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千年历史的另类展示:最中国史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周王丧气地说,他就那么点人马,来与不来一样,烽火戏诸侯,发兵打申候,虢石父给朕出的两个馊点子啊,看来这回八成要把朕害死了!

我不屑地说,我们真的打不过城外的申侯和犬戎吗?都没有试过。

周王听了我的话,命令虢石父迎战,虢石父率领两百乘兵车,出城迎战,半柱香后,被戳死,申侯和犬戎趁乱杀进城来,犬戎那些土狗们一路上焚烧、杀戮、抢夺,像蝗虫、像龙卷风一样慢慢向宫室卷来,我和周王连忙带着伯服,在郑伯友的护卫下,从北门出城,逃往骊山。

犬戎兵追至骊山之下,将骊宫围住,郑伯友建议舍弃骊宫,投奔臣国,于是周王同意一把火烧了骊宫,我们在烟雾掩蔽之下逃离。

逃了不到几里地,郑伯被乱箭射死,犬戎先锋满也速围住了周王的车,犬戎主赶来,将周王一刀砍死,又将儿子伯服一刀砍死,我们一句道别的话都来不及说,犬戎主看了我一眼,眼睛发光,一把把我被抓起来,丢到后边一乘小马车上。我想大哭一场,但是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早前介入了我的人生,就像石头从天上掉下来砸中我的头,来路不明,无处可逃,今天,他们死去,也是一样一样的。

经过一座丘岭时,忽然从斜边上冲出一彪人,有二三十号人,他们赤膊上阵,不披甲,不穿鞋,动作轻快,不回头,不怕死,杀声震天。

犬戎主一惊,连忙收拢人马,形成队列,我的马车被挤到一边,没想到这彪人,并没有重点攻击犬戎主,而是冲我围拢而来。

为首的一个人一刀劈死了马夫,转身捅死了一个犬戎士兵,剥掉他的盔甲,然后披到我身上,我看了一眼,给我披甲的人正是洪德!每次狼烟升起必定勤王的洪德!这次他一身简装就来了,就像他第一次到我村子时那样,我看到他的胡须在阳光下依旧金黄,柔软,可爱,令人向往,我跪坐起来,紧紧地抱住他,拖住他,死不放手。

他挣脱不开,干脆上了马车,他手下的骑手上了马,赶着车,向远离犬戎军的方向,向骊山以南一马平川的旷野奔跑而去。

我回头看到犬戎主指挥车乘追击,还有零星的箭射过来,但是他们太笨拙了,洪德的勇士们让他们迅速马失前蹄,我们也很快逃到了射程以外,犬戎也放弃了追赶,他们还要忙着回到镐京继续抢劫和奸淫呢!

正午时分,我们逃到渭河边上,洪德清点了一下人数,整整三十人,活着的勇士十有六七。

洪德扶我到渭河边上洗脸,他认真地擦掉我脸上、头发上的血迹和烟污,然后说,姒姑娘,我们很快就回家了,我又可以跟你讲故事了。

我费劲地咧了几下嘴,终于笑了开来,我告诉他,我不要听狼来了,你要讲一个新的。

洪德说,好的,我讲一个新鲜点的,我可不止这一个故事。

喝了水,饮了马,洪德扶我登上马车,他拿过我的手,放在他的手心里,紧紧捏住,然后我们离开渭河河畔。

我知道,从此之后,我将从史家记载上干净地消失,但我的幸福和我的人生这才刚刚开始,我才二十岁呢,来日方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前言

驴行天下网关于湖南张家界一处名叫“神鹰护鞭”的岩石景点的介绍,援引了一则如下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下令用巨石建造万里长城。观音娘娘同情卖苦力的流民,便剪下一束头发,送给每个流民一根拉运巨石。秦始皇想,一根头发能拉走一块巨石,要将这些头发编成一根辫子,不就可以赶走一座山么?于是他把发丝全收上来编织成一条金鞭,果真法力无边,于是当即将它命名为赶山鞭,并扬言要用它赶山填海。赶山填海之事惹怒了海龙王,海龙王召集虾兵蟹将商量对策,定下一条妙计。一天,秦始皇见到一位貌似仙人的少女,便下令纳为妃子,谁知这少女就是海龙王的女儿,洞房之夜,龙女见秦始皇的赶山鞭一刻也不离身,便要秦始皇解下赶山鞭才能入洞房,秦始皇欣然答应了,并立即吩咐将士摆酒宴庆贺。龙女向秦始皇频频敬酒,待他喝得烂醉如泥后,龙女用假金鞭换走了秦始皇压在枕头下的赶山鞭,悄悄返回龙宫。第二天,秦始皇发现龙女不见了,赶山鞭也被换走了,一怒之下,将假鞭一甩便回阿房宫去了。龙王知道后就派了一只老鹰守护假金鞭,一直守到现在。

赶山填海的传说,大多与柱状山岩(赶山鞭的化石)、山沟密集的山脉(赶山鞭抽出来的)、与周边区域迥异的奇山异水(从远处赶过来的)纠葛在一起,比如湖北安陆、云梦一带的白兆山和寿山的九十九条山沟,据说是气急败坏的秦始皇用牛鞭抽出来的,在这个远离海洋的山区,他的赶山鞭是被一个机智可爱牛童偷偷换掉的;比如桂林山水,则传说是秦始皇赶来群山,群山坠海所致,只是当时非常粗陋,后来龙女用巧取的赶山鞭,作了一翻修饰。

由于赶山填海一说并非孤证,或许它不是传说,而是一个事实,另外在所有的版本中,赶山填海都被处理成了秦始皇的即兴行为,动机都不甚明确,而关键情节“换鞭”更像是一个粗糙的幻想。

现网罗诸版本传说,依据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的记载,斟传说之谬误、厘始皇之动机、定事发时间及地点,草成《赶山填海,始皇帝》一文如下,待与方家商榷。

陨石

嬴政四十九岁的那年某晚,在黄河以北靠近山东的东郡上空,有一颗流星正在往下掉。

一位成功逃脱苦役的流民当时正把自己摊平在船板上,脚指船舱,面朝星空。

小船拴在黄河岸边穿孔的杨树根上,像一头歇耕的牛。

饥饿,一群肚肠内的蚊蝇,在后半夜时驱逐了流民的睡意,他越夜越清醒,然后不可避免地看到那颗陨着的星。

一开始,它像是打火石擦出来的微弱的火。随时可能熄灭,像萤火虫在秋天干净地死去。但那箭镞般的亮到底挺住了,缓慢而执著地往下飘,存心跟流民玩对眼游戏似的。一个在天上,一个在船上;一个在银河边,一个在黄河边。流民僵持不过,摸起挂在船舷边上的酒葫芦,抿了小小一口青稞酒。又平又缓的酒小溪,流下喉管时,他闭眼感受了一下醉与饿之间的通感。再正视那星时,冷光的体积增大,像是一个人打盏灯笼,从天下走下来。那个人走得是那样地慢,仿佛你不把什么东西备好他就不来似的。于是流民盯着他打定了一个主意,像是女人看着流星许下一个愿望。然后那流星呼地一声就下来了,像是一只老鼠掉下屋梁,啪啦!流民看到流星接近地面时,像一个脂肪型大汉,披一件火披风,在夏夜里疾走。小船,流民的床,晃荡了三五个来回。

流民看了看流星坠地处上空的星斗方位,然后起身穿好草履,调整好类似于护腿的胫衣,扳开小船一块船板,从中抽出一把九十一厘米长的青铜剑来。流民左手提剑右手捏壶,在船头小步快走两步,跨栏似地跳到湿软松垮的岸边沙滩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