕了。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六首与她们相符合的诗词,当下高兴的笑了起来,声音传得很远,在江面不断的回荡,武林群雄见凌云如此开怀大笑纷纷观望。

凌云大声道:“各位兄弟,你们今日且作个见证,在下此时为六位娇妻作诗填词,你们且听听。”

群雄都是喜欢热闹之人,而且前次与李师师比试,有一些人已经大开眼了,特别是《满江红》一词更是深入人心,此时见凌云为他夫人们作诗填词,纷纷叫好,仔细聆听。

凌云道:“第一首词为雨汐而作,离别十七载,而雨汐却日日思念为夫;为夫无以为报,且作一阙《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众女都是识货之人,静静的品味后哄然叫好,而雨汐喃喃的念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入木三分,正是雨汐之心境,云郎之心如此细腻,若不是他深爱着我,如何能如此精确的表达雨汐的心情?”秀目微红,痴望着凌云,见他神采飞扬,如若千军万马中之将军指挥若定,充满着男子汉的魅力,一时间痴了。

武林群雄之中亦不乏文采出众之人,听此一词赞叹不已,而一些莽汉虽然不识其中三昧却也跟着热闹,叫好不已,一时江面只闻人声,让过往的船只注目不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什么门派正此聚会,怕惹祸上身,连忙离开。

凌云笑着对雨汐道:“雨汐,不要发呆,为夫又要开始了;你且和姐妹们认真听听,若是不应对之处,你们可以提出,为夫改过。”雨汐这才从柔情中醒来,望着凌云舍不得移开自己的目光。凌云望着静素心道:“这一次且为素心所作,霞烟且莫发恼,你与添香同一性子,为夫要想出两首才可以,所以你俩人排在最后。”虚烟霞觉得凌云此话甚对,于是也不再反对。

凌云道:“素心兰心蕙质,美妙若兰,淡然若梅,为夫且作‘咏梅’一诗,与飘雪之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众女又是叫好不已,如此佳作,正符静素心之淡泊、宁静,与飘雪之“咏梅”有相似之处,却各具千秋,而且她俩人性子极其相似,这两首“咏梅”甚是搭配得当,想到凌云出口即是惊世之作,九女心下皆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