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秦恨II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化了,可想而知它历史悠久。

“奇怪,这周围都没见松树,怎么偏偏正中间有一株,还那么高?”周眉又开始胡思乱想,南方的松树多形状奇巧,但比较矮小,不象北方品种的松树,高耸入云。难道摩顶松是北人带来的种子种下的?

周眉站在中间,若有所思:“这地方很眼熟,好象以前来过一样。”

秦霄也有同感,点点头,却说:“人在疲劳的时候就会觉得情景相同,走累了吧?”

她对这个问题懒得多想。现在最关心的,是找寻《桃花源记》中渔人入秦人古洞的路径。据说渔人沿沅江而下,于是她问:“带我去沅江怎么样?远吗?”

第二节 战国古简(2)

“不算太远。”但也不近,去了沅江,今天不可能再赶回秦人村了。秦霄以为她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应该让她尽兴,“听说沅江边上有个缆船洲……”

“那就走吧。”她无比兴奋。

★      ★     ★      ★      ★      ★      ★      ★      ★

早知道这么远,居然还要翻过319国道,周眉肯定不会去。偏偏天公不做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道路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她心里别提多后悔了。

一路上秦霄总说没有多远。但天色已渐晚,仍未见江水踪影,更不用说缆船洲。

见周眉面色越来越差,秦霄和她攀谈:“最近有什么新发现?”

“没有。”她又累又饿,不想说话。

“古简呢,也没有惊人发现?”他不信。

“有啊,”一提这个,她有了点兴趣。三天前开始整理一部完整的古简,结果翻译出来的内容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全书分文武两卷,,文包括“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武包括“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等。这些内容和现在存世的版本虽然有不少出入,但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六韬》。

据历代学者考证,《六韬》并非姜太公所撰,其成书应当在战国晚期,不过借姜尚之口,得以流传。但作者究竟是谁已无法考证。《六韬》被誉为兵家始祖,不仅论军事,更论政治、论经济,无论篇幅、范围还是分析的道理之透彻,在先秦兵书中绝无仅有。目前最早的版本是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记载,但大部分都已看不清楚。现在专家多研究宋代刊校的版本,因为宋神宗时设立武学,刊定《武经七书》,其中之一就有《六韬》。

周眉觉得解释太多,纯属浪费口舌,简单概括成一句:“最近发现一本无法考证作者的古书,名为《六韬》,这本书集先秦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于大成。”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偶然所得,这次呢,是否会有这样的好运?

“六韬?就是借周武王和姜太公的对话形式,流传下来的兵书?”秦霄脱口而出。

周眉很惊讶:“你看过?”

秦霄笑了笑:“国外商学院有选修课,象孙子兵法等,也有人研究六韬。不知道为何要借他人之口写书?”

周眉随口道:“作者或有不得已的苦衷,或借名人流传于世……也许和后人开个玩笑?”她灵机一动。

秦霄见她又胡思乱想,已见怪不怪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节 文物基金会(1)

幸亏江边有一个度假村,旅游淡季期间,有的是空房供游客选择。周眉此刻躺在宾馆硬邦邦的单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走的时候没和母亲打招呼,两个人就这么突然失踪,回去一定挨批评。想到这,她开始考虑明天在319国道上搭个车,直奔机场算了?正好明天有一趟航班。

第二天一早,周眉下定决心,去找住在隔壁的秦霄借飞机票钱。正要敲门,门竟自动开了,秦霄刚好出来。看她堵在门口,有些诧异。

周眉不好意思开口,嘟嘟囔囔说:“能借我点钱吗?”她出来的时候只带了二百块钱。昨天的住宿费也是秦霄出的,不过周眉以为若不是秦霄瞎带路,自己也不会沦落到逃回北京的地步。这笔钱,实际不该算借,完全应由他主动支付才对。

秦霄一口答应:“可以。多少?”然后去取钱包。

她想了想:“恩,1000块应该够了吧。”机票八百多,多借点以防万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