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总之,剿匪不成反而被张献忠杀死两位藩王的杨嗣昌最终忧郁而死了。

但是继任的丁启睿却并非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是否合格对于一个统帅而言,界限很多时候并不清晰。只不过在战时,这个标准就比较明确了。

那便是……是否能打胜仗。

而丁启睿这个位置上,进一步谈论要如何打胜仗,那便要看,是否能控制住麾下武将。

对于这一点,杨嗣昌在任时的前半段是合格的,因为他能控制住左良玉,不仅帮左良玉解决掉了因为战败而丢失将印的问题,更是在后勤上也颇为给力,从而让左良玉几次大战都颇为出力。

于是杨嗣昌在任的前半段赢得了数次重要的大胜。

以此看,丁启睿全程都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统帅。

崇祯十四年杨嗣昌死后,崇祯帝听从了陈新甲的建议赐给丁启睿尚方剑、飞鱼服及印信,让其代领杨嗣昌的职位,总督河南、山西、陕西三边、湖广、四川以及长江南北诸军,成了五省总督,被尊称督师。

接任职位后的丁启也算是升职了,开心地受命出潼关,准备赴荆州接管杨昌嗣的军队。但此时的湖广巡按汪承诏却发布檄文说有贼寇在河南,荆州、襄阳不需要大军,汉水的船只全部藏起来不让丁启睿渡江。丁启睿转而到了邓州,邓州人全部关闭房门不接纳丁启睿;丁启睿去内乡,内向长吏断了他们的粮。至此,悲愤的丁启睿只好带着军队只能靠杀掉战马与野草一起充饥。

由此,可见丁启睿混得多惨。

虽然丁启睿在湖广混得不行,但丁启睿与开封城,那是颇有渊源的。

当时李自成攻破洛阳,初次进攻开封,号称兵马七十万。丁启睿虽然总督五省,却无能力应对局面,只好挑了个看起来更弱的张献忠做对手,对外号称这货也是河南叛军。然后好不容易说动左良玉跑去光山作势打张献忠去了。

就这样,李自成第一次围攻开封时丁启睿成功闪避。好在李自成当时也只是一次偷袭,打不下开封也就撤了。

第二次,去年,也就是崇祯十四年十二月的时候,李自成再度围攻开封。当时的河南巡抚李仙风还在河南北部围剿叛军,开封城副将陈永福则刚好率军救援洛阳,只剩下河南巡按高名衡坚守,城中空虚。为此,河南巡抚高名衡只能极力求援丁启睿。

第十八章:藩王与巡抚

readx;【感谢读者:近水台的打赏~】

开封是河南首府,又有藩王周王朱恭枵在,丁启睿不能不管。再加上此刻丁启睿驻扎的许昌城又有农民军攻打,丁启睿有些怕怕。

于是丁启睿欣然答应,率军驰援开封城。

结果丁启睿刚刚跑出去没几天,许昌城就被农民军攻破。

等丁启睿跑到开封城救援以后,又被李自成率部盯上,先是放丁启睿领着援军入城,随后趁此时机猛攻,开封城几乎就此被攻破。

还是紧赶慢赶从水门跑回开封城的陈永福给力,一箭射瞎了李自成左眼,这才击退了农民军的攻势。

结果丁启睿的部下又在开封城一番劫掠……就这样结下了一番别样的渊源。

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五日了。

刚刚打退没半年的李自成又率军围攻,这一次,丁启睿又害怕了。

因为,他除了名义上统领三个省,但实际上本人没什么能力,麾下也没有什么战斗力的部队。最为关键的是,就麾下的那些主力还不听他的话!

他手下的左良玉虽然归属丁启睿的麾下,但丁启睿除了筹措粮草的时候稍稍能够影响以外,想要对命令左良玉发挥赶死敢战的作用,却是想也别想。

若是丁启睿能够再有本事一点,汪乔年显然也就不会白死了。

对于汪乔年的死,丁启睿心中很内疚。因为此刻,他感觉自己也快步上汪乔年的后尘了。

汪乔年是被自己这个队友坑死的,因为丁启睿搞不定自己的手下。

但丁启睿觉得自己也被坑了了,因为他也搞不定自己的手下左良玉。

所以当河南巡抚高名衡、河南藩王朱恭枵以及河南镇总兵官陈永福赶过来的时候,丁启睿面色发紧,开始头痛了起来。

不过,他就是再头痛也无法将河南地面上最紧要的三个人给赶走,只好起身上前,露出一些不甚自然的笑容对周王见礼道:“下官参见周王殿下。”

丁启睿是个面白长须,看起来很有高品文官气度体统的传统士大夫。穿着宽松大袖的彩绣常服,虽然笑着,却很有些疏远的距离感。似乎在戒备着什么。

周王朱恭枵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藩王。

至少气度上就比起颐指气使,敏感又极端自负的其他藩王而言,周王更加平易近人,话语常含笑容,身量更是不如福王那般,走两三步都要两三个大汉搀扶。甚至可以说,周王的身量能够用健硕来形容。如果不是周王眉宇间藏不住的那一抹忧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阳光健朗的大叔。

当然,撇去这些外在的东西,朱恭枵还是超品亲王,身份尊贵,更是在前两次守开封的战役之中发挥了粮仓与士气鼓舞的功效,丁启睿对朱恭枵的来临可谓格外郑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