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 第75部分(第1页)

第75部分(第1页)

吴大人冷冷哼了一声,说道:“司徒小姐言重了,想小姐与皇后娘娘本是姐妹,本官如敢怀疑小姐,岂不是疑心皇后娘娘,疑心司徒大人。也罢,既然你和沈都督都如此说,我便先将他放了,只是若本官发现他的确是宋人的细作,定不会轻饶了他。”

小花又行了一礼,施施然转身自去了,在帐内等了一会,便见耶律隆带着张平也回来了。

小花见了张平,赶紧跑上前去,含泪道:“张校尉,你受苦了,都是我连累了你。”

张平笑着摇了摇头:“司徒小姐,你放心,他们刚在水边抓住了我,沈将军便到了,也没时间难为我。”

小花点了点头,问道:“张校尉,我不是要你略送一送便回来吗,为何你到现在才回?”

张平听问,叹了口气,说道:“司徒小姐,那韩王倒真是个好人。他担心此事牵连到了小姐,刚离了我军弓箭射程的范围,便钻进了芦苇滩中,用石子击打出声,做出宋人劫营的样子,想要为小姐洗脱了嫌疑。我见了,也不由感佩他的义举,故将他一路送了回去,直到亲眼看到宋人将他从河中救起,方才赶了回来。”

耶律隆听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宋人得知韩王在此处,昨夜真的前来劫人,没想到竟是他所为。如此一来,吴大人即便怀疑,也不好发作,只是他心中必定生了嫌隙。也罢,我只能先逼着他率军赶往铜陵驰援,等两军会合之后,我便奏了皇上,辞了这都督之职,和你们一起回金陵去吧。”

小花与张平听了,都是黯然无语。只见唐军又歇息了三天,方才趁着宋军不备,悄悄拔了大营,竟是向南兜了一个大圈子,绕到宋军身后,直奔铜陵而去。

那郑彦华见了小花,脸上也有三分愧色。耶律隆和方君论商议了一晚,却是以失了池州的罪过,自请免职,也不等皇上下旨,便将军中的事情与将领们交割清楚了,只带了十几个护卫亲随,和小花一起回金陵去了。

众人走了整整一月,方才回到了金陵,耶律隆与方君论先回朝当面奏报了圣上,自述失职之罪。李煜听了,无奈长叹一声,只得下旨免去了他二人的官职爵位。出得宫来,方君论自回府中去了,耶律隆却是和小花两个步履沉重地回到了司徒府。

阿桃听说他二人回府,早就从府中迎了出来,含泪将小花拥在怀中是看了又看,又仔细打量一下耶律隆,见他形容清瘦,不由叹道:“隆儿,你的事情,崔副尉已经回来和老爷说的是一清二楚,此事须怪不得你。老爷现在书房,你尽管放心去见他好啦。”

耶律隆点了点头,长叹一声,便向周宗书房而去。小花见了,赶紧在他身后叫道:“隆哥哥,我和你一起去。”

耶律隆还未答言,只听阿桃在一旁说道:“既然都回来了,我也和你们一起去。”说完,一左一右拉了他二人的手,陪着他们进了书房。

周宗正在书几旁闷坐,见了他们,微微点了点头,叹道:“隆儿,你要回来,这样大的事情,为何不早点写信告诉我。你虽失了池州,皇上也知道是郑彦华拥兵不救的缘故,接到你的辞呈之日便已下旨赦你无罪,仍令你统领军防。如今你自动请辞,岂不是正好遂了那些小人的心愿。”

耶律隆听了,恭恭敬敬答道:“司徒大人,非是小婿贪生怕死,临阵推脱,而是唐军之间嫌隙日深,尾大不掉。我虽名义上是三军统领,可一切调度指挥的权利仍然在司空大人的手中。唉,如今前线军情紧急,如果因我之故致使军中哗变,只怕更是军心涣散,斗志全无。事已至此,小婿恳请司徒大人奏了圣上,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周宗听了,默默摇了摇头,“隆儿,你的话我如何不懂。只是你们个个都以为皇上心肠柔软,易听人言,却不知道他早已下了决心与社稷共存亡。我受先帝所托,便是拼了身家性命,也只能与皇上共进退。”

第十二卷 朝来寒雨 2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8…28 7:21:07 本章字数:4580

小花听了,含泪道:“爹爹,我知您对南唐忠心耿耿,可是逸儿弟弟尚小,便是二姐姐和皇姐夫,若是天意难违,又何必白白送了性命。这天下之事,兴衰皆有定数。若能保金陵不失自是最好,若不能,我们尽可远赴异域海疆,又何尝不是另一条出路。”

周宗长叹一声,低头想了想,说道:“小花,你既然已经回来了,还是与隆儿早早完婚吧。一是免了外人闲话;二则你从此便不算我周家的人,也减了我顾盼担忧之情。”

小花见了,还要再劝,只听阿桃在一旁说道:“老爷说的极是,这嫁妆早已置办妥当,我明日便让人选个日子来,如今既然在打仗,一切从简也好。”

周宗点了点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自便。阿桃见了,忙拽了耶律隆和小花的衣襟,将他们拉出了房门,走到内院,方才转头对耶律隆说道:“隆儿,我看多说也是无益。老爷说的对,你二人不如尽快成婚,以免夜长梦多。等你二人成亲之后,我们便是一家人,还有多少劝不得的?”

耶律隆听了,赶紧鞠躬行了一礼,说道:“小婿但凭司徒夫人吩咐,我即刻便回去与夫子商量一下。”

阿桃点头道:“隆儿,如今各色都是齐备的,你挑个日子便来接小花过府,且莫为了那些虚礼俗套白白浪费了功夫。如今四处兵荒马乱,便是仓促了点,为你二人终身计,终究也算不得什么。”

耶律隆答应了一声,转身自去了。阿桃和小花回到屋中,小花见阿桃翻箱倒柜,拿出一套大红色的嫁衣来,不由红了小脸,笑道:“娘亲,原来你都准备好了。”

阿桃轻轻一叹,将嫁衣在小花身上比了一比,说道:“小花,这衣裳可好看。娘亲前日才做好,没想到你今天便回来了,娘若能见你穿着它开开心心地嫁了出去,此生也就再无牵挂。”

小花仔细瞧了那嫁衣,见裙角上用金针银线密密织了无数朵流光溢彩的掐丝牡丹,衣带红绫都用珍珠坠角,一方大红的盖头上却又绣了两只活灵活现的金色鸳鸯,不由叹道:“娘亲,这衣裳果然漂亮的很,你一定费了许多工夫,想来我也不过就穿一天,倒真有些可惜了。”

阿桃笑道:“我成天在家中,闲着也是闲着。女儿家最要紧便是嫁个好人家,虽是一天的功夫,却是一生的大事。唉,你若穿了这身衣裳,只怕隆儿要瞧花了眼去,呵呵。想这世间,哪里还有比我家小花更美的新娘子。”

小花嘻嘻一笑,躺倒在阿桃怀中,说道:“娘亲,你是偏心小花,所以才这样说。我大师伯的两个女儿也漂亮的很,还有我大姐姐和二姐姐,可不都比我漂亮。”

阿桃听了,叹了口气:“女儿家倒也不用生得太美,只怕上天折了福分,却不肯给一段好姻缘。还好你与隆儿情投意合,不然娘可要担心死了。”

小花一笑,伏在阿桃膝上,只是对着娘亲撒娇,东拉西扯说些闲话,直到掌灯时分,仍听见那后院之中,母女两个欢声笑语,倒显得偌大的一个司徒府冷冷清清。

第二日一早,便见到方君论带着家下人等来到司徒府拜谒,说已选好了日子,特意来请司徒大人和夫人示下。周宗见朝中事务繁忙,便将小花的婚事交与阿桃一手打理。阿桃见吉日不过便是两个月后,倒也慌张起来,忙得是脚不点地,领着家人又打点了一月,见事事俱全,再无遗漏,方才略松了口气,终日陪着小花,絮絮叨叨,无非是千叮咛、万嘱咐,放心不下而已。

耶律隆见已择了婚期,也不便日日登门,听闻唐军在铜陵大败,和方君论又合计了一夜,将方家的地产大部分折卖成了金银,将那各处的老家人和雇工召集起来,愿意留下的便与田与屋,做颐养之资;愿意跟随的便分成两拨,绕道湘南,一拨去往苗疆,一拨去往吐蕃。那些个巧手工匠见兵危日近,也有大半愿意带了家眷随方家一起离了金陵。方君论和耶律隆见了,也是整整忙碌了一月,方才略略理出了个头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