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黑暗课堂 > 第84部分(第1页)

第84部分(第1页)

中国援助东德建立的fc…1枭龙战术机的生产线和大修线,就是坐落于这座岛屿。这也是为了安全考量,毕竟,战术机生产线这种极其重要的生产线,只能放在安全的发后方。

吕根岛这座岛屿,相对于东德其他地区而言,防御beta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安全的。

至于,人类国家之间的战争,暂时并不在考虑范畴。毕竟,现在那个国家要是开启人类国家之间的战争,那就是人类公敌、千古罪人。

尤其是东德这样欧洲前线国家,非但不会遭受来自人类国家的战争攻击,而且,躲在东德后面的那些国家,都是哄着东德,千万要挺住。

现在,中国运输而来的工业设备,不断的被卸载。其实,这些工业设备,并不先进。仅仅是中国吃透了美国和苏联提供的第一代战术机的生产技术后,经过多年摸索,逐渐开始搞出了国产化的歼8生产线。

枭龙战术机生产线,本来就是淘汰的歼8生产线改组而来。但中国的战术机生产线有一个特点——产能大!

不像其他国家对战术机零件搞的那么精致,以至于组装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维护也很麻烦。

中国的战术机追求的都是结构精简,比如,f…4战术机大约有700多万个零件,这么多的零件,即使有图纸,想要组装起来也非常麻烦。

苏联的战术机,已经进行了精简,减少到大约500多万个零件,生产和维护的要求极大的降低了。中国的j…8战术机则是精简到了300多万颗零件。

简化了零件的数量,虽然也减少了不少的功能。但却是为量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假设不简化的话,以中国的生产力,每年生产几百架战术机,远远不够前线的消耗。但简化之后,中国的战术机月产能就可以超过1000架,量产带来的是生产成本降低,以及更易于维护。

枭龙战术机很大的程度上接近于歼8战术机——易于维护、容易量产。

而东德的战术机部队,已使用10个月时间,估计也是深有体会。接下来,由中国枭龙战术机的原生产商——成飞公司的团队的帮助下,以及原本东德的fc…1的维护人员和战术机卫士的帮助下。

生产正在迅速的组装,并且,逐步开始投产。实际上,组装生产线并不复杂,东德自己吃透后,都可以搞出更好的。

但关键是,多年来东德并没有自己搞战术机生产的经验,中国帮助东德方面补课。而随着生产线的投产后,各种相关的零件也是由东德的工厂自己生产。换做是其他国家,肯定是不行的。但东德好歹是世界前十大工业国,现在的东德比工业产值,甚至超过中国。

大量的零件生产任务被分给了东德几千家工厂之后,整个东德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最怕的不是任务困难,技术攻关难度高,而是怕找不到方向,一旦指明了方向,而且,以东德的能力是可以完成的了的。

于是,东德数百万计的产业工人,爆发出了力量。

首先,东德方面先尝试按照说明书组装——把中国生产出来的零件,不断的学习说明书和技术资料,仅在格纳库里面,以手工的方式进行组装生产。

实际上,这是全球大多数国家战术机的生产模式,只有极少数国家,才掌握了战术机快速量产的技术。

这少数国家既是美国、苏联和中国。

除此之外,就连英国、法国、瑞典、以色列、日本之类的国家,战术机生产都是以收工的方式把几百万个零件一个个组装起来。其组装的效率也非常感人,每个月生产几架战术机,能生产十多架二十架就算是量产了!

而中国通过不断简化战术机的零件,使得其生产逐渐开始接近于汽车行业那种高效率的生产。

提供给东德的生产线,也是量产每月可以组装100架战术机,年生产1000多架战术机的流水线。

不过,生产效率除了取决于组装生产线之外,更关键的是合格零件的生产,即使中国简化了战术机的零件,总共也想需要316万个零件。所以,能完全国产化生产战术机的国家,必然是工业强国!

东德就非常符合这个条件!

尤其是,东德的2000多数技术人员,拿着全套的零件,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一台fc…1枭龙战术机给组装起来。

之后,试飞卫士驾驶飞行和射击,基本上运行正常,没有出现故障。

负责枭龙战术机研发的总工程师杨伟,看了之后,也表示说道:“东德的同志很有干劲,技术工人的素质也非常高。预计,fc…1枭龙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就可以组装完成,7月就有希望试产,也许,明年就能量产了!”

量产并不取决于生产线,而是,东德的工业体系,可以生产全套的零件和部件。几百万个零部件,分给了整个东德的工厂生产。

一旦东德的工业体系释放自己的产能,那么……战术机的数量将以每年上千架效率供应前线,另外,还可以通过出口给其他国家,给东德赚取外汇,缓解其经济上的困难。

前提是——东德能挺得过83年,83年,在枭龙战术机还未量产之前,东德处于比较虚弱的时期。

当然了,中国刚刚带来的400架枭龙,暂时也可以让东德获得喘息的机会!

如果连83年都挺不住的话,东德就不值得中国继续投入资源……(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再遇第666中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