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商品价格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三,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压缩了许多商品的超额利润,也使商品价格下跌。第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出口,推动国际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激烈竞争。第五,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总需求不足。此外,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中政府的不当政策及企业的不法行为也是引发通缩压力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在网络泡沫和企业诚信危机的重创下,国内需求持续不振,经济迟迟没有强劲复苏,伊拉克战争又再度为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在全球通货紧缩的预期下,进一步引发了经济不景气和物价进一步下跌,使物价陷入恶性循环中。首先,由于预期物价要下降,人们就会延期消费,导致商品的需求低于正常状况,生产厂商面临产品价格和利润下降的压力;其次,物价下跌意味着存货贬值,厂商利润被压缩,中间商的生意更难做,整个生产供应体系的运作受到影响;第三,在资金借贷方面,将来物价下跌,使债务人须偿还的本金实际价值远远高于当初预期,本金和利息的负担增加造成债务人无力偿还,又将给金融机构带来坏账,因此通货紧缩对资金借贷常常会造成强烈的抑制作用。

根据这些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析,目前美国各界专家提出的对策有:尽早大幅降息、提高公共开支、降低税收、增加购买公债以降低长期利率、在银行体系放注资金以鼓励放贷、通过购买外币压低美元以提高进口物价。为此,布什政府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以刺激美国经济。2001年,布什政府推出一个为期10年﹑规模高达725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以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并通过取消股息税来支撑美国股票市场。

日本经济白皮书则认为,持续放松银根对消除通货紧缩十分重要,加大货币供应量可以诱使日元贬值,从而给实体经济带来有益影响。

但美国和日本的有些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却把全球通货紧缩的责任归到了中国身上。根据他们的分析,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市场的商品价格逐年走低,而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出口商品价格也是不断下跌。因此,他们便把全球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价格下跌的原因归因于中国廉价商品对国际市场造成的冲击。但这些分析言论有意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目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仅为5%左右,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尚不到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因此将世界或日本的通货紧缩归咎于中国出口的廉价商品是没有道理的。

4、日本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

在美国引导下,日本充当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急先锋。

自2002年底以来,日本官方及公众媒体大肆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

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英国的《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扩散至台湾、香港甚至全球,中国应承担起将人民币升值的责任。”此外,黑田东彦还建议,如中方认为此代价过高,可考虑与发达国家合作行动。

2002年12月初,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公开要求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汇率,并且表示,如若不然,其将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把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一项议题,要求其他国家通过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那样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

2003年1月28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题为《中国出口增长加剧日本通货紧缩》的文章,指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今年3月6日前后,日本国会参议员山本一太发表言论,指责中国应将人民币升值,以减轻因输出通货紧缩而对日本和全世界经济的影响。此人还把中国形容为“7头大怪兽”———即使有3个头出了问题也可前进,日本拿它没办法。与此同时,中国台湾媒体报道说:“日本朝野上下都开始担心中国廉价劳工及土地带来的影响。”

2003年2月21日,全球七大工业国集团(日、美、英、法、德、意、加)会议召开。2月22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提案,要求通过一项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据称在七国集团会议历史上,尚无讨论非成员国货币问题之先例。至此,国际上一度甚嚣尘上的“人民币升值论”达到了最高潮。

在七国财长会议中,盐川正十郎再次谴责和抗议中国的人民币政策,说中国不断加大向日本输出廉价产品,是日本通货紧缩的重大原因,再次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他说:“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而且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源于此。”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它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的汇率。

而来自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日本对中国贸易顺差高达万亿日元。

针对国际上以日本和美国为首的“人民币升值”与“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调,中国政府和学术界迅速予以回应。

七国财长会议开幕当天,中国财政部长项怀诚在接受《赫尔辛基新闻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认为提高人民币汇率“毫无必要”。他解释说,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日本的1/4,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无疑被“夸大”了。

最终,在此次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美英等其他工业国因对伊战争阴云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担忧而无暇他顾,日本提案就此流产。故有国内研究人士称:对伊战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

虽然如此,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的提案仍被视作西方国家意欲在中国克隆“广场协议”的一个信号。

日本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国际上许多人的反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事司司长托马斯·达森直言不讳地说,IMF并不赞同日本关于中国人民币贬值导致通货紧缩波及其他国家的观点,他还重申IMF的长期立场是,不打算对中国施加压力使其采取更加自由化的外汇制度。

但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还在不断出现。2003年3月2日,日本一家主流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再次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家纷纷输出“通货紧缩”,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及劳动力成本低廉,造成亚洲地区工资收入和房产价格下跌,导致通货紧缩的扩散。

日本某主流媒体也以《人民币升值遥遥无期》为题哀叹日本强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努力没有结果,该通讯社引述日本财务省官员的话说:“中国不可能在两三年内采取措施让人民币升值”,因此,建议日本当局对中国要打持久战,称“日本政府内部要求中国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向愈发高涨。虽然日本此举旨在激起国际舆论以阻止中国出口急剧扩大的势头,但是,对最重视稳定成长的中国做工作是很困难的,日本将不得不在此事上打长久战……由于货币问题关系到主权问题,作为日本,只能在多国协作的机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意见交换。”

以此来看,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将是一项长期政策。经历过1985年———1990年日元升值引发泡沫和90年代至今的经济萧条的日本人,对一国货币升值将会对该国经济带来的一系列的长期不利影响实在太清楚了。

日本迫切要求人民币升值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

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漫长的经济衰退期,内部需求严重不足。按照日本2003年财政预算,日本中央和地方长期债务总和将达686万亿日元,约为2001年实际GDP的倍,创下发达国家最差财政状况新纪录。由于巨额政府债务,日本已经没有实施财政政策余地。因此,诱导日元贬值,将经济政策重点由财政政策转向货币金融政策。从政策层面看,这是日本政府改革措施乏力,难以找到经济复苏出路的一种表现。

其实,日本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日本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造成的。沉重的不良债权压得日本银行业喘不过气来,资产规模排名世界第一的瑞穗控股,由于坏账长期无法消除,2003年1月21日宣布整个财政年度亏损万亿日元(约160亿美元),而不良债权的形成却是80年代后半期日元升值造成的经济泡沫带来的。

日本部分大出口企业希望通过日元贬值提高企业收益。日本汽车、电机、精密机械等出口关联企业总体欢迎日元贬值,丰田、本田、索尼等企业希望借此扩大盈利,本田公司认为,如果日元贬值1日元,盈利将增加100亿日元,索尼认为日元贬值1日元,销售额将增加300亿日元,营业利润将增加80亿日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