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谋将周瑜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等到周瑜的主力船队杀上来时,曹军抵挡不住了,阵形被冲杀得七零八落。

洪大胡子甚至看清了曹操的脸。

“哈哈哈!”周瑜禁不住内心的狂喜,大笑起来,“传令下去,活捉曹贼者,赏邑万户。”

吴军将士闻听,人人奋勇。

眼见曹操身边的战船越来越少,忽然,曹仁和夏侯渊的六百艘战船返身杀回,一左一右,且要切断周瑜的归路之势。

周瑜大吃一惊:曹操用兵果然名不虚传,他并没有中我的调虎离山之计。

曹军不顾死伤,拼力死战,作风之强,是江东将士们从未见过的。

大将徐盛问:“都督,我们中了曹操的诱敌深入之计,曹军的战船太多。现在退出战场还来得及,否则,就可能被团团包围。我们已经重创敌军,算是胜利了。”

此时,曹军士气大涨,杀声震天。

周瑜十分镇静,忽然一挥手,坚决地说:“不能退,传令下去,猛攻曹操水军的中心大营。”

徐盛以为听错了:“都督,还攻啊!而且是中心大营。”

“兵者,诡道也。曹操估计我们受到三面夹攻,必然会退,一定会有更强厉的战术,绝不会想到我们不退反进。我们继续向前猛攻,就打乱了曹军的布署。擒贼先擒王,只要杀了曹操,曹军群龙无首,士气大衰,必然全军崩溃。何况,曹军对我们的战船还不熟悉,正是攻击的最佳时机。”

他果断地下令,指挥船全力杀向曹操的中军大帐。

徐盛劝阻说:“大都督,你这是指挥船啊!”

“只有这样,才能显示我血战到底的决心,才能鼓舞士气,舍生忘死。”

江东水军一见主帅的指挥船奋勇向前,还升起一面“周”字的大旗,迎风招展,都不顾个人生死,奋勇当先。

曹操想不到周瑜面对被包围的险境,竟然不顾兵家大忌,不退反进,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前面的保护船在江东水军的猛攻下,迅速减少。

“周瑜用兵,名不虚传。”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乃是用兵之总则。久耗对曹军不利,这是周瑜和曹操都很清楚的事情,以兵法常理而论,周瑜应该坚守不出,但和曹操这样诠注过《孙子兵法》的大兵家对垒,用兵法之常理,几乎没有胜算可言。因此,周瑜偏偏逆兵法之常理,在光天化日之下,主动攻击。在曹操认为最不可能交战的时候出兵,打曹军一个措手不及,全无准备。

“嗖嗖嗖”,不断有利箭射到曹操的船上,几个侍卫接连倒下。

“丞相,快退吧,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逞一时意气呢?”

曹操挥舞着宝剑,高叫:“我决不后退,要和江东鼠辈拼个鱼死网破。”

这时候,曹洪跑上船:“我们真的挡不住了,怎么还不保护丞相退下去?”

他见众人很为难,就给许褚使了个眼色,二人挟住曹操,跳上另一条小船。他们自曹操起兵之始,就跟随征战,不知救过多少次曹操的命,只有他们敢对曹操用强。曹洪看出来了,曹操也想后退,只是怕人耻笑。

曹操离开不一会儿,洪大胡子就冲上船来,一把重达六十三斤的鬼头刀,舞动如风。曹兵们脚下不稳,根本挡不住他。

洪大胡子不知曹操已经不在船上,见到四十几岁的人就杀。

曹军的战船太多了,江东水军仗着战船精良,将士善战,虽然未落下风,但也是苦苦支撑。

周瑜不顾危险,重新登上眺望塔,观察战局,果断下令。

“传令洪将军,斩下曹操的大旗,焚烧该船。”

曹操的中军大旗一落下,正在苦战的曹军将士一阵慌乱,接着,船上又燃起了大火。

周瑜叫过来几个嗓门更高的士兵,让他们大喊:“丞相死了,丞相死了。”

激战之中,谁也分不清这是真是假,江东水军由此精神大振。曹军则阵脚大乱。

曹仁和夏侯渊知道再死战下去,伤亡太大,对己不利,只好退出战场,保存实力。

吕蒙和甘宁率领一百艘新型战船,一度切断了曹军水陆大营的联系,但陆地大营的夏侯惇已经了有准备,曹操水军的战船又太多,曹军将士的骁勇顽强,也出乎他们的意料。蔡瑁和曹洪指挥水兵,保护曹操,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在夏侯惇的接应下,安全抵达长江北岸-陆军的驻扎地乌林。

曹操到了陆地上,立刻组织反击和防守,稳住了阵脚。

当晚,他竟然大摆酒席,宴请诸将。首先,他把战败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与众将无关,并上表献帝,自罚请罪。其次,称赞将士勇敢,包括那些败退的将士,他们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一律有封赏。最后,他声称已经有了破敌之策,保证三个月后,大败周瑜。

这样,曹军上下一扫失败的阴云,士气又恢复了。只有少数人知道,曹操最后的“破敌之计”是在说谎,对于这次失败,他也一直耿耿于怀,连夜召集所有参与此役的谋臣将领,检讨失败之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