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华尔街崩塌深度解密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造出来了(85000 + 10000 + 5000)。买房的人越多,交易次数越频繁,泡沫就越快形成,也会越来越大。那人从老二手里买了房子,第三年,泡沫破了,房子的价格又回到了20万元。你能说那30万元〃消失〃了吗?

《新快报》有一篇文章,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比如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被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泡沫是怎样形成的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的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这个解释站不住脚的地方在于,如果仅仅是撬动的资本流动,它理论上还可以再在很短的时间通过同样的方式回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所谓〃蒸发现象〃就不存在了。因为,按照这个理论,股票只不过是像水一样,通过加热,水变成了〃蒸汽〃,当蒸汽遇到冷的锅盖,又变回了水,流淌到了锅底。〃边际撬动〃认为是杠杆撬高了股价。它首先不认为股票是有实际价值的,而认为股票是〃虚拟〃的。因而,股票和股票杠杆撬动的那部分都是一个数字。股价在不同的点位上代表着不同的数字。

§虹§桥书§吧§。

第51节:第六章 与庄家对话(22)

我们借用同样的杠杆的例子来否认这个观点。我有1元本金,用5倍的杠杆融资,买了5张1元的股票。

假设1:股票涨到2元,我在第二天就将它卖了,在不计算融资利息的情况下,我净挣9元。

假设2:我没卖,第二天又跌回1元。

但是,由于我是5倍杠杆融资,我被要求补仓。

选择1:我补了4元,没有斩仓。

选择2:我没补仓,我的账户给斩仓,我丢了1元本金。

我补的那4元,实际上是被另一个用1元本金、2元市价卖了5张股票那个人拿走的。虽然市场上真正的股票的价值是实际投入的货币量,但由于融资放大了市值(那可是真金白银),而放大的部分又恰好被人〃掏走〃了(不幸的是,这个数是要兑现的,他可以用它买东西,谁说它没有价值呢?)。由于那个人挣走的是9元,在我选择1的情况下,市场上的流动性缺口是5元;在选择2的情况下,是8元。这个5元或8元,就是〃蒸发〃了的那个有价值的股票数值。很简单,它是那个抽走10元,一共挣走9元的人留下的缺口。

实际〃蒸发〃掉的数目,跟被以各种形式从股市抽走的数目应该相等。由于股市是一个集体的行动,股票价值的〃蒸发〃现象被流入股市的货币总量的平衡掩盖了。如果有一个人刚好这时投入股市10元,那么,表面上看市场上货币总量没有变动,股票价值的〃蒸发现象〃就给掩盖了。看上去,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但是,股市内部已经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变动。有人把钱赚走了。

股票和房子的泡沫就是这样形成的,又是这样破裂的。价值的〃蒸发〃或者说〃泡沫〃,是通过股票交易而价值递减、逐渐发生的。在决定IPO股票的因素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股票的价值通过上面说的两个途径慢慢递减。

股票的价格,是人们愿意支付的〃社会平均期许值〃。这个平均社会期许值,在价值学派那里,以股票的价值为基准;在价格学派那里,以社会心理为基准。一方面围绕着价值波动,一方面受到心理因素影响。

以那个学派为依据炒股,决定了你是投资、投机或赌博。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票价值随交易递减,当递减到了一个临界点,就发生了〃崩盘〃,就有了股灾。〃崩盘〃是价值被侵蚀到了一个临界点的自然结果。崩盘是价值的崩盘,是价值的〃空心化〃,但表现为价格的〃跳水〃或〃泡泡〃的破裂。股票价格往高处走,价值与价格就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也就是〃泡泡〃越来越大;股票价格往往低处走,价值与价格就朝着相同的方向移动,也就是〃泡泡〃越来越小。大量的卖空会推动这个进程。股票价格受到价值被侵蚀的影响(价值学派),同时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学派),而不断升高或降低。股票价格的升高或降低,并没有改变股票的实际价值通过交易而不断流失的本质。无论股票的价格升高或降低,它的价值都在流通中被侵蚀。价格的波动,只不过是让那个〃崩盘〃来得快一些罢了。

虹←桥←书←吧←。←

第52节:第六章 与庄家对话(23)

后记一:投资、投机和赌

2008年11月6日,大卫·布斯向他的母校……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捐赠了3亿美元其家族信托持有的Dimensional股票。该大学将从这笔股票中获得收入流。这是美国大学有史以来获得的数额最大的捐赠之一。商学院院长爱德华·施奈德说,这所商学院将因此更名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同时用这笔资金招聘和留住教授,同时扩充其出版物。

现年61岁的布斯在堪萨斯长大,1969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成为指导现代投资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之父,是尤金·法玛的研究助理。1981年,布斯与雷克斯·辛克费尔德合伙创建了Dimensional公司。在创建Dimensional的27年里,布斯一直在幕后发挥作用,基本是都是由雷克斯在抛头露面。一直保持低调的布斯,现在却不得不〃亲自出手〃。

布斯的财富主要来自采用〃被动投资〃的理念。〃被动投资〃是一种有限地介入买卖行为的投资策略。被动投资者往往以长期收益和有限管理为出发点来购买投资品种。这种投资理念回避了通过深入研究精选个股的办法,而是通过投资范围广泛的数百只股票,更好地反映整体市场状况。Dimensional通过300个不同的基金和账户管理着约1200亿美元资产。过去一年里,Dimensional的回报率参差不齐,其中一些大型基金轻松超过了竞争对手,其他一些则表现落后。不过,Dimensional避免了令其他价值型投资者一世英名付诸东流的那种灾难性表现。布斯的被动投资理念令他逃过一劫。因为他是在投资,而不是在投机。布斯的投资理念,跟我们书中讲到的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是一致的。长期以来,巴菲特对靠投机挣钱的基金经理深恶痛绝。他对对冲基金收取高额管理费的做法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他为了向人们证明基金经理们的佣金和手续费是多么的不合理,摆下擂台,向对冲基金的高佣金挑战。

2008年11月,〃股神〃宣布,设下〃赌局〃,与一家名为Protégé合伙公司的对冲基金签写〃赌约〃。〃赌约〃内容大致为:双方将各自出32万美元〃赌注〃,并将总共64万美元全部用于购买一只零利率的美国国债,这一笔投资在该〃赌局〃2017年结束时增值至100万美元。巴菲特押注标准普尔500指数将战胜一个包括数只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在这一〃赌局〃中,对冲基金所有的管理费 用、成本和开支都将被计算在内。

其实,巴菲特早就想赌了。2006年的时候,巴菲特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会上提出,他愿意自掏腰包100万美元与人打赌,指数型基金在10年期内打败任意10只对冲基金组合,前提是对冲基金要把所有的管理费和手续费等成本包括在内。

BOOK。▲红桥▲书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