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鱼玄机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的某一天,可能还会进行追究。

果然,温璋一进来毫不理睬李言的见礼,只将目光径直投在鱼玄机身上。李言忙道:“这位炼师是……”温璋冷冷道:“大名鼎鼎的咸宜观观主鱼玄机。”随即走向裴玄静,问道:“听说是娘子发现了温庭筠被人下毒害死?”李言见此情形,更加惴惴不安,如此寒冷的天气,额头竟然微微出汗。

当日李言无意中冲撞温璋仪仗时,裴玄静已经见过这位冷面冷言的京兆尹,但她并不似丈夫那般畏惧其权势,只是平静地道:“是我与鱼炼师、王子殿下一道发现的,不过还只是怀疑,并没有十足的证据,未能肯定茶杯中的粉末就是毒药,也没有发现疑凶,甚至连凶手到底如何下毒也未能发现。”

温璋早已经从差役董同口中得知了事情经过,似已成竹在胸,沉声道:“让本尹来告诉你们吧,疑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一转身,将目光投在了昆叔身上。

众人犹在愕然间,昆叔结结巴巴地问道:“尹君竟然也怀疑是我?”只是他这次的神态,已经不似之前被裴玄静怀疑时那般反应剧烈,大概已经见怪不怪了。

温璋冷然道:“正是你!”顿了顿,又道,“不过,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你只是同谋而已,真正的主谋另有其人。”

众人无不面面相觑,一时不能领悟到他的言外之意,温璋便干脆地指着鱼玄机道:“她才是主谋。”

自从温璋一进大门,鱼玄机便已经感觉到他盛气凌人的敌意,可万万料不到他会指认自己为凶手,一时呆在当场,说不出话来。倒是昆叔最先为她鸣不平:“尹君可不要乱说,鱼炼师只在三个月前来过这里。”

这里绝大多数人对温璋又敬又畏,大气也不敢出,偏偏昆叔也是个几个例外之一。看上去,他对官府中人有极大不满之处,大约也是沾染了温庭筠愤世嫉俗流韵的缘故。温璋却连连冷笑,似是自恃身份,不屑去辩驳对方的话。

裴玄静正欲开言,李言暗中扯了扯她衣襟,示意她不可再去招惹京兆尹。一旁尉迟钧察言观色已久,见此情状,暗忖还是自己出面比较方便,便问道:“尹君这么肯定,可有甚么凭据?”温璋反问道:“王子殿下难道不知道么?”尉迟钧不知他所指何意,便摇了摇头。

温璋道:“那好,本尹就从头道来。”一指灵柩,又道,“这位温庭筠温先生,是我大唐极为有名的诗人,成名已久。而这位鱼玄机,自小就苦恋这位大诗人,之后更是成为温先生的记名弟子。当然,实际上,她是想成为温夫人……”

这并非甚么新鲜的故事,在场听过的人不在少数,但从堂堂京兆尹口中说出来,却是别有一番意味。众人目光一齐投在鱼玄机身上,她却始终很平静,仿佛并没有听进温璋的话,也没有感受到他咄咄逼人的气势。

温璋续道:“但由于此女的出身,出自大名鼎鼎的平康坊,温先生始终无法接受她。不仅如此,为了摆脱她的苦苦纠缠,还将介绍给当时任补阙的状元李亿作妾。只是,李亿也很快抛弃了她。此女从此对温先生和李亿怀恨在心,恨不得杀二人而后快……”

裴玄静不顾丈夫阻拦,忍不住插口问道:“尹君这样下结论,可有真凭实据?还是仅仅是个人推测?”

温璋对她贸然打断自己的话头很是不满,但对方毕竟只是个女子,因而没有发作,只道:“娘子安心听本尹说完!之后,鱼玄机便在长安咸宜观出家,仗着自己有几分容貌才华,写下‘鱼玄机诗文候教’红纸告示,艳帜高张,导致好好的一个道观,成了长安著名的风月场所,堪比平康坊。一年前开始,这位鱼玄机突然闭门谢客,开始从良了,成为长安的又一大奇闻。据说是因为李亿又回到了她身边。后来又有人说,那个人不是李亿,而是一个容貌酷似李亿的落第书生。不管这个人是真李亿,还是假李亿,不久后也神秘消失了。”顿了顿,又道,“本尹倒认为这个人就是真李亿,他可能想就此回到鱼玄机的身边,不过却被鱼玄机赶走了。”

他自黑着脸滔滔不绝,旁人也不敢随便发问。只有尉迟钧暗中同情鱼玄机,道:“这些事情我也曾略有耳闻,不过当事人的是是非非,始终难以为外人所明。何况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与温先生一案并无直接关联,又能说明甚么问题呢?”

温璋对这位于阗王子倒还算客气,勉强耐着性子解释道:“李亿重新来咸宜观找鱼玄机,她该高兴才对,为甚么将他赶走了呢?说明鱼玄机从来没有忘记过仇恨!对李亿如此,对温庭筠也是如此!所以,温庭筠被毒害一案,肯定是鱼玄机和昆叔串通好的杰作。”

裴玄静道:“尹君所言,自有道理,但这些推断前后并无内在的根本联系,前面的因,不一定能成就后面的果。如此轻率断案,如何能让人心服口服?”李言料不到妻子竟然敢当面顶撞京兆尹,阻止不及,只好亡羊补牢,忙道:“内子信口胡说,冒犯了尹君,还请尹君念在她女流之辈……”

温璋却似乎很重视裴玄静的话,一摆手打算了李言,道:“在一个独立于半山封闭宅邸,其间没有外人到来,温先生却离奇中毒而死,唯一可能的凶手只能是身边的人——昆叔。这一点,娘子应该没有疑问吧?”裴玄静不以为然地道:“可昆叔没有杀人的动机。没有因,又何来果呢?”温璋道:“所以本尹才说是昆叔与鱼玄机共谋——鱼玄机有动机,昆叔有时机。”

裴玄静却摇了摇头,又举出另一条她新发现的证据:她曾用院子里找到的小蚂蚁分别试过书房茶杯与茶壶中倒出的水,发现了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只有茶杯中的水有毒,茶壶的水并没有毒,这显然就排除了昆叔下毒的可能性。因为昆叔往书房送去茶水时,必然是一壶热茶水加上一个空茶杯。如果他要下毒,一定会选在只有他一个人的厨下动手,将毒药落在茶壶中,这才是万无一失之策。他又怎么会冒着被当面揭破的风险,下毒在茶杯中呢?原来早上的时候,她在书房中忙前忙后、忙进忙出就是为了证实这个。

这一证据极为有力,温璋一时无语。裴玄静又道:“尹君进来这里,才一会儿功夫,连温先生的尸首和中毒现场都没有看过,就急着下判断结论,是不是有些武断呢?”

温璋一怔,面色阴沉得更加厉害。李言正惶恐不安之时,却听见他决然道:“那好,本尹就看看受害人的尸体和现场再说。”径直走道灵柩旁,只那么微一探身,便立即露出了震惊无比的神色,看来他尚且不知道温庭筠尸首不坏之事。

尉迟钧道:“尹君发现了甚么?是不是觉得尸首面色如生非常怪异?”温璋没有答话,一时陷入沉思。

裴玄静上前道:“请尹君立即下令缉拿李亿,他目前有很大的嫌疑。”温璋很是意外,问道:“娘子怎么会这样认为?”裴玄静道:“李亿在温先生死前一天来过这里。昆叔曾说李亿没有下毒机会,因为昆叔每天要换洗茶杯、茶壶,我本来也这样认为。但刚才听了尹君的高论后,我认为李亿有很大嫌疑。”温璋道:“噢?说下去!”裴玄静道:“尹君之前提到,是温先生将鱼玄机介绍给李亿的……”她略带歉意地看了一眼鱼玄机,接着道,“以鱼玄机这样才貌的女子,李亿应该欣喜若狂才是,但不久就将鱼玄机休掉,听说是因为李妻裴氏嫉妒鱼玄机。对于这样的结果,李亿未必会感激温先生吧。加上昆叔说半个多月前,李亿曾到这里与温先生大吵了一架。温先生死前的一天,李亿又再次出现。这些应该都不是巧合。”温璋道:“嘿嘿,听起来有点道理。那么,李亿是怎么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下毒作案的呢?”

温璋这句话并无奇特之处,但正因为他说得太过顺畅,反而引起了裴玄静的特别留意。之前,他的态度非常肯定,一心认定是鱼玄机和昆叔合谋,不过,自从他看过温庭筠的尸首后,神态和语气均起了微妙的变化。他适才提及“下毒作案”,听起来,这位京兆尹已经完全可以确认温庭筠是中毒而死,他或许早已经肯定那些粉末就是毒药。果真如此的话,他一定知道一些她所不知道的情况。

这些想法不过转念之间的事。她顿了顿,便继续说明李亿作案的经过:“当时温先生一个人在书房,李亿多次来过这里,熟知情况,完全可以在昆叔不知道的情况下溜进书房。即使温先生发现,然他与李亿熟识,自然也不会叫喊,于是李亿便趁机往茶杯中下毒。”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就连李言也觉得妻子的推测合情合理。唯独温璋一再摇头,连声道:“不对,不对。”他那种显得很有把握的样子,更加深了裴玄静对他知情的怀疑。

裴玄静问道:“那么,尹君有何真知灼见?”这一句“真知灼见”,听得温璋心中甚是受用,但口中却道:“真知灼见?之前本尹的真知灼见不是已经被娘子判断为武断么?再也没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