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内华达山上的中国长城:出路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第一章(1)

那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梁上相思树的叶片在暮霭中变得更深更绿起来。大清国的山脉似乎要比现在空旷幽静了许多,一声鸟叫虫鸣便可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一顶简陋的花轿就是这时像一片红色的云彩飘进山道的。说是花轿,实际上按当地人的叫法只能叫“篼”,是一种山里人走山路坐的竹轿,有点类似于普通人家平时坐的竹椅。所不同的是现在这顶竹椅是用来抬新娘的,主人在椅顶上披上一块红布,插上几朵山里的野花,就成一顶花轿了。除了那些大户人家嫁姑娘用那种像模像样的大红花轿外,这一带村子里的姑娘要出嫁,几乎都坐这种花轿。那花轿有几样好处,一是经济,不管谁家姑娘要出嫁都坐得起,又不要花大钱特意去租用一顶回来;二是那种轿子体积小,又轻便,非常适合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蹦呀跳的,抬轿子的人也不会觉得太累。

抬轿子的是两个壮汉,脸膛红得发亮,虽然已经到了初秋的时节,有风从山梁上吹来,凉飒飒的,他们却都已经大汗淋漓,连拖在脑后的那条长辫子都湿透了,随着山路一颠一颠的,像条湿漉漉的草绳子在肩背上一跳一跳的。倘是现在,男人们都会为清朝那会儿男人们脑袋瓜子后面留的那条辫子觉得别扭难受,甚至于不可思议,实际上,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但是,随着清兵入关,男人留辫子便成了一种法令:“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

这样,便有了后来男人们后脑勺的那条长辫子。

跟在花轿后面跑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准确一点说,她是花轿里新娘子的婆婆,叫二婶。她一边跑一边央求两个轿夫跑得快点再快点,她说:“行行好你们,再不快点孩子他爹就闭不上眼,就要再苦苦熬着,就没法断气,那样孩子他爹多遭罪呀!咱活着的人怎么好忍心看着他那生不生死不死的样子呢?就算我求你们了!”

两个轿夫都是一个村里的人,说话也随便,他们说,“我们已经在飞了,再快连我们都要给累死了。你还要我们怎样?再说,你没看见这山路颠吗?要是再这样颠下去,新娘子的尿恐怕也要给颠出来了,到时在这半路上也没得换裤子,谁担待得起?”

后一句明明是粗话,是专门说给轿子里的新娘子听的。轿夫说着,自己一脸的坏笑。新娘子自然没有一点的思想准备,听着,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心里说两个轿夫真的好粗俗,那说的是什么话呀!怎么可以那样乱说?但她这时心里也急呀!她知道这种时候两个轿夫得罪不得,马上嘴甜甜地说,“两位大哥,我婆婆说的是,我公公怕是要看我和念祖哥拜堂成亲了才愿意走的。他老人家这一辈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就麻烦两位大哥多辛苦了,小的在这给二位行礼了!”

新娘子说着,真的在轿子里冲着轿夫作揖鞠躬,行了礼数。

两个轿夫跑得辛苦,听新娘子嘴巴甜甜的,幽幽的,再苦再累也不觉得了,就跟新娘子打趣,说:“是新娘子自己等不及了吧!却还要找什么借口?别急,天黑之前我们一定可以赶到,不会耽误你跟新郎官上床的。”

新娘子毕竟没有经验,脸皮又薄,这回脸红得就像是贴了一张红纸,不懂得要怎样还口。

二婶急了,赶紧替新娘子解围说:“二位兄弟就饶过我家媳妇不行吗?我家媳妇可是一个脸皮薄的姑娘,经不起你们这样作弄她的。”

第一章(2)

两个轿夫说:“脸皮再薄,过了今天晚上就不会薄了!”

两个轿夫说着,自个都阴阴地笑起来。

二婶嗔着:“去去!别欺侮我们家田姑娘了好不好!”

田姑娘也在红布帘子里说好话:“小女子这边谢两位大哥哥了!”

这话说得极甜,两个轿夫就是再不老实,也不忍心去作弄她了。

轿子上坐的新娘子姓田,叫田玉莲,是属于长得漂亮的那种女子。白白净净,一双眼睛水灵灵的,就像是在水里浸着。他们这一行人是从女子的娘家田厝村出发,要往唐山凹村女子的新郎官唐念祖家里赶的。新媳妇的公公得了一场重病快要死了,人在堂屋前躺着却一直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留一丝气脉,两个眼珠子直直盯着屋顶也不转轮,那死不死活不活的样子到现在已经三天三夜了。还在头一天的时候,二婶就问着自己的男人——田玉莲的公公说:“念祖他爹,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想跟我和念祖说?那你就说了吧,我们在听呢!”

第二天,二婶又说:“念祖爹,你是不是还有啥事放心不下的?那你快说出来吧,我和念祖替你去做就是了。”到了第三天,二婶已经哭得泣不成声了,她说:“我知道你是舍不得丢下我和念祖,舍不得就这样走了,可人硬不过命,人这一辈子命长命短,天地公都已经给定好了的,寿数到了就是皇帝爷也没法子。何况我们平民百姓?这辈子我们的缘分已经尽了,我们就等着过下辈子吧!下辈子我们从头再来,我们仍然还做夫妻,你和念祖还是父子,我们还是好好的一家子。这下你先走一步,过几年我们就找你去……啊?你听到了没有?你倒是快说话呀!”

二婶像哄小孩似的东一句西一句地说着、哭着,但不管二婶说什么,田玉莲的公公像是没有听到二婶的话似的,几天里依然还是那种刻板的表情,看似已经死了,却咽不下最后一口气,气脉尚在。

依这一带的说法,说给死了的人穿上最后的那身衣服叫老衣老服。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凭经验给二婶提醒说,赶紧给他穿上老衣吧,穿了老衣他自然就走了。你不给他老衣穿还叫人家怎么上路?

可是老衣都已经穿好了,却仍然不死不活在堂屋里躺着,二婶就哭得更惨了。二婶说:“冤家呀!你心肠硬,你想走就眼睛一闭走好了,你这样子我们心里害怕呀!你是不是也想把我们给吓死了是不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吓我们?”

二婶看着在床前站的儿子唐念祖,唐念祖这一年已经二十三岁,面对这种情况,却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看到他,却让二婶突然想起念祖他爹平时天天把唐念祖的婚事挂在嘴上,这下,她就想,念祖他爹该不是没看到儿子成亲不肯走吧?她把唐念祖叫到一边说:“儿啊,我想你爹八成是想看你拜堂成亲想的,不成亲他闭不上眼呀!娘想好了,娘这就去田厝村把玉莲姑娘接回来,跟你一起拜堂成亲吧!”

唐念祖说:“人家田家不是要下聘礼吗,我们哪来的钱?”

这句话彻底打击了二婶,她想自己真的是给急糊涂了!怎么就没有考虑到那事呢?不就是因为没钱给田家下聘礼,才使得唐念祖和田玉莲迟迟无法成亲吗?

事实上,唐田两家的这门亲事是两年前就订下来的,后来因为唐家付不起聘礼,就一直拖着没把新媳妇给娶回来。不说唐念祖着急,更急的其实是他的父亲,连一个儿媳妇都没法娶回来,那是很丢面子的一件事,这也成了唐念祖父亲的一块心病。天天在心里念着,叹着。二婶眼泪汪汪地说:“你爹冤呀!你爹是一点儿也不甘愿这样撒手就走呀!他一定想看着你和田姑娘拜堂成亲的,不看,他合不上眼的。”

第一章(3)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