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台春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线,他就觉得阳洙的调动是错误的,是为了不让平城军立功,而随意打发他闲坐一旁,全然不能体会到正是由于阳洙各条防线构筑精密,才致使敌军无法轻动的道理。

身为最德高望重的老臣,魏王自恃身份,纵然心有疑虑时也不愿意多说多讲落个争功的名声;而年轻气盛的小皇帝,满眼都是如何尽快收复他的锦绣江山,对于老臣的失意也未加留心。时间久了,心结越来越深,而最终的恶果,却是在最不应该发作的时候爆发了出来。

平城军西行已过半月,魏王对东路友军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既想不通手握焰翎、济州、青益三军的皇帝为什么单单要调自己回师,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面向一条洛水构筑后翼防线,所以思来想去,魏王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牧族犯境只是一个借口,皇帝不过是又在拖自己后腿,为的是不让平城军乘势南下,成为最早进逼帝都的王师。

既然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结论,身边部将们又围着大发牢骚,再加上只须三天就能拿下安州这个西部重镇,魏王一横心,便决定先斩后奏,放置了谕旨整整三天没有执行,反而命令全军上下合力进逼安州。本以为只要自己立下大功,皇帝又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样胡乱调动,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得认了,万万没料到后果竟会是这样令人意料不到。

违旨不遵,致使禁军后线空泛,檄宁军乘隙偷袭,险险置皇帝于死地……这些消息陆续传来,如同惊雷般一个个炸在魏王的头上。

第一次冒险抗旨,就遇上了最难挽回的结果,魏王没有心情认真反省,反而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背,既懊恼又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如果反抗皇帝的拘捕问罪,手下的平城军远远不足以抵御其他三部王师,如果束手就擒,面临的又是无法解释的抗旨死罪,老王爷左右为难,几乎一夜之间须发全白。

然而战战兢兢等了几天,营外来报,皇帝竟然只钦派了枢相少府应崇优,带着一小队随从前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呆呆愣了半天,才想起要请了进来。

见到满面憔悴的老王爷,应崇优不由暗暗惋叹一声,面上不好露出来,只是客气地见了礼,命手下人帐外听命,自己独自进了帅帐,示意魏王摒退左右。

魏王见应崇优此来既没出示王杖,也未捧天子剑,心中正讶然,见到他的手势,忙命帐内其他人全部退了出去。

“魏王,卑职奉圣上手谕,前来问话。”待帐中人净,应崇优面南而立,朗声道。

“臣遵旨。”魏王撩衣下拜。

“圣上问,调军谕旨,你可接到?”

“臣接到。”

“谕旨上命你火速回师构筑洛水防线,你可清楚?”

“是……”

“你可曾依旨行事?”

“……不曾。”

“有何缘故?”

魏王抬起头,欲言又止。

“魏王,圣上相信您老臣忠心,决非有意置君主于险地,所以才不宣旨,不捉拿,命我前来暗中问话。您当时是如何作的决断,千万不要有所隐瞒,如果解释得通,虽有责罚,终不至于有谋逆大罪,请您三思。”

魏王眼眶一热,老泪涌出,忙抬袖拭了,微微叩首道:  “皇上圣明,老臣羞愧啊……”

应崇优微微一笑,上前挽扶,柔声道:“想来也会话长,您起来坐着详谈吧。”

“应大人是代天问话,老臣怎么敢坐?”

“就是圣上亲临,老王爷也是有座位的。”应崇优扶他坐下,安慰道,“您不必惶恐,圣上仁厚,只要您说实话,不会有大罪的。”

“劳烦应大人回禀圣上,老臣实在是……湖涂啊……”魏王长叹一声,将自己的猜疑多心一一诉说,解释当初为何擅违圣旨,延期回师的经过,说到后来,更是悔恨交加。

“原来是这样……”应崇优定了定神,看看魏王老泪纵横的脸,知道他所言非虚,忍不住埋怨道,“老王爷心有不忿,应该早些奏明皇上才是,其实皇上对平城军也是一视同仁,并无刻意打压之意,是您多心了。”

“总之是老王铸成大错,难以挽回,就是万死也难赎其罪。只是这全军上下,还有我魏氏满门,都是受了老臣的连累,还望陛下开恩赦免。”

应崇优温言劝道:“老王爷且放宽心,我这就回去禀明圣上,无论如何,不会冤枉您有心谋逆的,请约束全军,安营静候,以免多生事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