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黑暗课堂 > 第47部分(第1页)

第47部分(第1页)

当然了,等到地产行业增长乏力的时候,相关的工业产能也会因为缺少市场而开始过剩。

不过,muv世界就怕产能不过剩,如果产能过剩了,求再过剩几倍吧!

“所以,先定一个小目标,一线城市房价逐年上涨,逐渐涨100倍!”李锋作为政策的制订者,完全没站在未来哀号买不起房的小资产阶级那一边。

……

商品房政策暂时采取试点,圈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作为商品房改革试点城市。

这些城市,允许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地产公司,而且,为了深化改革,地产公司要采取股份制,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股东不少于100名,股东身份仅需是共和国合法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即可发起。

首批商品房开发公司,不超过10家。其中,大多数是一些国营的建筑公司发起,也有少数是私人的企业。

深圳特区,某个下海经商,倒腾进出口贸易的青年王九,拿着《参考消息》向着自己的员工和合伙人,激动的表示:“地产大有可为,绝对赚钱。试想一下,深圳和对面香港房价相差近百倍,就知道,绝对有搞头!”

“但是,老板……我们是前线国家!没有大海作为天险,谁敢买房子?”一名员工说道。

“beta在西北地区,要打到这边来,欧亚大陆,差不多都完蛋了,随便做什么生意都是完蛋。”王九说道,“更何况,我们的卖房子,房子到时候脱手,换成钱,兑换成黄金之类硬通货,欧亚大陆完蛋,可以逃到美帝吗!要逃跑的话,我们这边靠海,逃的最快!”

众员工想想也是,共和国跟beta打了十年了。

目前,防线还撑得住,对比其他国家,一触即溃,共和国的军队,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更何况,即使要逃跑,也得赚够了钱,才有本钱去后方国家,醉生梦死呀。

然后,千科公司毅然决定,转型成为地产开发公司。

……

凤巢基地,也是首批获得地产公司批文的单位。为了筹集资金,实现反攻beta巢穴,抢夺g元素的大业。

众人也没有放弃地产公司赚钱的计划。

获得批文后,李锋为法人代表,成立了凤巢地产公司。

这个地产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实际上,大家拿不出这笔资金,但是,政府以技术授权费的名义,向大家支付了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然后,凤巢地产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参与了首届政府地皮的拍卖活动。以800万元的价码,买下了京城一副1。3万平米的土地。

凤巢地产公司,也是先声夺人……

拿下地皮之后,没有采取传统的方式动工,而是,搞——装配式建筑!

所谓装配式建筑,在17世纪已经出现,既是预制建筑构建,然后,在建筑工地进行组装。

以此时共和国的实力,已经能搞装配式建筑。不过,由于人工成本很便宜,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并没有成本优势。相反,由于装配式建筑对于构建的标准化和设计的科学性要求更高,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在国内暂时还未普及。

但是,凤巢公司目标是促成国内的效率和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要采取各种科技含量更高,效率更高的建筑方式。

实际上,这种建筑方式只要大规模的推广,成本肯定比传统的建筑方式要低!之所以成本没降下来,正是因为没有被推广开了!

一个月之后,凤巢大厦开始了惊世骇俗的搭建过程——只见到,现场如同工业流水线一般的盖房子。各种的房屋所需的构建,完全像是搭积木一般,一个个的被工人组装上去。

几乎每一天,大楼都有新的变化。

于是,吸引了整个京城成千上万的吃瓜群众的围观。

到了十一天之后,工程队已经撤走,并对围观的吃瓜群众和记者表示:“已经竣工了,剩下就是验收,应该没问题。质量是过硬的,比正常速度盖的大楼,还要结实。毕竟,我们采用了更科学的设计,据说,用了每秒钟多少亿次的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比当初造原子弹的计算机还要强大万倍。”

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是来看个新鲜。

然而,凤巢大厦既没有卖掉,也罕有租客前来租用。

这让大家感觉到很尴尬——难道水土不服,连盖楼,都不赚钱?!不赚钱,哪有能力去提升生产力啊!

消费者们,你们的政治觉悟那里去了?为国买房,不,是为全人类的生存权而买房啊……

由于群众觉悟比较低,反应比较迟钝。造成了,凤巢大厦地产项目,虽然盖楼速度创纪录了,但却每人买账。

此前,李锋的定了一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再说。然而,这个小目标看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第十三章 赚一亿

好在,凤巢大厦竣工后,国内的宣传机器就开始发动,拼命的吹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